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孩子放学有点早了,便在每天路过的小公园里玩了一会儿,除了儿子,还有其他两个小朋友,三个小男孩,追追打打,跑跑跳跳,玩的不亦乐乎。
其中一个孩子由一个中年妇女带着,看上去像奶奶或姥姥,年纪上推测又不像。后来听她让那个男孩叫她姑姑,我才知道,原来是孩子的“姑姑”。
“姑姑”看孩子小心翼翼,生怕有一点点的磕磕碰碰。也尽量地让他带的小孩与另外两个小朋友时刻保持一定的距离。我当时暗自思揣:这么小心至于吗?小孩子在一起磕磕碰碰难免的,只有在磕磕碰碰中才能慢慢成长得硬朗些,健康些。
小孩子调皮,搬弄倚在花池边的一块大理石板,把脚砸在了石板底下,大哭起来。“姑姑”慌了,飞一般地冲上去,移走石板,抱起孩子。不幸的是,孩子的大脚趾指甲被压流血了,不停地哭,不停地哭,看得人直心疼。“姑姑”紧紧抱着孩子,轻轻地拍着,耐心地哄着,等孩子不哭了才抱着他回家了。
她走后,我问和她一起的另一位孩子妈妈:“她是孩子的姑妈吗?”另一位孩子的妈妈告诉我,那个男孩的爸妈都上班,“姑姑”只是家里请的一个看孩子的保姆。
知道了“姑姑”的真实身份后,我终于理解了他所有的小心翼翼,同时也很为她担心,担心她被男孩的爸妈责备,甚至责骂。
但愿不会。应该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