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读到末页About The Author才知道作者已于2017年三月逝世,从1970年的第一版,到2018第46版,这本每年8月初出版的年刊从小细节到大情怀对于它赢得的赞誉都是名副其实。
是从慧子小姐推荐的知乎live中听说这本书,一搜索发现评价很高,尤其是被它“发现自我”的内容深深吸引。终于在考研初试结束到复试的这个时间安安心心地读完它。的确如作者所说,只有在像是失业这样的间隔阶段,我们才有时间思考一些问题,考完英语和数学以后,姑娘只在祈求分数不要太难看让姑娘抬不起头,因为刻苦努力过虽不至于万念俱灰,心中却也确无大希望。就这样,姑娘坐上了降落伞。
什么是降落伞
“为什么书名是《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的》?”姑娘的疑问在第六章找到了答案——作者的降落伞是要带我们着陆在一份心仪的工作上。作者称这种找工作的方式为降落伞方法(the Parachute Approach),与之对应的是传统方法(the Traditional Approach)。前者坚持以自己的中心,去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you are the given, and you try to find a job that fits you.),而后者以工作为中心,要去改变自己(the job is given, and you try to shape yourself to fit it.)。
传统的求职方法(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前五章并没有提到降落伞方法,但是这两个方法不是互斥的,而是连贯的。降落伞方法帮助我们探寻自己心仪的工作,在具体的求职过程中虽然两者内心的态度与尊崇不同,但是技巧与礼仪是通用的。
第一章(It's a Whole New World for Job-Hunters)介绍求职领域的一些现状:求职者与雇主的心态差异、求职与供职状况、工作方式巨大的变化等等,最后给出了18条对应的策略,它们是本书的概要。
第二章(Google Is Your New Resume)介绍简历。写到很多雇主直接通过google求职者的名字就可以得到很多信息,并详细建议求职者需要如何编辑、填写、扩充自己在网络的信息(Facebook/LinkIn/Forums/Blogs/Twitter/Youtube等)。给出了写简历时的回忆清单,以及制作和投递简历的技巧。我想在美国的求职者读这本书一定是如获至宝,因为Richard的建议细致到提醒你简历用的纸至少要28磅,书中的网络链接,附录中的咨询师清单每年都会根据反馈及时更新,但正因如此,姑娘读起来少了很多“实用”,但这不影响它的“营养”。
第三章(There Are Over Ten Million Vacancies Available Each Month)作者用生动的实例与解释说明尽管2008年后求职难了很多,但是事实是工作是有的,求职者也并不是那么无力。
第四章(Sixteen Tips About Interviewing for a Job)介绍了16条面试技巧。1.雇主是各式各样各有所好的,不要被挫折挫败;2.面试前要做功课;3.如果是自己提出面试请求的,说是耽误多长时间就一定不要超时;4.面试是双向选择;5.可能被问到和可以询问的问题列表;6.“50-50原则”控制倾听和陈述的时间各半;7.用20s到2min回答一个问题最好;8.雇主在招聘时的顾虑;9.细节(microcosm reveals macrocosm);10.雇主普遍青睐的能力/品质;11.带上作品证明自己的能力;12.不要说前任雇主和同事的坏话;13.雇主所问的一切不是为了了解求职者的过去而是预测未来,雇主的问题实质是想了解什么以及求职者应该如何回答;14.注意交谈的时态,当雇主的问题从过去时问到现在时,甚至谈到将来时,求职者就可以主动询问一些问题了;15.离开前要问的问题;16.面试后一定要发感谢信。
第五章(The Six Secrets of Salary Negotiation)写薪资沟通的6个技巧。
过渡段
第六章(What to Do When Job-Hunt Just Isn't Working)是个过渡段。对比了传统方法同降落伞方法这两种不同的求职策略,评价了传统方法中11个或好或坏的做法:1.在网络上搜寻职位;2.将简历发给雇主;3.应征报纸上的招聘;4.求助于人力资源公司;5.应征专业期刊上的招聘;6.参与找工作俱乐部;7.去联邦/周就业办公室;8.去人力市场;9.求助他人介绍;10.直接去雇主办公室;11.查看黄页。
降落伞方法
第七章(Self-Inventory, Part 1)是自我探索的第一部分。这一章的引子是我近来最有共鸣的一段话。
You do get to a certain point in life where you have to realistically, I think, understand that the days are getting someday. If you really want to do them, you better do them…
这一章其实是在为下一张的正式内容做准备,写了为什么要做自我探索的7个理由,做自我探寻时需要保持的心态,记录方式,比较方式。
Lists are useless, unless and until the items on each list are put into order of priority or importance for you.
