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东野圭吾是在机场候机厅买的《解忧杂货店》,之后又读了大名鼎鼎的《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惊叹于其中精密的逻辑推理和当事人丰富的内心情感,既烧脑又动情,读来十分过瘾。
收拾屋子时无意发现家里还有一本《放学后》,属于东野早期的作品,也正是这部作品的成功,开启了作者专职写作之路。于是连忙翻看起来。
推理小说的乐趣总是在于阅读的过程。
按照东野圭吾的风格,我在阅读时瞪大眼睛,生怕错过什么关键细节,某人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简单的一句话一个词,都有可能是作者精心布置的线索。心里不断嘀咕着,他会不会是凶手?她也有可能?他们是不是帮凶?手痒痒的好想一下子翻到最后,看看到底是谁杀了人,又怕提前剧透,错过中间精彩的推理过程,只好按捺着一页一页慢慢看,确实让人纠结。
于是就在这种纠结和迫切的心情中,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放学后》。
故事的男主是一名女子高中的数学老师,在学校度过五年平淡的教学生活,忽然发现学校中有人想要谋杀他,并接连几天使其身临险境,差点丧命。惨案终于发生了,但死者却不是他,而是另一名数学老师,且被毒死在男主常用的更衣室里,让人很难不去怀疑他是替罪羔羊。
由于是密室杀人,警方千方百计寻找不到强有力的证据,嫌疑人也是来回变换。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似乎让人信服的推理,却难以锁定凶手是谁。正在侦查的时候,又发生了另一件命案,代替男主扮演小丑的体育老师在化妆舞会中毒身亡。
男主心里恐惧万分,以为杀手的目标始终是自己,然而经过层层侦查和缜密推理才发现,原来真相一直在别的地方。而看似真相水落石出了,结尾的神转折却让人猝不及防。由此一波三折,故事也戛然而止,意犹未尽,欲罢不能。
在大众的观念中,十六七岁也许确实是难以捉摸的年纪,敏感,叛逆,脆弱,却也有想法,行为冲动,不计后果。
“若以为她们是大人,却会意外地发现她们根本就是孩子;若以为她们是孩子,她们又会惹出不亚于大人的麻烦。” “对她们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美丽、纯粹、真实的东西……她们最憎恨企图破坏或从她们手中夺走这些重要东西的人。”
正是这样的一群花季少女,为了拼命保护她们最珍视的东西,竟能如此缜密清晰地布置下重重机关,连经验丰富的警察也毫无头绪,最终还是男主通过自己的推理解出谜团。如此的冷静、胆识和行动力,连成年人也自叹弗如。
然而,全文读完,仍然是个沉重绝望的故事,让人不寒而栗。
“只要闭上眼,回想这十六年来开心快乐的事,然后再想想那次集训时发生的事,很奇怪,心里会涌上一种冷静的杀意。”
“既然有人只因为一点小事就对你另眼相看抱有好感,那反过来说也有可能,有人或许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恨你……”
“如果有什么毒药能轻易杀人,我也想要呢,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到,也没准是自己要用……我们就是这种年龄。”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只因为一名学生心中难以证实的怀疑,两名老师轻易丢掉了性命,还对其他嫌疑人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更是阴差阳错地为真正想杀男主的凶手提供契机。不知其他读者作何感想,个人确实觉得这个杀人动机有些牵强,耐人寻味。
如果杀人能解决一切问题,那还需要沟通干什么?如果杀人不用付出任何代价,那还需要道德法律干什么?难以想象凶手今后会怎样生活,即使一时逃过法律的制裁,难道就能一辈子面对良心的拷问么?
阳光下的罪恶,也许就在身边。有的事情对有些人来说可能云淡风轻,对另一些人就可能就是天崩地裂。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表情动作,也许就会伤害了某个人心中最宝贵的东西,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想想也觉得可怕至极。
也许只有在小说中,特别是这一类的推理小说,我们才能克制住冲动,只要接受作者对人物情节的设定就好,不去做任何道德上的评价。
幸好,只是小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