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习了多个专栏内容之后,我发现记录是一种自我观察和改变的好方式。以下分享最新学到的两种不同方面的记录方法。
1、 通过自我观察日志了解自己适合的职业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希望通过测评来了解自己的职业方向,这种方式是可取的,不过需要专业的测评和受过训练的人士的解读,另一种方式是自我观察日志。这种方式可操作性强,人人都可进行。
每天清晨做日计划,记录今天要做的三件最重要的事。第二天清晨日计划内容中增加事情的完成情况(以结果思维为导向)和三件事进行过程中的专注度和精力情况。
关注什么时候会专注到忘我,忘记时间和其他人,甚至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关注自己做什么事情特别容易疲劳,做不下去,做什么事情精力四射。
持续积累记录的事件,当积累到十件事情以上,就可以进行分析。分析包括活动、环境、互动、物品、使用者五个要素。需要包含以下问题:活动是独立进行的还是有组织的,担任的角色;活动进行的环境怎样、带来怎样的心情;互动的对象是人还是机器、熟悉的还是陌生的、正式还是非正式;是否和物品互动,互动是否带来或加强投入的感觉;做这件事情时身旁有什么人、带来的感觉。通过以上分析找出自己擅长并且喜欢做的事。
2、 记录情绪日记来控制和改善自己的情绪
情绪也是一种习惯,具有强大的力量,并且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糟糕的是,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有不好的习惯,仍然没有办法改掉它。有一种小方法是建立情绪日记,它可以帮助不同类型的消极情绪习惯困扰者摆脱苦恼,收获日常生活的微小幸福。
熟悉积极情绪,让好情绪持续下去
我们的大脑总喜欢熟悉的情绪。但是,有消极情绪习惯的人也能感受到积极情绪,只是只能持续几分钟。当识别到消极情绪时,大脑会尽力维持较长时间,并且扩大自己的感受。因此,有消极情绪习惯的人需要熟悉积极情绪,并且让好情绪持续下去。
这时,可以利用情绪日记进行练习。每天只要感受到积极情绪(如感恩、快乐等),就立即记录下来。每天至少一次拿出情绪日记观看,认真回忆、体会当时的心情。久而久之,大脑就会对积极情绪形成习惯。
每当遇见有消极情绪的时刻,也可以拿出情绪日记,提醒自己也有开心的时刻。
练习细分情绪,消除情绪的替代效应
习惯某一种情绪,并且经常感受这种情绪的人,区分、细分情绪的大脑就会出问题。遇到不同的情境,该用不同情绪表达感受时,这种人会只用熟悉的情绪来表达。比如习惯性发火的人,在实际感受到自责的场景中,可能会以发脾气、责怪他人来表达,并不是这个人冷血,无人情味,而是他的大脑无法识别自责这种情绪。这时,可以利用情绪笔记做区分,细分情绪练习。
把感受到的情绪详细记录下来,并对这些情绪进行区分、细化。仔细回想当时感受到的情况,思考实际感受到的又是什么情绪,比较有无差异。如果有差异,说明自己的情绪认知出了问题。下一次再遇到同样的场景时,大脑就会努力细分情绪,再次做笔记和比较,长久坚持下去,慢慢地,情绪就会丰富起来。
记录实际想法,清点大脑中固定的思考习惯
马戏团里的小象小时候力气不够无法挣脱铁链逃出去,长大了仍然认为自己无法挣脱铁链,即使有足够的力气也不会逃走。
同样的,我们的大脑中也有很多与现在的情况不相符的错误想法,这些想法阻碍了我们更好的行动和生活。我们可以利用情绪手册来确认我们的想法是否适用于现在的自己,丢弃不适合的想法,建立新的信念。
每当出现消极情绪时,立即记录下当时的想法,判断这些想法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就在旁边写出可能的合理想法和以后的姿态。下次出现类似想法时,就要纠正自己并按新想法实施行动。慢慢就会建立新的想法和行为习惯。
感受细微幸福,让担心留在“担心时刻”
很多人有担心的习惯,被担心所折磨,无法体会生活中的快乐时光,难以实现积极思考,而且担心也不是那么快消失的。
那么,让担心留在“担心时刻”会怎么样呢?
将担心集中在固定时间段,其他时候安心的生活。在一天中确定一个特定的时间段来担心。排除现在必须要立即解决的问题,剩下的担心都记录在情绪日记中。每次想要担心时,立刻把苦恼全写在日记中,告诉自己等到担心的时间再去尽情的担心。到担心的时刻,充分的苦恼。但是,不能把这个时间段变成自责、抱怨、放松的时刻,要尽力去找出解决方法和正确的想法以及这种担心的重要程度。尽可能把苦恼和日常生活分开,这样才能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