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在红楼梦里被称为“潇湘妃子”、林丫头、林姑娘、林妹妹、妹妹,这也是不同人物对她的称呼,在大家的眼里,她是多愁善感的,病西施似的,爱使小性子,说话有点刻薄,小心眼的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孩子!
黛玉是我一直喜欢的人物,也估计是众多红楼爱好者喜欢的人物之一,她给读者和观众都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我的感觉里,红楼里她活得太苦!
她的命苦!
从现实来看,她的命真是不好,几岁,宠爱她的母亲就去世了,比她小点的弟弟又夭折了,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又被迫离开舍不得的父亲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可是,后来,连最亲的父亲也撒手西去,她成了无父无母无兄无弟的孤儿!这样的苦命在现实中很难找,就找到了黛玉的头上!
从神话来看,她是西方灵河岸边的一株绛珠草,常年得神瑛侍者的灌溉幻化成人,她要陪神瑛侍者一起下凡,目的就是报恩,用一生的眼泪来还债,用泪还债,这样的命注定是苦的!泪尽了,债完了,人也就死了!
她的病苦!
书上说她患有不足之症,即民间常说的先天不足,泛指各种虚证。根据小说的描写,林黛玉患的应是一种慢性病。她“从会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旧疾”,并且病症主要表现是咳嗽、咳痰、数量不等的咯血,“又咳嗽数声,吐出好些血来”。“这病时常应得头晕,减饮食,多梦,每到五更,必醒……”
这样的病除根的办法又怪诞。在第三回,林黛玉刚到贾府时,贾母问她吃什么药,“黛玉道:我自来如此,从会吃饭时便吃药,到如今了,经过多少名医,总未见效。那一年我才三岁,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自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亲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这和尚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丸。”这样的药方看似荒谬,谁也没有当真。宁国府里的那么多人,包括史老太君、凤姐在内,都没把癞头和尚的话当真,即使当真了,也很难办到。她到了外祖母家,人太多了,与和尚的药方根本就背道而驰!所以,她的病注定不会好,所以注定她一辈子受病痛折磨!吃药苦啊,是药三分苦!看着书中黛玉弱柳扶风的样子,都是疾病惹得祸。
她的境苦!
这是说黛玉的处境跟苦。黛玉作为孤儿,彻底寄住在贾府,她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多愁多病身,过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黛玉没有选择!人常说,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狗窝,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尽管贾府权侵朝野,红极一时,家大业大,但不能让黛玉幸福!从黛玉的葬花诗“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就不难看出黛玉的处境有多苦!
一、她爱宝玉,她渴望成为她未来婆婆的王夫人却不喜欢她!这是黛玉处境苦的一个大的方面。王夫人不喜欢黛玉是又原因的。
因不喜欢黛玉的母亲而不喜欢黛玉
