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雪琴
新年伊始,为了更加健康、更有家的味道,我跟先生一致决定:每天早起,一起做当天的饭菜。他煮饭,我炒菜。
第一天,煮好饭的他在客厅淡定跑步,我在厨房热火朝天,他跑进来大呼小叫,“你不能把锅烧太热才放油!”
第二天,我炒菜时,他在房间刷手机,没有来监工,我算是清清静静做了一次菜。
第三天,可能昨晚睡得好,他精气神十足,我开始洗菜就站在旁边指指点点。
“土豆你要多泡一会儿水。”
“这个垃圾你别扔到这里。”
“大蒜你就别放了!”
……
我忍忍忍。终于准备工作完成,菜要下锅了。
我拿起平底锅,看到昨天他煎蛋之后留下的油渍,很是不爽,准备用清水清洗。
他一个箭步冲上来,嗓门儿高八度,情绪激动,“你不能这样洗平底锅!你会把它弄坏的!它跟一般的炒锅不一样!”
然后,怒目圆睁:用铁丝刷洗平底锅!锅烧那么热才放油!怎么说你都不听!你不怕死你厉害!
我感觉血液充满大脑,本想放下锅跟他好好理论,一想影响到上班时间就不划算了。
我放下锅,用力推他到厨房外,一字一句告诉他,“现在我炒菜,谁炒菜谁说了算,一个厨房容不下两个人!”
他气呼呼地跑到卧室。
直到我弄完菜出来去看他,他还很生气,认为我没把他认为很重要的事情放在心里。
看我缓和,他严肃地把准备发朋友圈的一段话给我看:
标题:牛比妹子合集
1、洗衣机系列:毛衣混合其他衣服洗。还喊着要扔羽绒服进洗衣机。
2、平底不粘锅系列:好好的煎锅当她的大炒锅,先加热,再放油滋滋的响。用完直接冷水冲洗,她说这样才干净。
3、泡脚系列:姜块+红糖+红枣煮了一大锅汤一样的东西,倒进桶泡脚,她说这样可以驱寒。看着桶里漂的红枣,总让人想到老中医炖猪脚。
看完,我直接笑喷。
这种我原以为很正常的事情,到他这个每天都是数据分析、理论分析的人这里,就成了“奇葩”。
上班时,跟同事们聊起跟先生的“厨房战争”,一个正恋爱着的妹妹惊讶地说,“啊?难道恋爱跟结婚差别真的那么大吗?”
我说,“当然啊!恋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浪漫,结婚了就是柴米油盐的接地气啊!”
旁边的男同事开玩笑,“姐姐,不要吓唬我们这些还在恋爱的小盆友嘛!”
回顾跟他们分享过程中,我内心的感受——轻松、好玩、有趣,更像讲一个笑话,而不是冲突呢!
也想着别影响了小盆友对婚姻的感受,我赶紧补充解释,“虽然柴米油盐没有不比恋爱时浪漫美好,可是接地气的真实相处,才更有趣好玩呀!”
的确,最初跟先生住在一起,但凡预感到他对我一点不满——洗碗没洗干净、又长胖了、生活细节不讲究等,我的玻璃心就瞬间启动。
要么跟他理论个脸红脖子粗,要么生闷气不理他。反正你不让我舒服,我也得让你难受。
无法想象最近在厨房上演的“战争”,如果发生在两年前,我会是怎样的。估计手里的锅铲肯定会遭受不白之冤了吧?
普通如我们,有几人能逃脱柴米油盐、鸡毛蒜皮?