是的,我们想要追寻很多东西,我们想要得到很多东西,我们必须选择,但很多时候我们惧怕抉择而选择顺其自然,原来症结在于我们心中的清单没有被排序。了解到作者给出的排序方法(prioritizing grid)如获至宝,更是感激作者的好友将它做成了在线工具,又让人轻松不少。
第八章(Self-Inventory, Part 2)是花朵测试(Flower Exercise)的具体指导。花朵测试因要将其得出的七个方面的结论分别填入6片花瓣和花蕊中而得名,这七个方面分别为1.喜欢共事的人的特征;2.喜欢的工作环境;3.喜欢(并拥有)的通用技能;4.人生愿景(花蕊);5.喜欢并拥有的知识;6.愿意承担的责任和期望薪资;7.喜欢的城市;
这一章足足有72页,是本书最长的章节了,每一个方面的探索作者都给出了详尽的指导。几乎所有的探索都是以回忆过去的某些人、事情、环境做为基础的,得出结论的方法各有不同,有些需要通过他人了解很多信息才可以得到最终的结果。书中不止一处强调中介人(bridge person)的重要性,要善于同他人交流,获取信息,验证自己的想法。
第九章(You Get to Choose Where You Work)承接上一章,写具体怎样运用上一章中得到的花朵来找到心仪的工作。
第十章(How to Deal with Any Handicaps You Have)写如何对待自己的劣势/缺陷。首先作者告诉我们,那些欣赏应聘者能做什么的雇主才是好雇主,不要理会那些总是计较你不能做什么的雇主。其次要会区分哪些是应聘者真正的缺陷, 哪些是雇主的偏见。本章的一个重点是介绍克服“羞怯”这个缺陷的PIE方法。最后写如何避免自负和自负的另一个极端(掩盖自己),做到自尊。
话题
最后这两章不同前文连贯,姑娘认为可以全然当作两个单独拿来读的话题。
第十一章(The Five Ways to Choose/Change Careers)介绍了5中选择职业的方法:1.浏览一些详细介绍职业的网站;2.做各类测试及其注意事项;3.第八章中的花朵测试;4.两步走转行;5.选择市场需要的热门职业;以及选择职业的8点注意事项。
第十二章(How to Start Your Own Business)讲如何创业。
蓝页附录
附录A(Finding Your Mission in Life)是作者的价值观输出,作者是基督徒,在他虔诚的宗教信仰的指引下,他提出了三个人生使命,人生的目的在作者看来完全是宗教概念。
这是读的最慢的一章,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想去读懂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费的劲儿不小,最终也只有不懂装懂的一知半解,又撞了这个壁。在做第八章测试的时候,我常在想,作者总是通过引导回忆过去来发现自己,难道过去的我就是全部的我吗?将来的我不会因为经历再有巨大的改变了?真的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读到“Our Mission Is Already Written, 'In Our Members'"这一小节姑娘好像有点了解作者的想法了,但遗憾的是,无法认同。因此,直到现在姑娘依旧觉得作者提出的花朵测试只是一个很好地审视现在的我的方法,而不能算作自我探寻,姑娘还是认为,这个自我自己是看不到的,因为她真正长成时是她永远离开时。
读这一章也发现,一些好的品德是任何好的宗教与文化都提倡的。
附录B(A Guide to Dealing with Your Feelings While Out of Work)介绍了10个在失业阶段调节心情的小技巧,对比了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宗教的13点差异。
附录C(A Guide to Choosing a Career Coach or Counselor)指导如何选择职业教练/就业咨询师。
缘不落
姑娘想这是一本姑娘要在下一次职业大间隔时再重读的书,再去感悟这位90岁老者的智慧。对于姑娘这样一位中国读者来说,它的“实用”减了不止大半,它讨论的一些内容和方法是不适用的,作者每年都精心修订的网址大多也无用。但这本书依旧不乏prioritizing grid这样的很多时候都可以用到的小方法和“也许我们能改变的只有一点点,但那一点点也许就能带来巨大的变化”这样的大智慧。
这本书的重点还是“A Practical Manual For Job-Hunters And Career-Changers”,从如何寻找机会到写简历,作者给出的详尽的建议很多都是姑娘没有想到过的,作者笔下的雇主的思维、顾虑与倾向对姑娘来说也是很新鲜的。
姑娘想这不是一篇好的读书笔记,但是总有开始了,才会变得更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