王夫人是林黛玉的二舅母,又是贾宝玉的生母。在第一次见到林黛玉,王夫人就有了戒备之心。告诫林黛玉要远着贾宝玉。这又怎么解释呢?要深究起来,这要从王夫人不喜欢小姑子贾敏也就是黛玉之母说起了。嫂子不喜欢小姑子,自然也在情理之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提到,贾府老一辈小姐的名字和兄弟一样。可见贾敏受重视程度。贾母一见到黛玉,就哭个不住,抱着黛玉叫心肝儿 肉。贾母当着贾府上下主子媳妇,当着儿媳妇邢夫人王夫人到孙媳妇李纨以至三个孙女 的面,说自己的几个儿女中,最疼者就是黛玉的母亲。这时,王夫人是在场的。而且没什么反应,看来是司空见惯的了。后来探春要节约开支,想裁减伺候小姐们的丫头,王夫人说了一番话来拒绝。其中就拿了小姑贾敏来对比。说什么贾敏未出嫁时的排场才像个尊贵的小姐。在黛玉眼中可知贾府三艳 的排场也是不小 的。但和自己的母亲当年 的排场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从王夫人的言语中我们不仅了解到了这些,也能微微感受王夫人当年被压抑的一丝不满。有婆婆护着的小姑好似金枝玉叶,王夫人是得罪不得的,当年肯定受了不少气。好在小姑很快就会长大,就会出阁嫁人。当嫂子的也就松了一口气。而现在黛玉来了,又成了贾母的心肝儿,王夫人从情感上肯定不愿意再去看黛玉的脸色。所以,她不喜欢黛玉。
更重要的是她不希望黛玉将来成为她的媳妇!她希望宝钗成为她的儿媳!诞玉而生的儿子是她的宝贝疙瘩,尤其是长子贾珠早死,贾宝玉就成了王夫人的心肝宝贝。为这个儿子选媳妇自然要全面考虑。公府小姐出身的她深知婚姻对儿子前程的重要性。而黛玉的娘家已经灭绝无人自己也成了一名孤女才来到贾府依仗外祖母寄居。比较之下,宝钗的优势就明显多了。虽然薛家也败落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薛家有的是钱。贾府有的是地位,二者联姻,就是“金玉良缘”,更可以扩大她在贾府的势力!况且,黛玉的身体先天病弱,从小吃药长大,必不寿。而宝钗先天体壮,会处事,她很喜欢。在协理大观园中又有出色表现,自然更胜一筹。所以,王夫人和薛姨妈一直在背后想方设法从舆论上努力来促成宝玉和宝钗的婚姻。对黛玉就更不喜欢了。
宝玉黛玉两人性情相投,蔑视功名权贵,黛玉从不规劝宝玉读书入仕,如果宝黛在一起,王夫人担心黛玉不去规劝宝玉读书而影响她儿子的仕途!
还有,宝玉过分喜欢黛玉,而宝玉又是她的心肝宝贝!她担心黛玉抢走了她儿子对她的爱,有失落感,黛玉和宝玉在一起,经常吵架,使小性,总是宝玉哄着黛玉,黛玉心眼又小,说话也会刻薄,她不希望自己的独子受委屈!
以上如此总总,看出她非常不喜欢黛玉,甚至到了非常讨厌的程度!
从红楼他人的分析中,有两个人因王夫人对黛玉的厌恶迁怒她人,导致这两个人死亡!
在第二十九回,黛玉无端又为“金玉良缘”的事怄气,宝玉赌气第二次砸了玉,惊动了老太太和王夫人,惹得一大家子不得安宁。他们这样的闹法,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过在这一回里,作者点明了宝玉心里只有黛玉,宝玉和黛玉吵架是因为“金玉良缘”,宝玉当众摔玉大闹,黛玉虽然难堪,可更难堪的是宝钗,因为她就是“金”,此说因她身上的金锁而起。宝黛二人不避嫌隙的浑闹也就罢了,频频的捎带实在是有伤宝钗的颜面,导致宝钗第一次失态,情绪失控。王夫人看到这个情况,心里很不爽,但碍于贾母不便发作。所以在宝玉被宝钗生气奚落后,到家和金钏调情说悄悄话时,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脸上就是一个嘴巴,指着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们教坏了。”然后任谁恳求也没有用,撵了金钏回家。此事也甚是蹊跷。书中写宝玉和金钏的调情,熟门熟路,自然而然,可见是常有的事;宝玉贾环他们在王夫人面前和丫头腻歪,书中别处也写过,王夫人平素是视而不见的,何以此处动了这么大的气?后面又写道,金钏跟了王夫人十来年,是首席丫头,想来是不差的,怎么忽然被骂成了下作的小娼妇?又说王夫人从来不曾打丫头的,金钏的妈妈来了,怎么苦求王夫人亦不肯留,一定要撵出去。这亦不在常理。还是要联系前面的情节来看才好理解。王夫人正为宝黛的那场吵闹而憋屈,又不好发作,此时不过迁怒于金钏。骂的是“都叫你们教坏了”,“你们”是谁,此二字大有看头。后来金钏含恨跳井自尽了,宝玉也受了贾政一顿毒笞。可见事情远远的超出了金钏的承受范围,亦可见王夫人平日待下人是很宽的,不然也不至于打骂一下撵出去便自了尽。金钏至死也不明白,她是替黛玉死的。她哪里知道王夫人是因为黛玉而迁怒自己,白白死了性命!王夫人因生气却死了自己贴心丫鬟,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王夫人更讨厌黛玉,在金川儿死后,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拿林黛玉过生日的衣服装殓金钏,不想被宝钗讨好,黛玉的衣服就没有被用。这段文字,明显就暗示是黛玉带坏了宝玉,骂“下作的小娼妇”,可见心里对黛玉的厌恶程度!
