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同学是个艺校高才生,创业细分成两个阶段:A.将小饭桌项目看成整体创业项目的前端,需要做到极致,打造超级口碑转介绍;B.将才艺培训看成整体创业项目的后端,利用小饭桌吸引过来的生源,转化为艺术培训生源。
提炼关键词:细分
如果我们不用纵向细分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们无法分清主要次要问题?永远在一团团的问题里打转?
如果小饭桌的问题不分为前端与后端,小A同学会出现什么情况?
他是否用他的才艺去煮饭?难道他的绘画才艺煮出来的饭更香?更多人吃?我看他拿才艺去煮饭也煮不熟吧!
很快他是否会发现自己学无所用?很快他就会发现自己一无是处?做什么事都事倍功半?看不到希望?
同一个项目,他细分后是否可以将自己的优势激发到极致?前端不是自己的特长,自己只要求与人合作,或请专业人士来处理就可以了?这样信心也就来了,做事也不会乱,所有事情都是正向发展,成功还远吗?
实际应用:
课程还是原来那个,但是现在再重新来听,感觉还真不一样,以前听得就是开飞机,现在基本上还是没问题,当然最主要的是发现了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比如分阶段的这个事,以前有讲的,但自己听了,也试用过,由于自己能力差太远了,就没执行下去。转战其他方法,现在其他方法都用得比较纯熟了,感觉进步已经很大了,但是老觉得差那么一点,觉得怎么就是比大神差呢,由于这个细分放下太久了,自己也没想起来,直到晚上再次上次,老大反复的用这一招。自己脑子豁然开朗,原来这一招自己还没用过呢?好像自己把这一招一使用上,能力马上可以翻倍了呀?想到这一点自己兴奋得有点睡不着了。
说来也巧,上午的时候,云哥拿到了一个学弟的提问,他的问题是:自己能力一般般,但是朋友来请自己去做一个省区的经理,如何与他谈工资呢?拿到这个问题,我本来问题不是很大,因为自己做管理也10多年了,这种事还碰到太多了,感觉自己有点优势,再加上咱们的提问思维一上,不就解决了吗?把自己的处理方案做出来后,觉得好像无法做到极致,而且太混乱了,根本无法隐藏自己的劣势,也无法完全激发自己的优势,连自己也没说服,怎么拿得出手呢?
回头问问云哥,他第一句话就是分阶段给他处理这个事,不同阶段的工作方案各不一样,分开为不同时间不同解决方案。这样一下来,自己的劣势隐藏了,优势也激发出来了,问题一下子清晰了。
他的解决思路是这样的,因为从学弟自身来说,他现在处于学习提升的进步阶段,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公司的建立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做事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其实完全可以隐藏自己的劣势,激发自己的优势。把组建分公司的先进行分阶段细分,前6个月是组建阶段+2年前的前期市场阶段+2年后的维稳阶段。
由于自己暂时开发市场的能力不太高,所以前期组建阶段可以隐藏,同时也是自我学习提升的时候。而前6个月从0开始开发市场的思路又是如何呢?这里可以再次细分:1.自己公司产品专业知识的学习,行业知识的学习;2.客户调查;3.竞争对手调查。
我们可以将人员分工,一部分来专门去跑终端,对他们进行做人情,送小礼品,收集到消费者的资料。
而我们认为竞争对手的调查是关键,因为这里可以假扮消费者直接问竞争对手,他们的产品情况这样可以直接获取行业与专业知识。
再者就是把电话给同行的厂家,说自己想做代理,看同行是如何对待省区的业务是如何安排,他们已有的代理主要的终端是什么行业,这等于也是自己的发力方向,问他的产品优势,政策,售后服务等等。
这是前期的工作方案,把自己的做事方法说明白了,公司肯定会知道自己的做事套路,而同时自己实际开拓市场的能力又隐藏了,以为自己提升能力为将下来的实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觉得这就是最佳方案了。自己一开始没想到,我认为就是自己没有分阶段的思路导致。
接下来我的提升方法是将纵向细分这个理念直接写入自己的每日必抄写之中,再者就是每天的总结必须是第做纵向细分,再做其他的事情,我认为这一思维很快又可融入我的血脉之中了。
提炼本质:纵向细分
每日一口号:有时候影响我们成功或者失败的只是一个想法而已。人生的结果是由我们的行动产生,行动是我们决定产生,决定来自于我们的一个想法。如果我们对结果不太满意,表示要改变我们的想法。只有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才能改变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