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10年
八月李重福叛乱被平定。
十月太平公主,权势很大,一开始没有把太子放在心上,不久惮其英武,打算立暗弱的皇子来令立太子,来巩固她的权势,于是散布流言,几天后,唐睿宗颁下制书晓谕警告天下臣民,以平息各种流言蜚语。太平公主还常常派人监视太子,把细碎之事也要禀告睿宗,太子心中不安。
公元711年
正月太平公主打算加害李隆基,派人去笼络宰相韦安石,被韦安石推辞。睿宗秘密对韦安石说,大家都很看得起太子,你帮我留意下,韦安石说,您不要被太平公主的谗言迷惑了,太子人怎么样大家都心里有数的。睿宗说,我知道了,你不要说这个事了。太平公主此时在帘子后偷听,于是加害韦安石,被郭元振所救才幸免。
太平公主,还乘辇车在光范门内拦住宰相,暗示他们要改立皇太子,宋璟大声质问道,言辞拒绝。
宋璟与姚元之秘密对睿宗说,外调几个皇子还有太平公主出去,用来稳定东宫地位。睿宗答应了外调诸王的请求。
不久睿宗对侍臣说,占卜的人说五天内宫内有祸事,要我严加防范,张说接上说,肯定有人在挑拨离间,您应该让太子代行处理政务,这样就不会有人说三道四了。睿宗很开心。
二月初一,各个皇子以及太平公主都被外调。
二月初二,睿宗下诏让太子李隆基代行处理政务,规定凡是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命以及对犯徒刑罪以下罪犯的审核等事,均由太子全权处理。
太平公主知道了宋璟与姚元之的意思,于是使用挑拨离间,唐睿宗将姚元之贬为申州刺史,将宋璟贬为楚州刺史。韦安石与李日知取代了姚元之、宋二人,开始主持朝廷政务,从此朝廷纲纪紊乱,又恢复到了中宗的时候。
四月睿宗召见三品以上官员,对他们说,我不太爱当皇帝,以前也好几次把皇嗣子的位置让出来,现在打算让位给皇太子,你们觉得怎么样,大臣们都没有人说话,李隆基马上让他势力的大臣说,陛下年纪还没老,正是当事的时候,不能急急忙忙做这样的安排,于是睿宗打消了这个想法。
十三日睿宗发布制命:所有朝廷政务,一律由皇太子负责处理。涉及军旅重事、死刑的审核以及对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命,都要先与皇太子商议,然后再上奏。
五月太子李隆基请求将太子之位让给宋王李成器,唐睿宗没有同意。太子又请求将太平公主召回京师。睿宗同意。
七月太平公主觉得韦安石不是自己人,于是将他明升暗降。
九月初八,任命窦怀贞为侍中。窦怀贞每次退朝都要去太平公主那里,帮她造宅子,虽然大家都纷纷劝阻公主造宅子。
十月初三,睿宗责备了宰相和一些大臣,全部降职换人,换的那些人都是太平公主安排的。
公元712年
七月二十五日睿宗颁发制命,决定将帝位传给太子李隆基,太子上表坚决推辞。
八月初三,唐玄宗即皇帝位,将唐睿宗尊奉为太上皇。
玄宗秘密找人一起谋划铲除太平公主,建立党羽。
公元713年
六月太平公主与玄宗政令不和有权利摩擦,于是太平公主常常谋划废掉玄宗。
玄宗及时反应谋划,控制禁军打算铲除太平公主一干势力。
七月,魏知古告发太平公主谋反,初三,玄宗,发动禁军斩首了有关势力大臣。初四太上皇唐睿宗发布诰命:从现在起,所有军国政务与刑赏教化,均由皇帝处理。朕正好清静无为,修心养性,以遂平生夙愿。在这一天,太上皇移居到百福殿居住。
太平公主逃入山寺,直到事发三天以后才出来,被唐玄宗下诏赐死在她自己的家中,她的儿子以及党羽被处死的达数十人。太平公主的儿子,平时经常劝他母亲,但是被责打,于是被例外免于死刑,赐姓李。抄没家产财货无数,可与国家府库媲美,田地圆林,牧养的马,放债利息,几年也收不完。
太平公主党羽势力遍布朝野上下,追查清理了很久也整理不完。
十月姚元之被重新起用。唐玄宗刚刚即位,励精图治,遇事都要先听听姚元之的意见,元之也是每次都能对答如流,他的同僚则只能唯唯诺诺而已,所以玄宗也就一心信任他。姚元之请求唐玄宗削夺受宠的权贵之家的权势,珍惜手中的爵禄赏赐,采纳敢于犯颜直谏的臣子的建议,不按受臣下进献的贡品,不与群臣开一些轻慢无礼的玩笑。唐玄宗对他的上述建议都一一采纳。