另一个替死鬼是在第七十四回,因绣春囊之事抄检大观园,王夫人先盘问有哪些丫头不安分的时候,说了这样一番话:“上回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得。后来要问是谁,又偏忘了……”这里说的是晴雯。王夫人说看不上晴雯,前缀的描述却是眉眼像林妹妹,此中该做如何想?再往后看,晴雯来了,王夫人本不认得她,开头骂的却是:“好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了。你天天做这个轻狂样儿给谁看?”除了黛玉,大观园里还有谁是病西施?既然从前不认识,何以骂“天天”是这个轻狂样?在王夫人开骂之前,曹公有写:“王夫人原是个天真烂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不比那些饰词掩意之人,今既真怒攻心,又勾往事……”于是才有此骂。曹公写了两个意思,第一,王夫人的性格是不掩饰的,骂得出来,便是真实想法;第二,还勾起了往事。什么往事,没有明写,开口便骂“病西施”,便是不写之写了。晴雯终于也因黛玉被迫离开大观园致死!
到这里,可以想像黛玉的处境了!通观全书,从未明写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可从这些细节来品读,不难洞察。贾府真正主事的是王夫人,老太太早已经高乐享福不管事了,黛玉的日子能好过吗?黛玉在诗里写“风刀霜剑严相逼”,可见不只是一种情绪,当是实有其事的。又写“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种巨大的悲剧感不是没有来由。她情之所属只有宝玉,她的前途也只有宝玉,可宝玉的母亲却如此恨自己,她又是薛贾二家势力整合的绊脚石,她哪里还敢想前面的路。她心里缺少安全感,而被大家当凤凰一般宠着哄着的宝玉自然也看不到,感受不到自己的处境凄苦!
二、她的处境苦还表现在她是孤儿,有什么需要的也从不敢说出来,她不敢有求,她的苦处也无人听诉。她寄人篱下,难免不低头,她如有要求,不说亲戚了,就连丫头婆子们,他都担心嚼舌头。比如黛玉身体不好,宝钗说吃燕窝好,黛玉结果说了一大堆不敢要的理由,好在宝钗想到了,每天托人送二两燕窝来,后来细心的宝玉偷偷告诉贾母,才得以在生病时能不断得到滋补。
她的情苦!这是黛玉最苦的地方!
