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条会溺水的鱼,无论是在时间的长河,或是命运的苦海。
前言
前天似乎是北方的小年,一个人在家,坐在桌前发呆的我突然收到来自最爱的哥的小年红包,莫测的心情忽然就开心了起来;昨天是南昌的小年,鞭炮声没有记忆中过往的那么响且多了,而事实上,直到昨天下午陪母亲去买些年货时我才知道,又到了南昌过小年的时候了。
虽然心里这么想着,但我知道我是没什么资格说诸如“过年过节越来越没有气氛了”的话的。毕竟我自己也不怎么重视这些节日,虽然无论中洋吧。
久远的记不太清了,不过逢年过节的鞭炮声却是记忆中很深刻的。用一句不恰当却又很形象的形容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那一刻,空间的概念是可以清晰的被听出来的。一层一层的鞭炮声,远处的还没响完,近的将其遮盖过去;响完了近的还有更远的…以往小年都是睡不了懒觉的,被鞭炮声吵醒了,用被子蒙了头还想睡,然而却被根本停不下来的鞭炮声硬生生的炸起了床…
虽然很早就定居在南昌,但一家三口似乎并没有太学会入乡随俗。用家乡话讲,就是“败作兴”这些东西。最平凡的想法,一家人安安稳稳和和睦睦的在一起,哪怕日子过的平平淡淡,每一天也都是过节。
一个人呆惯了,情绪这种东西是很奢侈的,特别是在慵懒的午后。无悲无喜,而与之相对的,是思绪的万千蹁跹。
喜庆吉祥的节日里,其实这大千世界又发生着多少不幸的事儿呢?而那些不幸的人大概在这样喜庆的氛围里也愈加的悲伤吧。
这篇文章并不是写下为了安慰那些不幸的人,我想他们也不需要这样的同情与怜悯。哪怕是善意的。
而事实上我也不知道我的文章能否温暖那些苦命的人儿——毕竟每个人都是一条会溺水的鱼,无论是在时间的长河,或是命运的苦海——我的文章又能泛起几点波澜呢?
时间长河
虽说平平淡淡才是真,不过日子若是过得枯燥乏味了,多少也是荒废时光吧。就像翻着白肚的死鱼,随波逐流。
寒假里散漫的日子总会有种溺水的窒息感。
最直观的感受是每天早上醒不来的睡梦。如同溺水一般,不断挣扎却又不断下陷。
自从高三做了一次逼真的溺水噩梦后,那从内心深处泛起的窒息感便如同梦魇,总在最慵懒的时候袭来。
慵懒是种毒品,少剂量可以让人醒脑,多了却容易上瘾。这种慢性的毒扎根于人性,而非大毅力大智慧者难以根除。
慵懒就像是盐巴,裹的多了,时间一长,我们也就成了咸鱼。
昨晚躺在床上玩手机,父母在隔壁房间看完了电影准备躺下睡了,喊我也早点睡,其中一句看起来像发牢骚的话却是让我印象深刻。
——你有那时间胡思乱想(意思是我写文章),还不如背下英语咯!
忽然想起来去年自己四级没过还发了条说说,我的高中英语老师芳姐评论了一句,
—— 果然你去大学,堕落了,整天就是写诗~
从某些角度来看,确实堕落了呢。不只是英语,被落下的太多太多了,哪怕作文写诗也感觉没有过去那么广阔的视角与举一反三的思维了。更多了些伤春悲秋、醉生梦死——或者说胡思乱想。
只不过,我同时相信,干些切实的事儿是重要的,而伤春悲秋也同样是需要的,哪怕胡思乱想也是应该的。这是每个年纪开出来的花,应当被珍藏。我不希望待年迈老去,被生活改头换面后已然记不清自己曾经产生的想法,想要追回也追不回的时候再去后悔。
人的短暂的寿命比之时间的长河也许连朵浪花都算不上,但我想哪怕是再小的一滴水也能折射出整个世界的光芒。
其实年仅十八岁的我又有什么资格评述或者总结人生呢?然而这个年龄的我们却正处在三观成型的时候,与其说是总结人生,倒不如说这是对于未来人生的探索与思考的总结。
我们这群会溺水的鱼儿,为了生存只能不停地游动。在时间的长河里,裹挟过去,立足当下,游往未来。丝毫不敢停息。
当然身边总会有的人游了一生,终于累了,便停下了,也就安歇了。
也难免会有些人触礁了,有人莫名的被命运捕杀了去,甚至有人自暴自弃将自己化为最不起眼的泡沫烟消云散…
人生无常,究竟是享尽人世间的繁华更美好,还是清苦的长生求道更有意义,亦或是死亡后的绝对自由安宁更痛快呢?
