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二首》课堂实录

【上课时间】2019年6月6日上午第三节

【上课地点】襄城县东城区中学八13班

【课堂实录】

一、课前互动,导入新课:

师:昨天下午一场肆虐的大风,带来如注的暴雨,这场风雨一直持续到现在。此刻,窗外飘着雨丝。经历了这场狂风暴雨,你想到了什么?

生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生:苏轼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师:是苏轼的吗?看起来你一定比较喜欢苏轼,他确实让人敬仰。

生: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初读求同,读懂诗歌

师:同样经历了狂风暴雨的杜甫,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唐诗二首》,把两首诗整合到一起来学习。咱们先读读这两首诗,我看看同学们上一节学得怎么样。需要请四位同学分段朗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位同学分读《卖炭翁》,注意读准字音,读清节奏,用你的声音传达情感。哪位同学愿意试一试?

(学生纷纷举手,热情很高)

师:我第一次进到咱们的教学楼内,第一次给东城区的学生上课,你们让我看到了这所学校非同一般的水平和素质。好,你们四个依次来读第一首。

(六位同学依次朗读两首诗,语速有些快,没有读出情感。)

师:“身上衣裳口中食”中的“裳”,我认为应该读作cháng,指的是古时候男子穿的下裙。我们学《三峡》时有一个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两个“裳”都是这个意思,都读作“cháng”。

师:诗歌是抒发情感的文体,作者带着情感写诗,我们要带着情感读诗。语速不要太快,大家想想,一位老人在肆虐的狂风暴雨中无奈地叹息,又满怀希望地呐喊,读诗的时候要把这些情感变化体现出来。我们再来读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最后一段。

(生齐读。语调比较平淡)

师:同学们看,这一段中有几个感叹号?

生齐:三个。

师:感叹号表示强烈的情感,所以读的时候语调要高一些,重音可以放到句子的最后几个字词上。(范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大家再来试一试。

(生再读。)

师:很好,有进步。我们课本的编者把这两首诗歌放在一课当中,肯定因为这两首诗歌有一些相同的气质。那么,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诗,边读边思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然后在书本上做点儿批注。3分钟,开始吧。

(屏显)

读懂诗歌

字数、句数

押韵、平仄

表达方式

故事内容

人物形象

……

(学生自主阅读、作批注)

师:好了,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生:这两首诗每句有七个字。

师:一句七个字,我们一般说成“七言”。这两首诗只有七言句吗?

生:不是,还有九言、二言,三言。

师:这两首诗的字数都不固定,可以根据抒发情感的需要确定,不受限制。这是古体诗的特点之一。还有吗?

生:这两首诗句子都很多。

师:不像我们常见的诗歌是四句或者八句,四句的诗歌是?

生齐:绝句。

师:八句的呢?

生齐:律诗。

师:我们所学的诗歌一般是这样的。而这两首诗的句数比较多,也不一定是偶数句。这是古体诗的另一个特征。

生:这两首诗都有议论和抒情。

师:你说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议论句是哪一句?

生不语。

师:你的意思是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卖炭翁》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对吗?

生:对。

师:它们各自的特点不是共同点哦。那你看看两首诗共有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生:记叙。

师:不错,这两首诗都是以记叙为主,都讲述了一个故事,属于叙事诗。哪位同学来说说两首诗分别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了狂风把诗人的茅屋吹破的故事。《卖炭翁》讲了一位老人烧的碳被宫使抢走的故事。

师:狂风把诗人的茅屋吹破之后又发生了什么?

生:晚上又下起雨,屋里漏雨,诗人彻夜难眠,想到如果有一间大屋子庇护天下贫寒的人,自己冻死也心满意足。

师:看,这样说就很完整了。大家注意交流的时候,语言表达要尽量完整。两首诗还有哪些相同之处?

生:这两首诗里面都有一个可怜的人。

师:而且是两个可怜的老人,同学们能从哪里看出是两位老人?

生:“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和“归来倚仗自叹息”中可以看出杜甫是老人。

生:“翁”“两鬓苍苍”可以看出卖炭的是老人。

师:很好,这就渐渐读到文字里面去了。那么同学们,如果我们要来做个比较的话,你觉得这两位老人谁更悲苦?请大家继续进入到文字深处,结合具体的语句来阐释你的观点。请思考两分钟,在书上做一些勾画或做一点儿批注、写几个关键词。

学生自主思考、勾画三分钟。

师:请大家为你觉得更悲苦的老人代言,用朗诵表现悲苦,用阐释描述悲苦。

生:杜甫更悲苦。“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语速很快,读完了二三两段)

师:呵呵,你的依据很充足啊。可以选取其中一两句,针对某一个或几个词具体分析,这样就更有深度,也更有说服力度。你再试试说一遍。

生:杜甫更悲苦。“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他的茅屋被秋风吹破,偏又遇见大雨,生活很艰难。

师:这一处细节描写,写出了雨的连绵、密集,就像我们昨天下午经历的那场大雨,对吧?可以想象诗人在又湿又冷的秋夜里有多么痛苦难捱。比刚才说的具体深入了一些,还有吗?

