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才能有钱”,你肯定对这句话特别熟悉,而且一定程度上极其赞同。
可问题是,花钱才能有钱的,那都是会赚钱的人,有地方赚钱的人。
而许许多多没那么多赚钱门道的人,却唯有“省钱”才变得“有钱”。
有个同学,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每一分钱都是从黄土地里摸爬滚打辛劳所得。可他们家却养了三个大学生,三个孩子要吃要喝要学费,各种费,得用掉多少钱?可这钱从哪来?从牙缝里扣出来,从布料里省下来,真真正正碗里叮当响,拼尽全力送娃上大学。
辛劳的农民父母,一辈子节衣缩食。一件衣服能穿上几十年,一双鞋破的生满老茧的脚无处安放才肯丢弃,冬天太冷,不舍得掏钱买比较贵的羽绒服,宁愿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盘咸鱼桌上桌下能端上一星期,一小块鱼肉两大碗白米饭下肚,盘子里仅剩一粒菜,也要留到下一顿配饭吃。
他们不是不懂隔夜菜不好,不是不懂享受好的生活,只是太穷。钱只有这么多,花在这,那就没有,花在那,这便没有。
怎么办,相较吃穿,娃上学更重要,只能拼尽全力节衣缩食,把孩子送出农门!正是这种贫穷思维,养出了三个大学生。也因为父母的坚持,这片黄土地,少了三个靠田为生的苦孩子。
常常听见,她妈妈叮嘱他:节约一点,但饭一定要吃饱。也会说,不要去旅行,那些浪费钱的活动。
每每听到这些话,他就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去生活。因为他明白,一辈子困守在深山村落里的父母讲不出什么有用的道理,反而思维落后。贫穷的父母能给的,唯有让她振翅高飞脚下的那块石头。其他的,必须靠自己努力,和更努力。也许,有一天,他也能带父母出外见见“世面”,再讲讲那些所谓道理是有理还是无理!
也因为父母灌输了足够多的贫穷思维,很小,他便感受到了生活的沉重与心酸,也更明白努力的意义。因而方向更明确,努力更明确,坚定跳出农门的决心。谁说,这样的贫穷思维,不是给了他一副翱翔的双翅。也许,前面的路比较苦,但先苦后甜的乐兴许味更甘。
如今,这三个孩子先后毕业。不论将来他们是如何功成名就,还是融入城里成为一名平凡的工薪族,父母辈那承袭而来的贫穷思维,将伴随他们一辈子。合理的财产分配,何为重何为轻,为光明的前途忍受一切苦难,在煎熬的底层里越是要挣扎着向上。这些可贵的品质,都已经深深坚刻在他们的血液里。
若物质为穷,那这些,不是比金钱来的更为宝贵的财富么?拥有这些美好品质的人,即便起点低一些,也会有美好的未来值得期待。
这样的贫穷思维,是一股腾飞下一代茁壮的力量,绝非残害。那些标榜“吃的苦中苦,恰为人下人”的人,大约只看得到穷的愚昧,而不知其中蕴藏的强大力量。中国农人千千万,总有一天,农民工子女会撑起这个时代的未来,成为时代的中坚力量。
而灌输着所谓贫穷思维的上代人,他们不懂得大道若何,只知生之艰难,再艰难的环境,也能咬牙走过。正是这种不明其义,却以身为榜的精神,正是这种深入骨髓的穷“置之死地而后生”出勇往直前的勇气。
不消多言说,只不忘来时的路,贫穷思维,将让他们走的再难,也将坚定曲折迈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