我不知道。
但我想,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每一种选择都应该去尊重。也应该坦然的去接受。
那些关于项羽乌江自刎、荆轲舍身取义等等事迹的争论,又或者兰亭集序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议论,我却觉得不如庄子亡妻却击缶而歌的豁达。
初中高中,我是顶喜欢庄子的。在先秦那样的时代,他的言论却哪怕时至今日也是超前而先进的。最重要的是,它与我的许多所思所想产生了那般的共鸣。
妻子过世,庄子怎能不痛呢?但他将伤痛留给自己,击缶而歌以安亡妻之魂。
生离死别与孤独是人生中的常态。哪怕是红细胞也有单独过毛细血管的时候。
那些人其实只是回到了原点——无。而现世中的我们还需要经历更多的有。
时间的长河奔腾不息,从未为任何人停止。而我们这些会溺水的鱼儿为了生存只能不停地游,无论你愿不愿意。
毕竟我们肩负着那些安息在这河里的人的梦。以及我们自己想要找寻的东西。
命运苦海
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越长大越不明白“大任”其所指。但我以为所有事都可以是大事,所有任务都应当是大任,否则为何众生皆苦呢?
只不过众生也许不以那些平凡小事为成功罢了。
然而茫茫苦海,何处是岸?
为了生存,我们不停地游着;为了不辜负这旅途一场,我们给自己塑造了一个永远抵达不了的彼岸——无论是遥不可及还是过犹不及。
我并不认为苦难是件不幸的事儿,相反,我觉得正是苦难给予我们活下去的勇气。就像水给了鱼儿游下去的依凭。
之前在学校里断断续续看的《活着》感受还不太浓烈,如今在家熬夜看的《平凡的世界》却是真的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与感动。
我读了复习考试熬夜看书外,熬夜看过的只有《哈利波特》和《斗罗大陆》,现在想来也确实觉得有些羞愧。不同于那些奇幻小说中光怪陆离的情节,无论是《活着》还是《平凡的世界》,他们讲述都是中国在那个最苦难的时代的那些最真实的故事。
正如《活着》里余华的韩文版自序中所说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抛弃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鱼儿离不开水,也正是命运的苦海孕育了这些鱼儿。
福贵饱受磨难的一生几乎可以用网络小说中的一个词汇“虐主”来形容,然而真正让我痛心的却是我的内心深处清晰的明白这些故事却是那个苦难的时代里确实可能发生的,甚至更加严重…
——“后来我想想光哭光难受也没用,事到如今也只好想些实在的事。”
也许在我们看来,活着是一种常态,而在那个苦难的时代,活着就是全部的信仰。福贵的眼泪流进了心坎里,而他夕阳下赶着那头叫“福贵”的老牛的身影也同样在脑海中浮现并镌刻。
——我相信,《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相比于《活着》,《平凡的世界》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悲剧感,正如它的名字,其中讲述的那些人物的故事,正是因为平凡而真实。
《平凡的世界》能有那么高的荣誉与声望并不奇怪。其中包罗万象,承载了一个世界也是一个时代。少安与润叶,少平与晓霞,少安田与秀莲,润叶与李向前,顾红梅与田润生,孙玉厚一家,田福堂一家,王师傅一家…有悲剧也有喜剧,有挣扎低落也有醒悟崛起,有生离死别也有久别重逢…
如果说《活着》是对生命的拷问,则《平凡的世界》是对生活的叩问。
忍受,觉悟,感恩,超脱。正是苦难垒起了生命的厚度与生活的高度。众生皆苦,但能超脱的却没有几个——大家都不过是拼命的游着不让自己溺水的鱼儿罢了。
命运的苦海里没有彼岸,只有似鲲化鹏,才得以逍遥游。
会溺水的鱼
假使人进入海洋,成为一种鱼,我想应当是鲨鱼吧。
比之鲸等,它们没有庞大的体格与无匹的力量,却能成为海洋中的霸主,几乎站在海洋食物链的最顶端。
人不也是这样么,与那些洪荒猛兽相比,人的体魄何等的孱弱,但人类从未停过进步开拓的脚步,以后天补先天不足,走上了金字塔顶。
没有鳔的鲨鱼,由于重力的作用,只要它停止游戈,身子就会迅速下沉,所以鲨鱼要上浮时只能依靠肌肉的运动而不停息地游戈,使自己的身体异常强壮,从而成为凶猛的“水中杀手”——毕竟一旦停止游动就会因缺氧而导致死亡。
这种现象被称为鲨鱼效应。哪怕应用在游戏上,那些一直挺火的主题为“鲨鱼进化”的游戏也都是将其作为游戏的根本剧情。
中国有古话,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讲残忍一些,也就是鲨鱼效应,不游则是死。
这是妥协也是抗争。
——毕竟作为鱼,却溺水而亡,不也太对不起自己了吗。
鹏入渤海/文
注:前言写于1.22,后续写于1.23,完稿于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