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心理几年了,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整天研究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思维一直局限在原生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上,久而久之,怨气冲天,抱怨自己的父母。父母怎么就不懂得儿童教育呀,父母怎么就不懂得一致性沟通呀,怎么就不能像别的父母那样有耐心呢,怎么就把我抛在乡下不管了呢…
活在怨气当中,让我很负能量。爱抱怨,付出无能,仿佛自己永远是一个婴儿等待别人来救援。人际关系也一塌糊涂,自己对自己也极度不满意,自己和自己较劲。当然是不开心的,我把这种糟糕的情绪体验归结为了原生家庭的伤害。恶性循环,抱怨→不开心→生活混乱→抱怨。
后来,实在是觉得抑郁,花钱学了专业心理学,老师说,好多好多好多好多的同学在接触心理学之前,都挺正常的。自己学了一点心理学之后呢,就发现自己哪哪都不正常。都是“心理学”惹的祸!
老师是调侃我们,我们学的是假“心理学”!别让心理学背这个黑锅!
真的是有必要跟着正统的老师系统地学一学心理学,而不是自己瞎琢磨,接触了一丁点皮毛就用来治疗自己,结果越治越糟糕。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正统浸泡,就从怨恨中走出来了,开始懂得理解父母,理解了父母的局限性,理解了他们已经拼尽全力在爱我,理解了他们比我还不幸,他们的父母也不懂这些育儿的道理啊。
这种理解不是肤浅的理解,是发自内心地理解了父母,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待我的家族传统,我是可以做到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理解我的父母了。内心的怨和恨,消失了。
那之后,我的世界里多了很多的温情,少了很多的戾气!多了很多的美好和信任,少了很多的邪恶和猜忌!我的新家庭关系,我的人际关系都改善了很多。我的世界不再冰冷,不再充满指责和担心,我发现,世界真的比我想象的要宽容太多太多,没有人对我那么苛责,没有人无缘无故就嫌弃我。原来我也是值得关注值得拥有爱的啊。
现在,时隔三年,我再一次回到这个生我养我的熟悉的环境,我的内心更多的是欣赏。欣赏我的父母,钦佩我的父母。里里外外,方方面面。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家是非常富裕的家庭,90年代初,我才五六岁,我们家就有彩电,而且有好几台,盛夏的夜晚,村里的小伙伴和邻居们都搬着板凳来我家看电视。我家还有个能充电的电视,就是停电了也可以看,小小的,黑白的,我经常以我有这样一个小电视而自豪。
冰箱也有,那个年代,我不知道谁家还有,每年夏天爸爸都会批发满满一冰箱雪糕,收完小麦后的傍晚,我和哥哥一根接一根…爽啊!
还有一辆挺高级的摩托车,那时候走亲戚我们也是很拉风的,我有不少小时候和摩托车合影的照片,神气活现!
我爸爸是一个很聪明很灵活也很勤快的人(突然想起心理课堂上老师让我写三个父母的优点三个缺点,那时候,写到爸爸,我一个优点词也写不出来),所以,我们家富有是很正常的!
我经常在小伙伴们面前傲娇地说:“我爸爸是厂长!可厉害了!”
那时候的内心,无比崇拜爸爸,说话走路都学爸爸,大家都说我和爸爸一模一样。
在那个年代,在我和哥哥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我们创造了优越的物质环境,有楼房有农村大别墅,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农民的家族基因基础上,父母已经尽力为生活打拼了。
我的童年其实是很幸福的,记得那时候,每周可以洗一次热水澡,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有自己的卧室写字台。爸爸把家里的角角落落收拾得整整洁洁,家具摆设有条不紊。
直到现在,我家的舒适度都是全村数一数二的。
我老公每次来我家,都乐不思蜀,不想回山东了。
我想说,爸爸在他年轻的时候,真的很给力,至少比我和哥哥要厉害!我们现在三十好几了,真的无颜嫌弃爸爸。
我的妈妈更是心灵手巧,人品好得没的说,有一门技艺高超的手艺,裁缝,方圆几十里的乡亲们都喜欢找她做衣服,几十年都如此。我家的门永远是敞开着的。邻居们经常聚在我家聊天打牌…
当然,还有一份稳定的国企工作。给我们做饭也很精致。(我是小学四年级才和父母住在一起)
这样一回想,我的父母真的很厉害。我老公就时常感慨,你能有咱妈十分之一的干净整洁和做饭手艺我就知足了。咱爸真是聪明,下象棋我从来没有赢过。
我爸我妈的缺点,也不少,我好像继承的都是些缺点。现在再一想,真相是,你看见什么就会继承什么。
但是,我庆幸的是,我现在终于“看见”了我的父母。看见了他们的过去,看见了他们的各个特点。也愿意发自肺腑地感谢他们赋予我的一切。
其实,我现在更加明白了一点,我的人生体验完全是我个人创造的,父母仅仅是配角,我才是主导者,那么,就无所谓怨恨和原谅了。
一切都是过去和当下最好的安排,认识到这一点,接纳自己才有可能。
此刻,自由呼吸的感觉太爽了,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