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严歌苓《谁家有女初长成》标题,很小清新,本以为是一本讲述养儿育女内容的小说。可是慢慢看下去,随着小说情节的徐徐展开,让人心情渐渐沉重起来。
小说讲述的是一位叫潘巧巧的农村女孩,怀着对城市生活的美好憧憬,被人贩子拐卖,几经辗转,历经艰辛的人生际遇。
潘巧巧无疑是不幸的,懵懵懂懂的年纪,轻易相信人,先被村里二舅所谓表姐曾娘骗说带去深圳打工做流水线,后转入人贩子陈国栋之手,在他的软硬兼施下,只得委身于他,以为这辈子就是这个人了,没想到,他又给她下药,贩卖至一个偏远地带的养路工大宏手上,巧巧由反抗到最后的认命,过程过于悲催,本想着这样虽草草嫁人,却也强过站街女,有个做妻子的名分,何况大宏有工作,收入算起来还不错,和和美美过日子,她也就得过且过。可是上帝还是给她开了个玩笑,原来,她不单属于大宏,大宏的傻弟弟二宏买她也出了钱,她同时属于兄弟两人,在这畸形的关系中,潘巧巧终于崩溃,拿起菜刀,将伤害她蹂躏过她的大宏二宏全部杀死,潜逃至一个边防小站。兵站20多个男人如众星捧月地或明或暗的宠着她爱着她,直至东窗事发,短短11天里,也许是她一生中度过的最幸福的时光。
潘巧巧这个人物,在改革开放初的中国农村中,很具有普遍性,她们大都勤劳能干,她们当中有的自诩条件较好,不甘于穷山沟里平淡贫苦的生活,急于走出去出人头地,特别是那些已经走出去回来的女孩子描述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更是吸引潘巧巧她们如飞蛾扑火般对外面世界趋之若鹜。深圳流水线上的生活成为了潘巧巧等的向往所在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她们的弱点,巧言令色的将她们哄骗拐卖,这一现象一时成为社会顽瘤杜之不绝。
曾记得有个远房表妹,当年被拐卖至一个穷山沟为人妇,不甘心的她运气较好,最后逃了出来,那时老家思想观念陈旧,村里人大都知道她被拐卖过,已然身子不洁,再嫁人时只得将就嫁给身有残疾的男子,一辈子就这样马马虎虎的过,想来也是让人嘘嘘不已。试想潘巧巧就算是想办法逃离那个家,在那个年代,她的出路也好不到哪里去。就像兵站长金銮一语中的,潘巧巧所有的不幸都是因为读书少,阅历浅,愚蠢,她的不幸是自己造成的,怪不得别人,这话虽然听起来有点残忍,可现实情况确实如此。
小说的前情叙述让我尤为感同身受,记得那时就有同学未读完初中就辍学去深圳东莞等地做流水线,过年回家仿若衣锦还乡般的光鲜亮丽,家人那时就试探问我:“要不你也不要读书,去打工赚钱吧。”小小的我,当时却少年老成般地一口回绝,始终坚信读书才是农村孩子唯一的出路。其实,人生的十字路口,准确把握住方向,不走偏走歪了,是可以决定人一生的走向。当然,潘巧巧也许也不是自己不想读书,也许很多农村家庭的女孩子也是迫于家庭负担重,迫于农村重男轻女的顽固思想作祟,迫于女孩子早晚嫁人读书无用论等等。
潘巧巧聪明能干的外表下,其实也有其软弱的一面,在遭遇不幸时,她能及时调整心态,选择认命。比如,在与人贩子陈国栋发生关系后,也觉得跟他过也还凑合,虽然他跟自己所想的那个人差别较大。后来又被卖给大宏,看着大宏高大魁梧,又有工资拿,家里只有一个傻弟弟,没有其他负累,算起来也还好,甚至在关系稳定后,还兴冲冲地邮寄了合照和些许钱回去,让父母在家可炫耀下女儿也还嫁得好。可现实的残酷还是逼得她走投无路,她没想到自己是沦为了兄弟俩的玩物,在这样畸形的家庭中,此前所有的温情、梦想再一次破灭。最终使她拿起了菜刀,将一切灰飞烟灭。
边防小站遇到的第一个人,年轻的站长金銮,这样一位略显古板的青年才俊,是潘巧巧梦中的理想对象,可是金銮对于潘巧巧,却显得不切实际,如供在神坛上的神一般的够不到摸不着。于是乎,潘巧巧选择了更实惠的司务长刘和欢,他老成世故,温情体贴,在女人眼里,确实可算是一个很好的结婚对象,小说中描写的刘和欢故意剪掉扣子让潘巧巧直接在身上钉扣子的情节,显出两人之间浓浓的郎情妾意。还有兵站小兵小回子,对潘巧巧的暗恋,以及后来拿到她的通缉令后替她隐瞒不报许久的心里挣扎的描写,一个为爱选择隐瞒的文艺男青年形象跃然纸上。
得知真相的刘和欢为了保全巧巧,曾想方设法想帮助其逃走,但最终未能成功。原来,作为代表所谓先进思想、坚持原则的金銮,抢先一步叫人带走了她,这个悲惨而又不幸的女孩子,一个鲜活的生命自此画上了句号。借用金銮对她的评价:她从拒绝接受教育,变得愚昧、无知、轻信,是她的无知送她去任人宰割,送她去被人害,最终害人,最终害她去死的。
但谁都知道,金銮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他心里也有泪。毕竟,她是一个如此可人的女子,有谁不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