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一起讨论有关读书这个经久长新的话题。
这段时间我先后读了《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于漪老师的《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还有《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每一本书都各有特点,读每一本书都有不同的收获,对于我而言,收获最的就是于漪老师的《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这本书。
于漪老师出生在历史名城江苏镇江,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教育学专业。她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和四人帮,但是依然没有改变她对学生的热爱,对未来的热爱,对灿烂中华文化的热爱。在基础教育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一干就是60多年。几十年来,她始终认为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学习各门功课,无论从学生个体的成长来说,还是从社会的实际需求来说,都要着力于他们的发展,发展是学生的基本权利,每个学生蕴藏的潜力变成发展的现实,使他们终身受益,这是教育的职责,更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工作者的使命。
于老师始终认为,语文教学有着自身的内在客观规律,语文教师要教学生学文、作文、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她主张语文教学要在“德”字上下功夫,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语文课上获得新的知识,听、说、读、写与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内心就会充满喜悦,就会产生持续不断的探索语文知识宝库的欲望。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词语要反复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学生才能领略课文语言的神韵,才会兴趣盎然的学习语文,教学效果大不相同。
于老师用自己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必须锤炼教学用语,研究语言艺术,用语言弹奏出美妙动人的乐曲,这样才能在知音—学生头脑里回响激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每每读到这里的,我的心潮澎湃,好像于漪老师就在我面前,为我们指点迷津,引领我们前进。于是把我感受最深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 有时候我都感觉自己不是在写读书笔记,而是写摘抄笔记。当然更多的时候我都感觉,我们不要为读书当成读书,读书其实是了解历代名人故事的一种方式,读书是与各位专家和学者的思维方式的领略与碰撞。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把读书当成一种放松方式,一种业余生活的一种享受。慢慢你就会喜欢上读书,甚至爱上读书。
下面给大家汇报一下,我是如何带领全班同学开展阅读的。上学期刚刚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对全班同学的学习情况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不是太了解。所以我是从参加午托的孩子身上开始着手的。这样人数不是太多,以便于管理。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是因为我们有大量的时间,但是如果你要是利用午托时间让他们学习,对于没有参加的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我利用午托时间对孩子们进行阅读方面的培养。每天带孩子们进行自由阅读,通过自由阅读老师观察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阅读方向,对于孩子的基础知识学习情况和阅读渴求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让孩子们读过之后给大家分享你读的内容。不定时的把我们在班级活动的照片分享的班级家长群,让没有参与午托的孩子家长心里也有方向,在家一样可以阅读课外书。由于上学期在校上课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效果并不明显。
这一学期我们学校给班级图书角补充大量新书,教室里的图书角又充实起来了。孩子们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于是我在班级内开展读书活动。午饭后的自习时间就是所有的孩子读书的时间。孩子们是高兴极了,当然我也很高兴,因为我也有了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读书。
一次课间,一个孩子发现了我的读书笔记。“老师,你画的真好!我可以看看吗?”“当然可以。”当我打开给孩子们看的时候,我每打开一张孩子们就哇一声,每打开一张孩子们的哇一声,那时候我的心里泛起涟漪。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么好的机会,让孩子们也来写一写呢?于是我对孩子们说,你们也是可以的。如果你们喜欢老师,可以教给你们。就这样,没过两天,孩子们的日记本准备好了。刚开始我是准备让孩子们记录下所读的书的名字,然后写摘录笔记,积累一些优美的词语和精美的段落,没想到孩子们比我想象的还要优秀,写出了这么优美的文段。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我原来让孩子们分享过自己读书之后的收获,孩子们就照着那个方式把它写出来了。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班级里的孩子们在我的引领下,已经开始写出了这样的读后感,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拔高。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如何激发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就像于漪老师在她的兴趣观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所以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善于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不露声色地把学生引入到自主阅读中去。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之间相互推荐,交换阅读,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
其次是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很多。要想使学生的课外阅读从单一的兴趣转为一种习惯,还得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在家长与老师之间达成一种共识,让家长和老师共同监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最后是激励语言的积累。在此良性循环的基础上,要把积累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一边阅读,一边积累。另外,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课外阅读成果的舞台,使学生在阅读积累中获得成就感,获得满足感。
让孩子爱上读书,让书熏陶孩子的性格,健全孩子的人格特质,拓宽孩子的视线,净化孩子的内心。
读书点亮人生。让我们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一起读书吧!我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