2018年12月1号开始的21天5点晨起计划,今天刚好是第21天。我做到了!从刚开始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坚持得了,抱着好奇的态度和挑战自己的决心。即使在寒冷的日子里也到点就爬起,虽然那时候是巴不得可以多睡几分钟的。往往人的惰性,多睡几分钟后半个小时就过去了。
我给自己定的21天的阅读写作计划是:每天一本书,每天输出一篇文章,坚持日更。阅读的书籍类别有:写作,心理,个人成长,职场发展,思维体系类的书籍。输出文章刚开始是定在每天晨起的时候,后来发现阅读量和素材不够的时候,写出来的文章质量真的不高。于是就没强迫自己一定要晨起日更,晚上也是可以的,白天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构思和收集素材。
关于时间管理
最开始受到启发的是在《刻意学习》这本书里,作者在大学时候1000天每天坚持写一篇文章,总共输出100万字。看到这个我太惊叹了。深刻反省之前自己是怎么虚度光阴。大学的时候有很多自由的时间,但是我没有这个觉悟,没有明确的目的。那就从现在开始吧。
自从实行21天的计划之后,发现自己对于时间越加觉得珍惜。好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让我收获很多。
之前没执行21天的计划的时候,其实晚上时间都花在看综艺节目和电视剧上面了。自从开始阅读写作,我已经不再花时间在这上面,可能周末的时候会看下《奇葩说》,因为我觉得里面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可以学习。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就是:计算你在网上购物(淘宝,京东)的时间,这个是我在《深度学习》这本书作者提到的一个点:我们每天需要停下思考的是:留意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了。当我认真去计算我花在日常刷微博,微信、淘宝、小红书这些所用的时间的时候,我也大吃一惊。原来不是我们没有时间,是我们没有去把握使用时间的主动权。
关于阅读计划
这段时间了解了很多的阅读方法。
彭小六《洋葱阅读法》九宫格输出法
赵周《这样读书就够了》便签读书法
《一页纸创意思考法》一页纸读书笔记法
《完全图解思考力》思维导图
几乎所有的阅读方法都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够做到有效输出。而不是单纯停留在输入上。每读一个章节或者听一段音频,对于这个理论观点自己有什么样的看法,现实生活中可以应用在哪个方面?或者怎么跟人家去表述这个观点。
我觉得这21天里面主要是探索式的学习。我一直在寻找哪种学习方法是适合我的?自己平时有怎样的思维惯性和误区?选择哪种方法可以达到高效学习?我学习的东西是否可以融会贯通,最后做到很好的输出?
关于写作
在这21天中,养成了每天写作的习惯。对于写作的恐惧一点点在减少。当我们不再为了写作而写作,只是为了表达我所想的。我也深刻地认识到:我头脑里想的跟写作表达是两回事。有时候你以为你知道了很多,当真正输出的时候你才知道你真正的水平去到哪里。
在这个写作的过程中,我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从刚开始的浮躁不安到淡定自如。刚开始的时候总在寻找一种方法。如何写出好的文章?如何提高阅读量?当然在这个注意力竞争的时代,我们要有用户思维和场景意识,理解用户的阅读诉求和阅读场景。然而当我们在过度探求这个所谓的写作诀窍的时候,其实已经给自己套上了枷锁。
美国知名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在新书《去当你想当的任何人吧》中,详细描述了这个时代的浮躁给创作者们带来的伤害。吉尔伯特认为:“当创作者扛上‘天才’这一标签的重负时,便丧失了轻松处世或自由创作的能力。”
关于工具
这21天,我也了解到了很多实用的阅读写作整理的工具:
幕布:将文字转为思维导图的工具:运用于写作提纲;
萝卜书摘:制作书签:将书里的图片转化为文字;
Icecream Ebook Reader:电子书阅读工具,可以到处网页版的读书笔记;
将视频的截图拼接起来的工具:截图拼接工具 - 在线拼接电影字幕截图
番茄时间钟:25分钟一个番茄钟,阅读的时候可以设置番茄钟进行专注阅读,提高效率。
印象笔记: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来收集和整理信息的万能工具
总的来说,21天只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自身的潜力需要自己去挖掘,在行动之前带着好奇心和决心,而不是很多做不到的假设和推脱,给自己一个21天改变的开始吧,想下你之前一直想做觉得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开始规划起来。21天之后,你就是一个更好的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