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阳光和煦的下午,走过这个最熟悉的路口。不期而至的阵阵微风,扑面而至,温暖备至又存留沁心的凉意。喜欢仰望身畔那高耸入云的木棉树,每一天它都会用粗犷不平的树衣,暴筋虬结的树干,告诉我们成长的苦与乐,生命的失和得。春去秋来,梅隐鹤白,这些曾稚嫩的小树转眼间已身长百仞,繁花也时常在一夜之间占满它的枝头。而曾经年少不更事的我,为了心中那个花开灿烂的梦想,心无旁骛,执着前行。
一
24岁那年,揣着油印未干的毕业证书,带着一张稚气未脱的脸,我忐忑而又欣然地成为了一名向往已久的人民教师,那时的我,仿若经历了一次破茧化蝶的蜕变。上班第一天,我久久伫立在校门口,凝视这道未来将要出入无数次的大门,心中满贮企望和暖意。
记得第一次家长会那天,老妈特意为我准备了略显沉稳大方的套裙,好不容易把我捯饬得像个大人样。当我调整好心绪,气定神闲站在校门口,满怀期待地迎接来访家长时,不少人还是把我当成了某个班的学生。而值得庆幸甚至有些自豪的是,当我一站上讲台,之前的心虚、拘谨和紧张一扫而空。我的底蕴和气场得到了应有的彰显,超常超好发挥的第一课,成了我日后自信教学、不断进步的基石。
想起最开始的那一年,在家教从小特别严的环境下,听着爸妈的叮嘱,我整晚把自己关在房间,足不出户,倾尽心思准备第二天的课。到了白天,更没闲着,不断地听课、讨教,虚心诚恳地听取各类教学意见。对于一个新人而言,我笃定地认为,人的成长是一生的命题,不能因为片刻的懈怠而停止。我自认力量卑微,登高一呼未必山鸣谷应,但是我会尽己所能,举目四顾力求穷尽天海。
正如所有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疲惫、沮丧和挫折,总是难免,我也不例外。我从不奢望自己脚下有一座拔地而起的高台,可是身前身后的台阶,总是充满了羁绊。我非常感激曾经无数次给过我帮助的同事们,直到现在,我们还是很好的朋友。他们让我知道,即使屋外的路泥泞难走,院中的花零落不堪,我仍要默默归位,死心塌地地专注于我选择的事业。生命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摒弃苦涩和沮丧,如果我注定要与之相逢,别无他方,唯有面对。
世间万象不外如此,当你尽己所能做好分内之事时,欢愉和成功如期而至。人生在无数个第一次之间铺展延伸。第一次当班主任,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沉醉于他们带给我的本真,我的心胸也愈发广阔;第一次教化好一个迷途的孩子,见证他的眼里沁出珍贵温情的泪水,望着他渐行渐远稳妥地走上生命的自然之路;第一次开公开课,精心的准备之后得到同仁和自己的肯定,虽然不足之处斑斑可见,但我深知不完美才是生活的常态……所有这些过往的片段,至今都历历在目。我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的力量,日复一日沉迷于这灵动的艺术。
二
小何打电话来的时候,正是教师节,办公桌上铺满了花花绿绿的孩子们自己制作的祝福和感谢卡片,还有这个当年出名的调皮蛋从遥远的北国特快专递过来的一束鲜花,那一天,校园广播一如往常播着欢快的曲子,窗外的凤凰树长得正欢,大张的叶子拱出千万球碎花,一片夺目的灿烂。在一个原本常规的节日里,多了一份感动,多了一份幸福,因为有人在千里之外,电话的另一端,暖暖地问候我的近况。
他是我第一届的学生。还记得他初到的情形,懦懦地坐在我旁边,头深深埋进胳膊里,越发显出清瘦不支。父母早年分开,寄住在他的叔叔家,这是他第5次转学,频繁变动的环境让他每每来不及适应又急急地抽身离开。从他飘忽不定的眼神里,我清晰地看到他对于现实的冷漠与无奈,爱的缺失在他身上体现得如此明朗。也许正因如此,他才会不断地骚扰身边的同学,给别人造成困扰,以期让自己得到某种程度的异样关注。
自此以后,我们开始了马拉松式的面对面常谈。在那段日子里,我几乎取消了所有的闲暇消遣,每天放学后都要让他来我的办公室,坐在我对面,平等而又平和,像知心好友般交流;或者陪着他一起完成当天的作业,有时做作业晚了就带着他回我自己的家给他做碗面条煎个鸡蛋,对外我常笑称我家多了一个弟弟。初始有说有笑之间,我能感受到他的一点点抗拒,他的心中有苦,与残酷的现实较量太吃力,但又找不到抗争的力量和出口。每个孩子刚刚降临到世界的那一刻,全都是一张白纸啊。既然已经历了不应有的曲折,又如何将他拉出泥潭,继续走出应属于自己的未来?想着想着,我的眼睛又模糊起来,内心涌起难言的心疼。
