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放假回去的第二天早上,我起的早,慢悠悠的溜达着来到田里。也不知怎么,在外时间久了,回来总是情不自禁的想到田里走走。尽管曾经的果园变成了麦田,可路在,心里踏实。
田里的小路上,有几个村西头的大爷散步。他们看到了我,高兴的说着回来了,我笑着说是的大爷。没错,日子久了,总是这样那样的时光飞逝。可有一些东西随着岁月静好变得越来越有味道。
我和几位大爷聊一会,听听村里最近改变。确实,如今日子好了,很多人都在盖房子。十年之前,这儿穷山僻壤,十年之后,慢慢发现,村里也有路灯了,也有楼房了,老乡的日子慢慢好了起来。
其中一位老人说了句:“家里的槐花都开了,有时间去我家尝尝鲜。”
槐花?我都好多年没见过了,没错,过去的日子很苦,好多家里孩子多,总是吃不饱。平时除了荠菜,我们都喜欢吃槐花了。
记得小时候,老家门口有两颗树,一颗是槐树,一颗是梧桐。槐树开花惹来邻居采摘花朵,梧桐开花却没有。大人把镰刀绑在竹竿上,慢慢的摘着,不一会儿,小枝条带着一串串槐花落满了一地,孩子们来回跑着收着放在篮子里。
回家之后,全部放在清水里泡上一会儿,然后大人们把槐花和面粉和在一起,搅拌均匀了,轻轻放在锅里慢慢的蒸着。等到烟雾从锅盖跑出来的时候才发现阵阵清香。
盛上几碗,孩子们总会争先恐后的抢着吃。没错,我就是当年其中的一位。
母亲经常摘一些槐花给我们,那个时候没有馒头。平时最多的就是杂面馍,还有窝窝头,感觉吃一顿槐花饭,比得上山珍海味。
其实,我更喜欢过去吃饭的时候。我们几户人家一个巷子,每到吃饭的时候,几乎都会有人端着碗走出来,吃着,聊着。有时看到邻居大婶做的粉条好吃,就嚷嚷着要一些扒在碗里。有时也会学着大爷的模样坐下来,那个时候流行布鞋,大爷吃饭也是端着一个瓷碗,然后用一只脚踩住另外一只脚,把鞋子横过来,然后盘着腿坐下,吃着,聊着,好不惬意。
我记得还有一次很清楚,当时端着碗看着大人们聊天,忽然有一个卖烧饼的师傅挑着担子吆喝着,我问父亲要了五毛钱,匆匆跑过去,当时三毛钱一个烧饼,我给了钱,拿了烧饼就跑回来了。父亲问我:“找的零钱呢?”
“什么零钱!”
“就是买烧饼剩的钱啊。”
“我给忘了……”
就在我刚转身去拿的时候,父亲把我喊住了,他说:“做事情不要急躁,也不要马虎,以后长大会吃亏的。”
确实如此,卖烧饼的师傅也过来了,他把准备好的零钱给我手里,笑着离开了。
我接过钱,心里很是难受,只是希望自己可以变得仔细点。
父亲并没有要钱,我知道,他是在说我这样不好。
一直到现在,每次工作也好,学习也罢。总是这样或者那样的繁琐,我只是安静的默默珍惜,珍惜每一个机会,也一直如履薄冰,希望不要出现自己内心的遗憾。
如今,门口的槐树不见了,梧桐也没了。好像少了两棵树的门口,变得扑朔迷离。
我却怎么也没想到走在田里,竟然遇到了几位大爷,大爷提醒了我。槐花开了,可以吃了,更应该是一段时光!时光总会飞逝,时光也会永驻。
告别大爷,逛了一圈回到家里,却发现母亲正在端着一盆槐花在清水里泡着,母亲笑着说:“你邻居老奶奶非要给的。听说你回来了,就送来一袋槐花,说是让你尝尝。老奶奶希望你多吃点,算是忆苦思甜,不管在哪,不管怎样,不要忘了自己的根,更不能忘记你是农民工的儿子,过去是,现在是,以后也是……”
我听了默默的点了点头:谢谢老奶奶,槐花朵朵,忆苦思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