生:我觉得杜甫更悲苦。“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诗人住的是茅草屋,风还把茅草吹跑了。

师:这是一场肆虐的秋风啊,你看一个“号”,一个“卷”,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状写秋风。这秋风吹走的不仅仅是茅草,吹走的还有诗人一家人的安宁生活。你说得不错,没有读好,你再试着读出狂风的感觉。

生再读。

生:我觉得卖炭翁更悲苦。“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一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卖炭翁的悲苦。

师:“两鬓苍苍”,头发花白的老人。“十指黑”,这位老人烧炭是不是一天两天?

生:不是。

师:把木材烧制碳,烧制成一车千余斤的碳,需要旷日持久地劳作。旷日持久的烟火熏染,才会是“十指黑”。这两个词语形成强烈的反差,让我们看到卖炭翁生存的艰辛。

生:杜甫更悲苦。“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可以看出来。

师:你能说得再具体一些吗?

生:用了比喻的修辞。

师:对,棉被冷硬得像铁。同学们冬天的时候摸过铁制品吗?比如铁棍,比如压井杆。那是什么感觉?

生:冰冷刺骨。

师:是啊,诗人的棉被就是这样的手感,因为这棉被盖了好多年了。而且这样又冷又硬的棉被还是破烂的。请你再读读这两句,好吗?

生读。

生:我觉得卖炭翁更悲苦。“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穿得那么单薄,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这处心理描写可以读出卖炭老人的悲苦境遇。

师:按照正常思维逻辑,他没有棉衣,穿得单薄,应该想的是什么?

生齐:天不要太冷啊!

师:但卖炭翁却“愿天寒”,这就反常了。这反常心理的背后,是卖炭老人悲苦艰难的生活。

生:卖炭翁更悲苦,“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从这几句诗中可以看出卖炭翁去卖炭的路途很艰难,“一尺雪”说明天气恶劣,“牛困”“人饥”说明走的时间长,路很难走。

师:你的发言非常完整,大家都应该向你学习。

生:卖炭翁更悲苦,“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他辛辛苦苦烧的碳被宫使抢走了。

师:“半匹红纱”“一丈绫”与千余斤的碳等值吗?

生:不等。

师:这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既不能充饥,也不能挡寒,卖炭翁的返回的路途该是无比凄冷啊。两首诗中两位老人都很悲苦,那么谁是制造悲苦的凶手呢?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说的“盗贼”吗?

生齐:不是。

师:你能不能说说造成杜甫生活悲苦的原因为什么不是那些“盗贼”?

生默然。

师: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思考这个问题。

(屏显背景简介)

生:我觉得造成杜甫悲苦生活的原因是战乱和灾荒,从诗歌中“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可以看出,战争让百姓生活穷困不堪。

生:我觉得造成卖炭翁悲苦生活的是那两个宫使。

师:宫使有权利掠夺老百姓的财产吗?谁给他们的权利?

生:皇帝,统治阶级。

师:战争、灾荒让百姓穷困潦倒,而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巧取豪夺更加重了人民的苦难。他们,才是真正的盗贼。

师:这样看来,卖炭翁的苦更多是生活方面的悲苦。而杜甫苦,一方面难以为继的生活方面的悲苦,另一方面还有内心深处从未停息的忧虑国家忧虑百姓的苦,可以说,杜甫是身心皆苦。同学们,让我们用朗读来体会一下这两种悲苦。

三、对举再读,读懂诗人

师生、男女生交替朗读,配乐古筝曲《怀古》,音乐持续到下个教学环节。

(屏显)

师: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生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师: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生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师: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生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请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屏显)

女: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男: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女: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男: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女:一车炭,千余斤

男: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师(激动地):同学们,经历风雨、饱受苦难的杜甫,想到的是什么?

生:天下寒士都能住上大房子。

师(激动地):身居官位、衣食无忧的白居易,看到的又是什么?

