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固执地认为,需要用的物品放在随手就能拿到的地方是最便利的,可是却忘了随着我们需要用的物品的增多,手边的东西堆积得就越多,那么这时,想要随手就能拿到它们就不容易了。
记得某一天我和老爸坐在客厅看电视,老妈忽然在房间里吼了一嗓子:“剪刀呢?谁拿剪刀了?”
我说:“就在房间的抽屉里啊。”
老爸说:“是在客厅茶几下面的储物柜里吧。”
找不到剪刀的老妈冷着脸出来,“到底在哪啊?”
我坚持说在抽屉里,老爸弯着腰去茶几下面找,没找着。
说来真是不可思议,最后老妈竟然是在厨房找到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在用完剪刀的时候都喜欢随手一放,剪刀没有固定的存放位置,那么上一个人用完之后,下一个人要用时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找到它。所以这种我们最初以为的“便利”其实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不便。
假如我们每次用完一件东西都随手一扔,那么,整个房间很快就会乱糟糟的,你或许会翻箱倒柜只是为了找一只失踪的袜子,你或许会满屋子追赶一群小强只是因为没吃完的饼干混在一堆稿纸里没有及时处理,你或许会发现你花在整理房间的时间越来越多,越来越感到精疲力尽。
那么,有没有一种很实用的整理方法呢?当然有啊,《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这本书里就介绍了一种很实用的心动整理法。书中分了3步帮助我们整理乱糟糟的房间。
首先,酝酿满满的整理动力
整理房间是一件极为枯燥的事情,假如没有一次性彻底整理干净,下次再整理就更难了。所以我们在整理房间之前先明确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房间,要留下什么东西,舍弃什么东西,然后再实施行动。
假如你想住在一个干净温馨梦幻的房间里,把你的想象具体化,书桌怎么摆,上面放什么东西,越具体越好,然后再试着想象你住进这个房间之后的感受,是不是就更有动力去整理了呢。
其次,留下“心动”,舍弃“不心动”
心理整理法强调整理时按物品类别进行整理,那么在整理之前,我们把需要整理的东西先归类,然后放在一起统一整理。
归类好之后就开始动手选择了。
那么什么叫“心动”,什么又叫“不心动”呢?很简单,我们有时在整理房间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本书要不要留下”“这个公仔要不要送人”“这件衣服要不要扔了”等等这么纠结的问题。“留下心动”就是把那件你一拿起它,心里就有阵坚定的声音说“快把它留下来”,那你就干脆点把它留下来;相反的,当你拿起一件衣服纠结了老半天不知该不该扔时,爽快一点把它丢到一边。我们这么做不是要扔掉没用的东西,而是选出最喜欢的。
其实通过这个方法,你会更加了解自己的喜好,下次买衣服的时候就会少买几件自己不喜欢的了。
最后,养几个好习惯,为自己争取点偷懒的时间
那么,掌握了心动整理法,相信大家对房间的整理心里都有点底了,但是,有再好的方法,每天这么折腾也不是个事儿啊,那么怎么办呢?学几个妙招,让房间长时间保持干净整洁,更加省时省力。
妙招一:保持整洁
这个不用说,看完的书该放回哪里放哪里,吃完的零食包装该进垃圾桶的进垃圾桶,不穿的衣服该收进衣柜的进衣柜。千万别学我家的那个例子,为了图方便把用完的东西一股脑扔在一边,关键时刻连把剪刀都找不着,也急得要命。
妙招二:全局掌握
因为胡乱摆放,我们对同类物品的数量不确定,有时就会买了很多重复的东西。比如我们有时会因为一时找不到之前买好的新牙刷,然后匆匆又去买了几个新的,买回来后又找到了,这不是一种浪费吗?
妙招三:快速恢复
东西多的时候,想要找到它们本身就比较困难,存放的位置还不唯一的时候那找起来才要命,我就曾经为了找一个小小的透明胶,把整个抽屉翻了个遍,累得半死之后,一抬头看到它就在桌上的角落里待着,正直勾勾盯着我,那叫一个崩溃啊。
所以,给每件物品安排一个固定的位置,下次需要用的时候就不用满世界去找它了。
最后,总结一下,心理整理法的内容有三个,分别是:
1、想象房间整理好的样子,获取动力;
2、留下“心动”,舍弃“不心动”;
3、养成把物品放在固定位置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