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说什么》:
应生无所住心,要随时观察自己,观心,要使此心无所住,如果心心念念住在某一种东西上,或住在某一种习气上,就会产生执着痛苦。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父子大学》和《书海泛舟记》:
书中讲述了很多作者因书结缘的人和事,读书方法和研读文史经典的心得,读书的勤奋、刻苦与用心,对文字敏锐的捕捉,领悟人生的意义。几页书就可以勾起作者强烈的兴趣,新奇,深邃,感叹精神精神世界的无远弗届;《史记》一遍遍读,犹如庖丁解牛,读透,吸收营养;从《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体会触景而生的情感,深厚的文字功底把情感细腻的描写出来;人生短暂,编目保存书目,神交圣贤、学者和善知识,扩展自己的智慧和人生阅历。
《开启你的高维智慧》:
这本书是去年5月下旬购买的,当时翻开就觉得这本书很无聊,看不懂,完全读不进去。因为想把书柜那些不想看的、觉得不好看的书整理出来在多抓鱼卖掉。那天翻开一气呵成读完,没想到信息量这么大,颠覆与拔高思维,书中融合了易、医、儒、道、禅,用科学的思维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打通各种智慧系统的语境壁垒。于自己,再次体会到不同时期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过段时间看,会发现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又升了一个台阶。文字还是那些文字,原来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往前,持续不断的思考、练习与积累,悄悄地很多意识在解锁与更新,意料之外的惊喜降临。
《中国艺术精神》:
读书是对心灵的开扩、涵养;是要使被尘浊所沉埋下去了的心,藉书中的教养,与山川灵气的启发,得到超拔、扩充的力量,这便把气韵的根源复苏起来了,人格便自然提高了。
了解庄子的美的关照,技和道,心斋的虚、静、明,心得主客合一,艺术的人生观、宇宙观。追求可以把自己安放进去的世界,因而使自己的人生、精神上的担负得到解放。
《新世界 灵性的觉醒》:
这本书不记得读了多少遍,这次读依旧有很多文字很喜欢,解答所遇的困惑。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所有丰盛的源头都不在你之外,它就是你真实身份的一部分。然而试着从感谢和体认外在的丰盛开始吧。看着你生命四周的圆满——照在你皮肤上的温暖阳光,花店门口摆放的美丽花朵,咬一口多汁的水果,或是沉浸在从天而降的充沛雨水中在每一步中都有着生活的圆满。感谢所有在你周围的丰盛,就会唤醒你内在的沉睡的丰盛,然后让它流出。
钻石途径系列之四《无可摧毁的纯真》:
长久下来,老旧的事物就被当成了实相,因此每天早晨你醒来时,看见的全是一些陈旧的东西。但如果对实相有了体悟,早上起来你看到的就不再是以往熟悉的东西了。你一旦学会了观看、觉知和品尝,就会发现自己从未真的认清过眼前事物的真相,这时我们终于不再透过心智活动去看世界。但只要一认出某个东西,开始为它加标签或定名,实相就不见了。所以,若想洞察实相,必须把一切的已知全部抛掉,并且要解脱掉所有的心智活动。
《大成传习录》:
不能切实地贯彻到生活当中,不能在生活当中时时启用,这是最大的问题,不能变成形式化的东西。
学了以后就把这个东西马上印到身上,那这个东西把身体变了,让这个东西代替原来的习惯,这才叫学会了。
怎样才是虚?怎样才是松?怎样才是空?脑子里多装些东西,然后在练得过程中不断地印证,不断地觉悟。
《禅者的初心》:
一旦明白了你有清净自己和清净周遭的本具力量,你就能够从周遭的一切学习。
愈打坐,心的涟漪就会愈细小,而你的努力也会转变为某些精微的感觉。
如果你体验过心中的野草是怎样变成心灵养分的话,那你的修行就可以突飞猛进。
如果能够周而一周、年复一年地持续这种修行,你的体悟就会愈来愈深,而这种体悟也会弥漫到你在日常生活里所做的全部事情。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忘却所有的得失心,忘却所有二元性的思维。
《自我观察》:
内在的注意力每天都需要得到适当的滋养,每日的静坐显得尤为重要。练习让注意力生根和安住在家里。每当进行自我观察,我内在某些有意识的东西(注意力)就会因为得到滋养而成长。
《僧侣与哲学家》:
人的生命不只是念头,它是行动。对自己的念头下功夫,逐渐从负面的情绪枷锁中解放出来,最后证悟到心的本性。
向自己的心下工夫的关键不只是在于辨识出自己的意念和情绪,更要让它们消融,在心的宽广空间中消失。要追踪这些情绪直到它们的根源。
钻石途径系列二《解脱之道》:
你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尽量去觉察。意识、觉知和留意使你能够理解正在发生的事。只有当我们留意觉察而不企图改变什么的时候,那个充满着活力、爱和最真实的东西才会出现。
黎戈著《时间的果》:
再次翻开,爱不释手地读完,她细腻的观察和敏锐的感知,眼耳鼻舌身意的感知用文字描述出来,很立体,很生动,心与生活、与自然、与书(痴迷于读书)、与生活、与文学、与这个世界紧紧贴合在一起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浮现。
《微风果实与花》:
去年此时购买的这本书,今天第一次翻开,读完第一篇就爱不释手,被书中作者生动的文字吸引,每一个小故事都娓娓道来,语言简单舒服,对生活细腻的观察,有趣的描写,四季、花草、风物、手作、小食,整本书都充溢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迷恋。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
要达到“不用心”、“不费力”的境地,却得走一截用心、费力的训练阶段。
书还是要多读,好几本书都在反复强调相同的点,反复读,也就建立形成相关的意识了,进入自己的意识,进而知行合一地践行; 或有很多个点, 比如100个点, 哪怕有四五个点互相连接起来了,以此为触点,连接更多的点,由点到线到面,到古今中外汇聚的空间,如一条条河流最终汇聚流向大海,活了的源源不绝的源头如此形成。
写于2018.06.16 梳理五月至六月中旬阅读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