生:宫使掠夺老百姓的财产。

师(激动地):不管是为官还是为民,不管是身受苦难还是衣食无忧,两位诗人共同之处是为百姓呐喊,替百姓发声。(音乐停)

师:同学们请看书,我们课本上给《卖炭翁》画了插图,仔细观察一下图中的人物形象,注意看他们的动作和表情。想一想,如果让你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画一幅插图,你会怎么画?

学生思考两分钟。

生:我会画一个破旧的茅草屋,一位老人躺在床上叹息。

生:我会画在雨丝中一个破茅屋门口,站着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

师:这位老人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

生:穷苦的百姓饥寒交迫。

生:我会在诗人头顶插入老百姓在战乱中奔逃、死亡的想象图。

师:所以,上海余党绪老师曾评价杜甫的茅屋是“最神圣的茅屋”,我觉得可以作为刚才同学们画的插图的标题。如果让你给课本上《卖炭翁》的插图拟个题目,你会拟什么?

生:最悲苦的老人。

生:最无耻的掠夺。

生:最不公平的买卖。

生:卖炭翁的遭遇。

师:大家注意是从作者的视角来拟题的。如果站在读者的视角,我们不仅看见的是诗中的形象,还看到的是写诗的作者。从这个角度去考虑,你会怎么拟题?

生:毫不留情地揭露。

生:最无情的批判。

生:最辛辣的讽刺。

师:诗中虽然没有直接表明观点的句子,但我们却从中读出了揭露、批判和讽刺,这是最有力的控诉。

师:同学们,这两位作者都讲述了人民悲苦的生活,都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腐朽。不仅仅是这两首诗,大家来读一读这些诗句,看看杜甫和白居易笔下文字相同的是什么?

(屏显,在配乐《长河落日圆》中学生情感诵读诗句,教师激情简析释义)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杜甫《昼梦》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杜甫《洗兵马》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温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白居易《新制布裘》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白居易《观刈麦》

师:从这几个“安得”和“念”当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他们都为百姓着想。

生:他们都希望没有战争,百姓能过上和平的生活。

生:他们都挂念着人民的温饱冷暖。

生:他们都用诗歌替百姓说话。

师:是啊,同学们,那一句句“安得”中,让我们看到当时百姓生活的困苦艰难,更让我们看到诗人为天下太平、人民安宁而呐喊;那一个个“念”字,饱含着诗人对百姓的悲悯,对民生的关注。正像白居易在《寄贾生》中写的那样:

(屏显,学生共读)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未得天子知,甘受时人嗤。--白居易《寄贾生》

师:他们体察人间冷暖,他们用文字为民请命;他们心里有大爱,眼中有民生,笔端流露出的是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问“面对暴风雨你想到了什么”,其实老师更想听到的是:“想到眼下是麦收季节,那些没来得及收割的农民该多么焦灼”“想起了我们学校工地上依然施工着的那些工人的艰辛”,“想到街上冒雨清扫垃圾的环卫工”。同学们,大家也是知识分子的一员,或者说将来要成为大知识分子,我们的文字中不能只有自己喜好悲欢,我们的文字中要有更广阔的生活,更阔大的视野,更悲悯的胸怀。蒋勋说:

(屏显,共读)

    文学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文学有另外一个职责是真正使人类的灾难、苦难、孤独和寂寞被人听到。--蒋勋

师:同学们,希望你们心中有悲悯,笔下有民生,文字有情怀!让我们再次朗读这些不朽的诗句:

(屏显,共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271评论 5 46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725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252评论 0 32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634评论 1 27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549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7,985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471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28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257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33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235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940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28评论 3 30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2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58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245评论 2 34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790评论 2 33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言:这段时间一直在抽空整理文言文与古诗的整合教学,越整理,越觉得妙不可言。 【教学过程】 一、对诗热身,导入新课...
    天下果盒1234阅读 4,270评论 0 6
  • 陆游诗集(Z1) 杂赋 养疾清溪曲,风林几著霜。细书如助嬾,薄酒不成狂。 老叹朋侪尽,闲知岁月长。柴门偶一出,倚杖...
    汉唐雄风阅读 9,683评论 1 11
  • 《你是这样的人》课堂实录 文/张永刚 【组织课堂·初识杜甫】 师:上课! 生:老师好!(有气无力地) 师:同学们请...
    三人行语文工作室阅读 836评论 1 1
  • 陆游诗集(Y1)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汉唐雄风阅读 10,933评论 0 14
  • 早上5:30起来跑步五公里,给家人做早餐,吃好早餐洗碗收拾厨房。7:30送儿子去幼儿园,在去的路上好堵,平时...
    文铸颍阅读 22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