也许是我的真诚打动了他,渐渐的,从沉默寡言,到敞开心扉,我们的谈话轻松愉悦起来,他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自卑感在慢慢消失,阴暗面也悄悄远离。意外的是,在多次了解之后,我竟发现,在他看似冷漠的外表里,居然潜伏着某种诗意和理性,就如一块其貌不扬、未经雕琢的良玉。在对他三年的打磨中,我慢慢领悟到真正让他回归常态,找回自我的,并不完全是我们这种仿若朋友的交流与坦诚,也许更多的,是他挥别黑暗后第一眼见到的洒满阳光的清晨。而我,只是帮他打开了那扇光芒初照的窗。让我很是欣慰,三年后,小何一扫心中阴霾,振作奋起,最终如愿远赴北方追寻自己的梦想。每年教师节,无论多远多忙,他一定会打来电话,捎来问候和祝福。
回想这些给我带来感动和幸福的片段,我庆幸曾经对那些学生们不舍不弃的付出。也许,我们在殚精竭虑、苦口婆心引导这些偏离了人生常轨的学生时,无需计较个人得失,也不纠结毁誉成败。只有将心比心,持之以恒,总有水到渠成之时。其实,育人最终的目的,不是看培养了多少个名牌大学生,多少个功成名就的官商,而是看在你的用心呵护下,学生能否成为既懂得尊重自己,又懂得尊重别人,既懂得关爱自己,又懂得关爱别人的人,这些曾经远离亲情、桀骜不驯的年轻人,因为你言行举止的影响,最终成为你最贴心的学生,身为老师,最幸福的事莫过如此。
那年春天到济南,初春萧瑟的气息还很浓,万物萧索,不由的让我心生怀疑:“这番景象,就是老舍先生笔下让人神往的济南吗?”后来转念一想,先生在此当了七年老师,早把济南当做生养之地,满腔犹如故乡的爱恋是难以割舍的,所以才见诸笔端,这大概是原因之一吧。教学对于我,又何尝不是一样呢?
在教师这个神圣的岗位上,我一步步清晰地看清自己的生命曲线,洞悉自己优点缺点并重的现状。多年的风雨兼程,我讷讷自问:我和荔小的遇见,应是造化和巧合的互相生成罢?我一次次强大起来的内心,全倚赖她在厚重的帘幕之后给我投来的坚定的眼神。只有她洞察我在一次次的成功背后付出的艰辛,在光鲜背后的沮丧。对我,她像一个慈祥的母亲,容忍我的舒缓,包涵我的不足。我在泪水过后绽放的笑靥,她看得最真切。她诚恳地告知我:在教育探索的领域,我并非踽踽独行。
三
佛家说,应观世界性,万物唯心造。从学生的内心出发,教师不但需要为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肩负着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建设。在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上,要求教师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不但要对教学工作进行思考,还要对社会、生活现象进行思考。思想的高度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在思考当中开拓新的视野与格局,在思考当中逐渐养成问题意识,在教学与人生历程当中,不断地发现、思考、解决、感悟。教师要有意识地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并且善于把思考的成果体现在教学工作当中,与学生共同分享每一次知识与灵魂的更新进步。
时光以亘古不变的速度均匀流失,转眼之间一群学生来了又走走了又去,唯有一支粉笔,一双糙手还停在这三尺讲台上。当一批批年轻的教师目送前辈们远去,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富足的,安详的。教师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头人,精神状态小到影响学生的发展,大到影响社会的精神建设。金字塔的最底层是生存需求的满足,最高层是精神需求的满足。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满足教师的生存需求是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的第一步,而达成精神需求的满足是最重要的一部。
每一段师生关系的建立,都希望有一个温暖的结局。每一位教师的崛起,都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现今的荔小,草木还在薄发,底气却在厚积。有历史的机缘,有现实的沉淀,更有前辈的虔诚和坚持,荔小才能成长得如此殷实。看着荔小文化品位和文化声望逐年提升,文化气氛和人文趋向日渐浓郁,我从不掩饰,自己是一个快乐的荔小人的那份骄傲和自豪。是荔小独有的人文和风范,造就了我如今与众不同的幸福习惯和思维定式,并将这种快乐毫无保留地“传染”给旁人,尤其是我们的学生。
我的梦想,是祈望有一天,自己和同仁们早日成为娴熟的文化智者,把生命熨帖在这个纯净安然的清幽之地。即便到了草木苍然的那一天,我们仍能在荔小这片蔚蓝的天空下自由翱翔,与所有人一起,尽享自然与文化带来的无限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