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面试
2017年3月22日(丁酉年 癸卯月 戊申日)
今天上午去一家琴院面试。
大概因为琴院的定位和路数,我以往的经历与其不太匹配,故而在交流的过程中,我的感觉不是很好,我陷入了从前一贯的对强者寻求认同的反应模式。
但是在面试结束后,我努力让自己不要陷在这种模式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当中,而是尽量观察处在其中的自己,心理变化是如何,又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变化。
简单说来,琴院在师资方向上追求的是学院出身、门派正统,在起点上就将品质严格把控(我当然也追求品质)。这个路数我自然是不匹配的,因为我从一开始接触琴就是机缘巧合,學的也很随性,断断续续也没有什么目标和方向(比如当成事业,或者说要到达什么水准)。所以必然,在交流中,我们是不合拍的,我处在一个不被认同的位置。与此同时,我也听了他们的琴师弹琴,确实弹的很好,比我扎实得多。
每当我处在一个被挑选的位置,遇到不被认可的情况,尤其当对方在某些方面是我所承认的强者时,我从前一贯的反应模式,是一个劲儿的努力想要获得对方的认同,甚至会盲目到为了获得认同而忽略掉客观情况和自己的需求。这个模式基本贯穿在我一直以来的工作和找工作经历中,甚至也包括感情问题的处理(这个绕远了,忽略……)。
我本能的希望被对方接纳,不管这是否真的必要。
而且我还会因为不被接纳,进而产生自我怀疑、自卑、自责的心理。就这件事来说,我起码涌现了以下一些想法——
“你怎么能觉得只有科班出身才能弹好琴呢(防御心态)”;
“好羡慕正统学出来的人学得系统而扎实(对强者的认同)”;
“我怎么就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自卑心理)”;
“我是不是应该像他们一样去进行专业的学习才比较好(自我怀疑)”,等等。
进而,我还会以获得对方认可为主要诉求,自动把自己归位到弱者位置。在这次经历里,表现为我不断与之攀谈,想要延伸话题,看是否能在这里找到工作的一席之地(当然这是一个本能的综合决策,也包含我需要一份工作、觉得如果在这里工作能够得到一些收获的判断等其它影响因素,但现在主要谈我关于寻求认同的心态)。
但实际来讲,这种格局上的自我贬低是对自我的伤害,而且也是根本不必要的。因为人和人本来就是不同的,初始的起点、适合的方法、取得的结果,都不可能会一样。认识到差距可以,但为此怀疑自己则完全没有必要——当然不是科班出身、有门派传承才能弹好琴;学得系统而扎实并不因为他们曾参与到怎样的学习系统,而是他们在学习上更加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系统的学习方法自有它的好处,可以取其长,但我的路数也有另一些别的好处,以及不足;我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接触到这个东西,并且自然而然地做到了坚持,未曾放弃,可能正说明这样的方法更加适合我。
事实上,我经历过大学系统,其实这个系统的方式的确不那么适合我,相比于高屋建瓴般的大局观,实际操作的体验感能给我带来更多的收获(起码是当下)。我不是一个适合以意识主导行为的人,在大局观和落地实操之间,我现在还没有找自己能控掌控的落脚点。相反,在实际体验当中,从一无所知的懵懂到渐入佳境地建立起自己的体系,是明显更适合我的方法。
所以如果当初我学的专业是古琴,搞不好我现在就会在做广告了-_-# 。
除了“认同处理”这个层面,我意识到我还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对强者表示认同,对自我进行弱者归位,这代表着我有分别心。并且紧随这种分别心,我还会生出盲目羡慕、盲目求得的心态。其实认同和追随强者,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这和寻求接纳一样,是一种和生存诉求相关联的天然本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人之本性了。
但是盲目很可怕,以对方为蓝本的复制心态也很可怕,因为见贤思齐当然好,见贤求同却是不可能的。这根本不可能实现,受挫感随之而来,嗯,感觉这会是个负能量多米诺骨牌。
所以现在我希望能将这种分别心,转变为另一种更为广阔的包容心。我希望当自己面对更厉害的人,或者相对弱小的人时,我的心态不再是去分辨强弱,而是能够变成,看见每个人的特点和长处,看见那些值得自己学习的品质,而非他们已达到的水平和位置,这样我才能在基于我所拥有的条件下,取长补短,走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上去,而不是要求自己达到别人的高度,变成其他人的样子。
*完全是因为昨天面试完之后,我又掉入了从前的纠结模式,有太多心理变化在翻腾,好在现在我可以跳出来去观察自己的反应,于是我决定把它记录下来,以便更好的了解自己。写完觉得可以成为一个以后的日常,记录我对自己的心理分析。
嗯,扪心日记,也是一个先有行动,后有意识的产物,倒是比我之前想要写的东西先诞生了,可能这就是适合我的方式吧,只能歪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