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情怀太大!纵是,也是点儿小情结,闹个小情绪。

        摘要:二十四年的教育从业经历,角色在发生着变化,本色却不变——就是个老师。自认为:当教师时,不是个好教师,临毕业时也记不全学生们的名字,只是想尽力把乡镇中学的孩子们推向更高的平台;做校长时,不是个好校长,没有“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这样的理念,只是想叫乡村学校的老师、孩子们共生共长,相互成就;可能也做不了好主任,不琢磨培养“高、精、尖”的科技、艺术特长生,却去鼓捣“一体两翼、四轮驱动”,想做平民教育,推动艺术、科技教育的普及工作,总是想改变。

        题记:

        人,有点儿压力还是好的。

        时间,挤总会是有的。

        空间,也有。

        说好的有个公益演讲,总以"忙"为由一推再推,确实忙。实在推不过了,就在一个雨中的下午准备了这个稿子。可由于包括不自信在内的种种原因,又爽约了。歪打正招,实现了个小结一下自己的想法。

       


        2018年冬,经公益组织“歌路营”推荐,本人参加了“春暖花开,农村科技好校长”的评选活动。提供了相关资料后,有一网络投票环节,本人倒也无所谓,甚至有点出自本能的排斥。在投票期间,我的家人、老师、学生、学生家长、同事、同学、朋友积极拉票,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大有非你莫属之意。于是每天祥林嫂般“扎根农村,献身教育”地被诉说着,更有朋友转朋友圈时一本正经地说“他把毕生的精力和智慧奉献给了乡村教育事业……”颇有盖棺定论、树碑立传之意。失笑之余,感触良多。本人何德何能,让大家如此上心!谢谢大家啦!

        我于1995年大学毕业,同年7月参加工作,到现在廿四年的从教生涯中有廿三年半在农村:十二年在中学、十一年半在小学、做了半年校外教育工作。一路走来,角色发生着变化,自认为本色却没变。廿多年来,我知道我是谁、我知道我来自哪里、我清晰地知道我想要干什么。我就是个老师,一个教育工作者,一个乡村教育的守望者。

      一、当校长我不是一个好校长

    2009年8月,一纸调令把我从云中中学调到怀仁县马庄乡任教办主任。这是我一毕业就被分配来工作了两年的地方,这是我当年千方百计调离的地方。该乡地处怀仁县东部,当年是纯农业乡,地处偏远,经济落后,民风淳朴,所不同的是这次提拔当教办主任,又叫联校长,也有人开玩笑叫“联长”。   

        想当好这个联校长可不容易。开始几年每天面对十二年前还风华正茂现在却满头白发、形容憔悴的老同志们,后来看着″我行我素”、实际困难一大堆的青年教师们以及一切皆似看破的乡村小学校长们。一点儿当官的感觉都找不到。十来年却一直十分顽强地纠结、怀念着天天甚至节节有成就感的初中物理教师生活。那才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当年,经过撤点并校布局调整后,仅剩下的所有学校中,有学生的缺乏教师,有老师的缺少学生。只有寄宿制小学状况还稍微好些,都缺、都不缺。不要说老师,就是食堂缺个大师傅半个学期也找不下。   

        当抱怨教师年龄结构老化时,老教师们也不陪你玩儿了。他们开始集中成批的退休了。生源锐减,青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留下来的学生家庭不重视孩子上学……令你焦头烂额,当年可是“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等先进理念大行其道之时啊。左突右冲,奔走呼号,一直跟跑″城市教育",一路被碾压。虽然疲于奔命,但是根本改变不了什么。反而是学生越来越少,学校越来越少,直至只剩下最后一所——寄宿制学校。                     

        冲天干劲,幻化为一缕清醒。不经历,根本理解不了。改变,太难了,哪怕是稍微的往好的方向的。惯性,太强大了。做坏事肯定难,做好事也竟然这么难。还是忍一忍,狠一狠,用原本不多的经费在教师办公室作了一个广告牌“不要埋怨环境,想办法改变自己”。我念的书告诉我: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持续发力,让改变慢慢发生!留守的儿童,坚守的教师,无望的校长,每天眼睁睁地看着乡村学校在一天天凋零。开始,学生外流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因为“城市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家长带着孩子走。后来,家长外流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孩子有上好学的需求,家长又带走了孩子。农村的人口少了,农村学校的学生少了,直至大部分村学校也没了。留下的孩子,不是孤儿,就是单亲,甚至智障,大都是留守儿童。学生在离开,老师也在想方设法离开。总之,留下的,包括学校的老师在内,全都是弱势群体。这些孩子平时在学校里老师们每天督促、帮助洗刷,周六日休息回家有的孩子反而脸不洗头不梳。大家应该明白,这样的学生,再会教的老师也会束手无策。 孩子们确实需要温暖。教育必须有温度。 

      关爱留守儿童,提到了特别的议事日程,文具、书包、眼镜、衣服甚至钱。孩子们很不幸,但贫穷不是他们的原因。一直在思考,当一次次关爱变为理所应当,将来的他们会不会成为现在其应份理当地吃低保的父母?这种一时的关爱会不会变为一种持久的伤害?直到2017年的六一,当时怀仁县妇联组织爱心人士为孩子们送来了慰问金、图书,仪式中有一个环节让受助孩子上台领取。公益当然要高调进行,可是这毕竟不是优秀学生领奖。孩子们已然很不幸,虽然今天很幸运,但何必示脓疮于人。贫穷真不是他们的原因。对于他们,身心健康、正常地成长真比考上大学更重要,健康的指标方方面面啊。经过与妇联管主席和众爱心人士沟通,大家非常赞同取消了这一环节。高调捐助,低调受助。也算弱弱地维护了点儿自己和孩子们的小自尊。我想孩子们现在不懂的,将来他们会明白的。

