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大学同学,家离学校上千公里,一学期才能回家一次。每次寒暑假回家,家人一看他面黄肌瘦,总是心疼他说:“辛苦啊,一个人在外面生活真是不容易啊!”每次他都回答说:“不辛苦!”当然,家人不会就此认为他真的不辛苦,只是把他这句话当成是安慰家人的言语。因此,他家人始终留下了一人在外生活挺辛苦的印象。
实际上呢?我那同学对我说,他说的“不辛苦”是实话,他真的不觉得辛苦,虽然学校食堂饭菜不可口导致他有些许面黄肌瘦,但生活中并不是只有吃饭这件事。都二十一世纪了,生活水平能差到哪里去,何况生活中还充满了很多精彩,所以我那同学是真心不觉得辛苦。
可是,他的家人就认定了,他一个人在外面无依无靠,生活不好,很辛苦。曾经有一句流行语叫做“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我那同学戏谑道:“有一种苦,叫做你妈觉得你苦。”家人们替儿女着想,这无可厚非。但是,这种关心如果建立在错误的认知基础之上,反而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容易招来儿女行动上或心理上的反抗。如果此时家人再以“关爱”(我这都是出于对你的爱)和“长辈”(我是你妈,我懂的比你多,你怎么不听我话)的名义进一步施压,只会招来儿女更大的叛逆。如此恶性循环。
人们之所以产生错误的认知,根源在于过分相信和依赖自己的知识经验,并且把自己的一切观念理所当然地加在别人身上,认为别人的体验和想法和自己是一样的。老人家年轻时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这些体验成了他们一辈子不可磨灭的记忆,也就认为当下的年轻人也会很辛苦。天气冷了,自己必须穿一条秋裤御寒,就认为别人也应该感到很冷,应该穿秋裤了。遇到一个泸州人,就认为他从小受到酒窖熏陶,一定很能喝酒,于是不停劝酒,对方说不会喝酒还不信。小伙准备好了鲜花蜡烛,叫了一帮朋友助威,花了大血本,想要对女孩表白,此举感动了小伙自己,心想也一定能感动女孩吧。……例子很多,不胜枚举。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生活中无论大事小事,人们所说的话总是不自觉地以自身为出发点。比如,社会上发生了一件大新闻,人们会评头论足,但都是以自己的体验和想法加到当事人身上,以自身的观念作为道德的评判标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做法有失公允。
人具有“感同身受”的移情能力,能够快速产生情感共鸣,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人是一种社会动物,需要相互配合,而快速理解他人的情感、意图,才能加强合作,这在原始社会具有特别的生存意义。人类社会发展至今,这种本能般的移情能力也给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然而,这依赖于一些共同的观念。比如,看到一个可怜的人,人们会产生恻隐之心,并且因为自己产生的恻隐之心,就能推断他人也会产生同样的恻隐之心。但是,在共同观念之外,就不适用了。比如,关于冷热的体验,人人都不同,不能因为自己冷就觉得别人冷。又比如,每个人口味不一样,不能因为自己觉得很好吃就强迫别人使劲吃,别人不喜欢吃自己还纳闷。小到吃喝玩乐,大到是非观念,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潜意识地认为别人和自己想得一样。
其实很多时候别人根本和我们想的不一样,我们很难把握别人的内心想法。如果我们能轻易知道别人的内心想法,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恋人挖空心思也摸不透对方的心,也就没有那么多人对读心术如此痴迷了。人就是这样奇怪,明明知道有时候人心捉摸不透,却在另一些时候自认为读懂了对方的心。移情能力不可滥用,要经常提醒自己,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与众不同的感官体验,切不可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强加于人。
那么,什么才是应该做的呢?沟通。将自己的所看所听所感所思通过独白、对话、写作等方式传播出去,让别人知晓,别人就能真实感受到你的体验。同样,对方也可以把自己的体验传播出去,两个人便交换了思想,知道了自身和对方哪些地方比较一致,哪些地方有较大不同。唯有通过沟通,才能打破盲目的移情。
但很多时候我们却不愿意沟通。子女不愿跟父母说心里话,父母就无从得知小孩心里的想法,只能继续发挥移情的功能。夫妻闹了矛盾,谁也不肯先低头,谁也不愿意诉说真实的想法,不愿表达爱意,只是闷头思索对方的想法,却不知自以为对方的想法很多根本是错的。早就听说过,即使是几十年的夫妻,也不可能默契到什么也不用说就能体察对方的小心思。唯有沟通,才是共享感悟、维系感情的工具。处于平常期是如此,处于矛盾期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