十一月,王琚(当初帮玄宗谋划兵变的谋士)受到唐玄宗的亲近和厚爱,有大臣上书说,王琚是纵横之才,可平定祸乱,不能共治天下,于是玄宗让他去北部边境巡查部队。
下面是三则故事分享,摘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六》
故事一
唐睿宗召见天台山道士司马承祯,向他请教关于阴阳术数的学问,司马承祯回答说:“所谓‘道’,应当是损之又损,以至于达到无为的境界,我怎么肯耗费心力去研究阴阳术数的学问呢!”唐睿宗又问道:“对于修身养性来说,无为是最高的境界,那么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又是什么呢?”司马承祯回答说:“治理国家与修身养性道理一样,只要能够做到顺乎世间万物发展的自然之理,内心之中没有任何私心杂念,那么国家就可以趋于大治。”唐睿宗感慨地说:“广成子所说的话,没有人可以超过。”司马承祯坚决请求返回天台山,唐睿宗同意了他的要求。
故事二
太平公主指使一个懂天文历法的人向唐睿宗进言说:“彗星的出现标志着将要除旧布新,再说位于天市垣内的帝座以及心前星均有变化,所主之事乃是皇太子应当登基即位。”唐睿宗说:“将帝位传给有德之人,以避免灾祸,我的决心已定。”太平公主和她的同伙们都极力谏阻,认为这样做不行,唐睿宗说:“中宗皇帝在位时,一群奸佞小人专擅朝政,上天屡次用灾异来表示警告。朕当时请求中宗选择贤明的儿子立为皇帝以避免灾祸,但中宗很不高兴,朕也因此而担忧恐惧以至于几天吃不下饭。朕怎么能够对中宗可以劝他禅位,对自己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呢!”太子李隆基知道这个消息后,赶忙入宫朝见,跪在地上边叩头边说:“臣因尺寸之功,就被破格立为皇嗣,即使是做太子还担心无法胜任,陛下又突然要将帝位传给臣,不清楚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唐睿宗对太子说:“大唐的宗庙社稷之所以再次安然无恙,我之所以能够君临天下,都是由于你立下大功。现在帝座星有灾异出现,所以我将帝位禅让给你,以便能转祸为福,你还有什么可疑惑的呢!”太子李隆基还是坚决推辞不受。唐睿宗说:“你是一个孝子,为什么非要等到站在我的灵柩前才能即皇帝之位呢!”太子只好流着眼泪走了出来。
故事三
姚元之曾经奏请依照顺序提拔任用郎吏,玄宗却只是盯着宫殿的屋顶不作声,姚元之几次重复,玄宗始终一言不发。姚元之感到十分恐惧,便急忙退出。当日罢朝以后,高力士向玄宗进谏道:“陛下刚刚总理天下大事,宰臣上奏言事,就应当面表明您自己的态度,为什么您对姚元之的建议不闻不问、一言不发呢!”唐玄宗回答说:“朕让姚元之总理朝廷庶政,遇有军政大事可以当面奏闻共同的商议;郎吏是小官,这样的事也要一一打扰朕吗!”适逢高力士奉旨到省中宣谕诏命,将玄宗的话转达给了姚元之,姚元之这才转忧为喜。知道这件事的人无不叹服玄宗深明为君之道。
此纪讲述了,太平公主和玄宗之间的权力冲突,但是玄宗先发制人,成功上位,他爹虽然行为举止比较佛系,但是一直在帮他儿子走到那一步,可以说是明智了,看得出来谁是祸乱,谁能匡扶社稷,因为太平公主被诛杀,也充耳不闻,没有太多的描述,其次,玄宗上位之后,一系列操作可以说是亲贤臣远小人的模板了,另外此纪当中宦官势力有所崛起,资治通鉴没有太多写,代表人物高力士只是轻描淡写提到了,可能司马公觉得不入流吧,但是好像又有很大的作用发挥在事件当中,埋个伏笔,以后总结吧。
喜欢历史的小伙伴不妨点个关注和赞,之后我也会定时更新,当然,如果您有自己的看法可以在评论下方留言,让历史充满生趣,告别你印象当中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