我们最真实的样子,就是在亲密关系的递进中,像隐藏的冰山一样,一点一点显现。
那个恋爱中对你细心核呵护、百般宠爱的人,在一日一日的生活琐碎中,失去浪漫和细心,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同时,这也是逐渐呈现真实自己的过程。
很多心理和婚姻、亲子专家,都强调过真实的重要。
很多外表光鲜的人,因为无法再内心做真实的自己,而备受“空心”的煎熬。
恋爱的美好,是因为两人还不必直接面对真实的生活;而婚姻,则把俩人从飘着浪漫的空中,拉回现实的琐碎中。
在我看来,婚姻之所以对很多人有重要意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跟另一个人在不断磨合中,呈现真实、体验真实、享受真实。
好的爱恋和婚姻,就是即便日日相对、尝尽琐碎,却能够从一地鸡毛中,发现生活真实的乐趣。
现在,即便彼此吹鼻子瞪眼睛的时候并不少,却开始觉得对方无比可爱。
更重要的是,你会因此而更喜欢、更接受自己。
与读书时恋爱时的羞涩朦胧、故作高深相比,我真的好喜欢现在两腿盘坐椅子、响亮地嗑着瓜子、耍着贫嘴给先生下套的自己。
这样的自己,越来越好玩、有趣、调皮,也更真实。
怎么从一地鸡毛的人间烟火中,不断发现生活的乐趣呢?我经常用的有几招儿。
第一招儿:冲突时候懂得积极暂停。
不要高估自己在情绪之中的情商、智商。你的大脑因为情绪的冲击,进入类似于动物一样的状态。话怎么伤人怎么说,打架、家暴也都发生在这种状态下。
此时若懂得积极暂停,无论是各自呆一个房间,还是有一个人出去冷静一会儿,至少能够保证情况不继续恶化。
当然,这一个阶段是在还不懂用什么方法处理情绪和冲突时才用。如果你习惯了用“冷暴力”,这招儿慎用。
积极暂定,是为了给失控情绪一个恢复的空间,而非用“不理你”作为惩罚对方的工具。
这一招儿,在我跟先生刚住在一起的那一年比较多用。实在气呀,可又实在没有能力当下就处理好啊!肿么办?我想静静!
第二招儿:一言不合求抱抱。
相处的第二年,我给先生“献计献策”:我们吵架时,无论你多么生气,也别管我多么抗拒,啥也别说,直接强力熊抱!
拥抱时身体直接接触,身体又是心灵的“显示器”,“显示器”温暖了,自然更有助于内在的温暖。
温暖产生,冲突也就更有可能,从“你对还是我错”的争论中,转向平和、理性的方向。
这个方式很好用。之前主要是先生主动在冲突后拥抱我,现在我脸皮越来越厚,也会因为自己挑衅在先,主动求抱抱。
第三招儿:不含敌意的坚定界限。
看过一些心理学书籍、文章的人,对武志红反复提到的“不含敌意的拒绝”应该不陌生。
冲突为何容易发生?“挤牙膏到底从下往上还是随便挤”,都能成为点爆小两口的导火线,说白了,就是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潜藏的“控制欲”。
这份控制可能来自于原生家庭父母的养育方式,可能是潜意识深处对于不安全的条件反射性的“掌控”。
总之,竟然连朝夕相处的这个人我都无法“把控”,对很多人来说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
所以,当我说的话你没有回应我就急了,或者你的一个想法我不认同你就急了,本质就是“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
但如果,我们理解这些琐碎言行背后的深层含义,做到“不含敌意的拒绝”,或许就比较轻松。
之前,有一次先生又站在正洗碗的我旁边叨叨,“你不能这样洗碗!”我顺手打破一只碗,吓得他立马不敢出声了。
我感受到连洗个碗都被控制,这意味着我在他眼里不够好,但我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愤怒就来了。
现在我洗碗或者做事时,他依然会时不时站在旁边“指点江山”,我要觉得不影响我顺利进行,就笑呵呵跟他打岔说笑话,弄得他哭笑不得。
如果真的让我不舒适,我直接告诉他,“只要我做的不会伤天害理,我做的时候你就啥也不说,轮到你做时,我也一样啥也不说。要不就全都你做!”
他反应机智,二话不说、赶紧走开。
讲真,比以前我脸红脖子粗跟他理论个谁对谁错,有效太多了!反而不存在矛盾累积的问题了。
当对方开始“唠叨”“指点”时,他可能并未意识到那就是“控制”,但当你越来越能够如实而坚定自己的界限,反而大家都轻松。
从我辅导过的一些婚姻、亲子咨询案例中,我发现,其实以上三点,适用于几乎所有亲密的关系。
凡是亲密的关系,都会激发我们内心深处未曾觉察的“冰山”。
但正是因为“冰山”显露得越来越多,我们的生命有了不断丰富和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