        学生需要关爱,这些老师就不需要成长吗?这些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热情还有啊,总不能让这种热情过早地泯灭在乡间学校的树荫下吧。于是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开发校本课程,建设师生共生共长、相互成就的校园生态系统的思路逐渐清淅。立足当地,捕捉教育契机,开发以“农耕文明”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探索富涵情感的家庭教育模式,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服务留守儿童,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小而美”的学校,成为我们的教学实践。于是各种社团应运而生,各类活动如期举行,学生们开始笑了,老师们也又走上了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了。我不是个好校长,学识太少,能力太小,我也没有一门心思地只想把农村学生培养成大学生。

        只有学校美,乡村才更美,中国才真美。

        只有教育好,农村才更好,中国才真好!

        当年的我也有激情,是情绪的情,但不是个好老师,我只想把孩子们送到理想的高中。每天很忙,忙到在孩子们临毕业前都记不全大家名字的程度。

        二、做老师我不是一个好老师

        97年调到云中中学,原城关中学,这是一所乡镇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当然几乎全部都是农村孩子,还有几个县城学校开除的学生。可想而知,生源质量一般。十二年教学生涯里一直教物理,任班主任。在袁校长的带领下,一帮人,用现在的话说是“白加黑”、“五加二”地干。学校人数年年增加,由97年的两轨直至09年的八轨,当时单纯地以为只是教学质量好的原因,现在看来还有城镇化发展、农民进城的功劳。因为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当时的区域二道坡成为农民进城落脚的第一站。本人也由最初代一个年级两个班,到两个年级四个班,直至三个年级(有补习班)五个班300多学生,同时当两个班的班主任。成长为一个较为成熟的初中物理教师。早出晚归,吃住都在学校。讲课讲得口干舌困,走路走得两腿灌铅。方法简单地、情绪化地对待那些农村的学子们。

        一边班级管理,一边教学任务,只希望把自己的知识全部告诉这些比较顽劣的孩子,只希望大家守纪律多打分,改变自己的命运。天天有使命感,课课有成就感。关注学科建设,进行课程改革。不仅自己所带学科的成绩、班级成绩、而且整个学校的理科成绩都出现了飞跃。这些进不了重点学校的农村娃成了我、成了学校最大的骄傲:连年中考出现物理成绩满分学生。升入高中的人数逐年增加。当年我确实记不全学生的姓名,十二年中我也没有因为任何原因让任何一个学生从我的班里失学。十二年里收获了一个在学生中流传至今的、学生赐予的外号“老大”。听听给老师取得这外号,就可以想到当年这些孩子们有多么顽皮。十二年中学物理老师生涯,是我人生中最值得怀念的生活。

        三、当主任,我可能仍然不是个好主任。           

        2019年1月,又是一纸调令,把我调到了怀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当主任。来之前我不知道这个单位的具体职能,领导说很重要。来了之后了解了一下,“活动中心承担着全市学生的校外教育任务”。日常工作主要是科技教育、艺术培训等。呵呵,大而无当,清闲活儿。皆曰:“适合养老”。

        进了城,也还是个农民,满脑袋高粱花子,想的还是农村孩子那点儿事儿。境界不高,格局不大。所有的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农村的孩子更需要。为什么更需要?因为他们短缺了;为什么短缺了?是城市对农村各种资源源源不断地吸纳吞噬。理想的农村不是城镇化而是城乡一体化。农村孩子不需要城里人高高在上的同情关爱,他们需要的是和城里孩子同等的权利。他们有权利和父母待在一起共同生活,他们更需要接受各种各样的科技、艺术教育。于是,我不停地带领我的新团队把“创客教育”的理念送到了农村、矿区学校,我和我的老师不停地把乡镇寄宿制的小孩带到了金沙滩杨家将风景旅游区,进行以“家国文化”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不停地把城里的孩子们带到农村,进行传承红色基因的革命传统教育。不停地、不停地累成狗。现在,城里人能给农村的孩子们争取权利!那叫反哺。争取!

        个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感谢与我并肩作战的、或大或小的团队们。

        活动中心的课程不要“高、精、尖”,目前,我们要做的是推广与普及,给孩子以见识,为所有的孩子创设同样受各种教育的机会,发现、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提前给孩子们有″生涯规划”的潜意识,为所有的孩子搭建上升的平台、疏浚上升的通道。身体力行地做到公平而有质量。做平民教育,服务普罗大众。我给活动中心的愿景是“一体两翼、四轮驱动”,构建师生命运共同体,以创客教育和研学旅行为特色,推进科技教育,艺术教育,家庭教育,组织大型活动,为孩子们搭建广阔的平台。地有南北,人无分城乡,共同享有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共同开创美好而幸福的生活。

        一路走来,感恩所有的遇见。感谢家人父母的″不打扰",感谢同事们的无限信任,感谢领导们的高看一眼。是你们不时地使我看到前进路上希望的火花,从而鼓起克服困难的勇气,去接受未知领域的挑战。

       

        作者简介:

        林晓东,男,1973年生,山西省怀仁市人,中共党员。现任怀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官方认证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民间认定的“村暖花开  乡村科技好校长”;自认为既不是好教师,又不是好校长,只是有点儿教育情结。迄今廿四年的工作履历中,廿三年半直接从事乡村教育工作,另半年工作也与乡村教育有关。一直守望农村,关注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现在想为农村孩子们争取更多的属于他们的权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905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140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791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8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76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1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05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60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78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57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3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38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2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18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47评论 2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