黛玉的一生,只为情活着,为了她的爱活着,她用她的整个生命去爱着,大家知道,黛玉对宝玉的情是精神上的爱恋,发乎情,止乎礼!爱的很纯洁。他们从小吃住一起,青梅竹马,后来慢慢地产生情愫,黛玉的心里只有宝玉,宝玉也喜欢黛玉,心疼黛玉,可以说是两情相悦!但自从来了宝钗,有了“金玉良缘”一说,黛玉就对宝玉有了很多的猜忌和口角,他们吵吵又合合,合合又吵吵,导致黛玉痛苦万分!况且宝玉的爱又是泛爱,对哪个女孩子都好,所以说,前期黛玉的苦皆因黛玉没有安全感,看不到未来。这从黛玉抱怨得话中“你心里有妹妹,可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给忘了”可以深切体会。每天以泪洗面,每夜只睡一更天的功夫,用紫鹃的话说,宝玉来看她的时候,病就好些,不看的时候,病就重些!她看见宝玉也哭,看不见也哭,刻骨的相思每天折磨着她……
后来,一天,林黛玉隔窗听见宝玉反驳湘云劝他留心仕途经济的话,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就和他生分了。”黛玉听了又喜又悲,喜的是宝玉竟然知道自己的心;悲的是金玉之论,自怜薄命。黛玉一径走,一径伤心落泪,宝玉追了上来,“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又说黛玉的病是从不放心上面得的。“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语千言,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不能吐……”
从此后,再也没有看到黛玉与宝玉呕气了,如果看87版电视剧,从十四集后,黛玉变得开朗起来,笑容叶经常挂在脸上,不再有小性,即使看到宝钗坐在宝玉旁边做针线赶蚊子,画面上她是笑得,还笑着让湘芸来看这场景,看到这里,我知道了,爱一个人,得到另一个人爱的回应,是多么重要,源于理解,源于相互的表白,黛玉放心了!在第五十回,芦雪庵赏雪联诗,宝玉输了,众人故意罚他去栊翠庵讨枝梅花来。栊翠庵住持尼姑妙玉之清高之洁癖世所罕见,寻常人去了都要泼水洗地的,此时竟罚宝玉去讨,可见大家都知道妙玉暗恋宝玉。这样的玩笑,换在从前,黛玉不闹个天翻地覆如何收场,黛玉此时就在座中,不仅不恼,反倒不许下人们跟着宝玉去,说有人跟了去反而要不到梅花了,且倒了一杯酒给宝玉暖身壮胆。这样的黛玉,正是因宝玉对她讲了三个字——“你放心!”黛玉心里才有了着落!后面的电视剧,看到了少有的温情的画面,是黛玉悲剧人生的一段阳光时期!
黛玉后期情的苦的体现是再宝玉被打之后,这顿打击碎了宝玉的幻想,他开始明白,他在成人世界里永远有逾越不了的一条红线,哪怕平时溺爱他的父母,原则问题上也是不会由着他的。黛玉也明白了,他们的爱情他们自己做不了主的,她无处排遣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正如“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鮹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林黛玉诉出的是自己的眼泪,也是这身体之外,身世与处境的悲凉!她只有用自己热的泪来温暖自己悲凉的心。看到宝钗在自己面前跟姨妈撒娇,黛玉不高兴,想到自己的身世,她的未来谁梦为她做主?她的爱睡梦给她撑腰?在丫头紫鹃试试宝玉的心那一段,无论文字和电视剧画面,都让我感动落泪,宝玉对黛玉的爱,贾府上上下下谁能不知呢?黛玉的苦还苦在为宝玉而苦,她爱宝玉,不希望宝玉受苦……
人世间,真爱总是感人、美好,人们总是希望有情人能成眷属,当互吐衷肠,两情相悦的宝黛二人见面时,黛玉告诉宝玉,近来眼里的眼泪比以往少了不少,宝玉还安慰她,人的眼泪怎么能少呢,我却很心痛,我知道,黛玉要走了,她的眼泪要还完了,黛玉的这份爱情之苦要结束了!
对于黛玉,我喜欢她,心疼她,也羡慕她,黛玉是美的,美的无可比拟,独一无二,貌美才美情美,她的苦,让人心疼,她的悲剧让人有割腕痛惜之感,催了多少读者的泪……
黛玉其实也是幸福的,令人羡慕的,其实大观园里的女孩子都羡慕黛玉,她真正得到了她们心中男神的爱,宝玉由初期的泛爱经芳官对贾蔷爱,领悟到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爱,从而实现了对黛玉的独爱,他任凭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从这个角度,黛玉是幸福的,她爱了,她得到了爱人的心,这就足够了,爱不一定要占有,有两颗彼此惦记的心同样美好,黛玉所受的苦值了!
有时,因悲剧造就的美是永恒的!黛玉是我心中完美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