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天气早上虽然还是有些许凉意。但坐在车上,我还是将车窗打开了寸许的缝隙,舍不得早晨这清新的空气。
出了城区,车行驶在010县道上,弯弯绕绕,盘山而行。视野也渐渐开阔了起来,远处山峦如黛,连绵起伏,近处林木叠翠,山花烂漫。
观音岩早前并不曾听说过,只是到了水岭村之后,才听茶场老板说起。观音岩位于水岭村的东面,和马鞍寨相隔不远,现隶属于黄甲镇。听完茶场老板的述说,让我们一行人不禁又动了涉足之心。本想着上山挖几棵兰草带回去,在得知政府部门有禁令后,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我们因无人去过观音岩,所以茶场老板就充当起了临时导游,带着我们沿着溪涧边的一条沙石小路溯流而上,开始时还是一边山,一边田的,后来索性两边皆是峭陡的岩壁了。涧水是流动的,澄澈见底,一颗颗珠圆玉润的鹅卵石此时安静的躺在河床上歇息。若是遇上一场大雨之后,它们有的可能就随水流翻滚而下了。在一转角,水流平缓处,我甚至还看到了一群蝌蚪,初时还以为是小鱼,只见它们一个个摇着尾巴忽来忽去的,这我可是多少年也不曾见过了。
走过这一截沙石小路,尽头是一道水泥砌成的小坝。说是小坝,其实就是过河时搭脚用的,像是从钢琴上遗落了几个琴键。逼仄的豁口挤压着水流变得也湍急了起来,有水声潺潺。看到如此鲜活的水流,我们终还是忍不住的蹲下身来,用手轻轻的撩着,顿觉有股清凉的感觉袭进肌肤,让人有说不出的舒爽。
上山的路,陡峭处是一级级石阶,平缓些的地方是依山势而修的小径。道旁尽是丛生的灌木和一簇簇映山红,一路逶迤而上,一边认真的看着脚下的山路,一边还忍不住倾听着茶场老板说着这大山里的事。山与溪涧的垂直距离愈渐拉开了,开始变得陡峭了起来,在我眼里看起来已经是悬崖峭壁了。
落叶枯枝散落的山径上,不时看见有壁虎游走。山风带着淡淡的花香和着山里特有的草木味,婉转的鸟鸣声自山林间传来,溪涧清泉叮咚。入眼皆是葱茏绿意,蓝天白云,阳光明媚,怪不得旧时有高人隐士好隐居于这山林之间。
这时,茶场老板指着对面的一处岩壁说,那儿曾有一个山洞。听老人们说过去是蟒蛇洞,不过现在基本也被堵了起来,边上长满了灌木。还说每当蟒蛇从洞内出来时,就常将头搭在前面一处叫牛颈子的山脊上。这虽然只是个传说,但也听之让人心生胆怯。
上午的阳光越来越温暖了,待我们爬上一段石阶之后。已然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了。幸好,前方不远处就到观音岩了。
走过一段些许平缓的山路,便看见了那屋舍的翘檐,这应该就是观音庙了吧?待到稍近时,只见有一座小石桥横跨在溪涧。遗憾的是桥的栏杆是不锈钢管制成的,似乎同这观音岩的名字有些不搭,不但少了古意,还欠了禅意。桥下的水倒还是欢腾,在溪涧里的石头上扭着杨柳腰一路歌唱着翩然远去。空气里还弥漫着香火的味道,今天,或许是我们来得不巧,竟然连一个拜佛烧香的人也没有看到。或许初一、十五的时候人应该多些吧?四周安静着,除了鸟鸣就是风声。站在桥上,惬意的吹着这清新的山野之风,全身热气顿消,让人竟然觉着有些微的幸福漫上心头来。
转过小桥,但见有一道岩瀑飞流直下,溅起了层层叠叠的白色水花。高山流水,其声悦耳,尤如琴奏。瀑下的水清澈得可以看见底下沉石的样子,周边的岩石上除了有些许苔藓之外,还有岩缝间一株株盛开的映山红,灿烂如火,倒映在一泓碧水间,更显娇艳。有阳光筛过树的缝隙,零落在溪涧之上,荡着涟漪的水面上于是便多出了几分潋滟。我猜想,这儿一定就是这条溪涧的源头吧?不然的话,怎么会听说常有人从城关抑或是更远的地来这儿汲水回去呢?
再往上,峭壁悬崖,泛着暗褐色的岩石上刻着“观音岩”三个大字,沐着金色的阳光,便也觉得有着几分厚重了。上得几步石阶,便是观音庙了,说是庙,其实就是一间屋。不大的空间里供着观音娘娘的像,供桌上的香炉里还插着几根未燃尽的香,旁边摆着一只功德箱。若来了善男信女拜佛祈福,便可以随意的放进几个香火钱。等到同行的王总和谢总虔诚的拜过菩萨后,已然是临近中午了。
转身,下山 ,再回望那岩壁时。心里禁然莫名的想着,“这里我已曾来过,这山,这岩,这涧,这路,已然留在了心底,就像是烙上的印记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