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关于 “你以为日本人真的***吗?” 的一系列文章,如果你对此话题有兴趣,欢迎在文末留言给标题填空,说不定下一篇就会讨论到你提出的关键词。
你以为日本人真的 不安全 吗?
在日本生活过一段日子的人肯定都体验过地震,那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三天一小晃五天一大晃,一般人都快要被晃出心脏病了。再加上动不动就是火山喷发山体滑坡,看季节时不时还要来个台风海啸或暴雨暴雪什么的,日本人民简直就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太不安全了。
日本最大的隐患当然是地震,但日本人对地震的反应倒是让人出于意料。倘若脚底下好像过电车似的抖一抖,我们必定“嗷”地一声,而日本人连眼都不眨一下;倘若桌椅也左右晃荡了,我们必定紧紧握紧拳头不敢出气儿,而日本人顶多抬头顿一顿换个坐姿继续;倘若感觉房子也剧烈摇摆起来,我们早就缩成一团了,日本人这才互相看看,犹犹豫豫地说,要避难了吧,然后不慌也不忙地往桌子底下躲一躲,平静下来之后立刻又恢复手头的事情,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日本人似乎总能镇定自若,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怕死不在乎,而是因为他们已经 “太安全” 了。
日本人对地震的危害有着最深刻的感受,所以他们做了万全的准备来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灾害,在这里列举我身边常见的几件:
1,每个家庭必备急救包,公司里每个人的座椅后背也挂了一只急救包,里面有手电筒,收音机,火柴,矿泉水和压缩饼干等应急物品。
2,建筑物的抗震标准非常严格,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后日本新颁布的抗震标准要求建筑物必须能抵抗7级以上强震。2011年的“3.11”大地震时据我师兄亲眼所见的描述,他眼看着那么高的大楼好像果冻一样夸张地晃悠悠,但就是不倒塌。
3,在学校,企业及各种公共机构都会频繁地举办地震演习,比如大学里可能每学期都有一到两次,针对留学生还常常有专门的讲座,确保人人都能明确具体的避难方法和路径。其他的教育方式也很多,例如社区有很多针对小孩子的活动,公司里也会定期举办关于安全的讨论会,去年东京都还给居住在首都圈的每家每户都发放了如何防范地震的手册。
4,所有居民都会收到指示附近紧急避难所的地图,一般是学校或公园之类的开阔地,都在徒步很近的范围内。另外还有收容类的避难所,常常是学校,体育馆,市民中心等场所,这里平时就贮备了足够物资来应对不时之需,包括水,食物以及厕纸等生活用品。
5,对于避难生活条件的保障,日本人做了很多的研究和创新。不少人可能都看过关于福岛人民避难的新闻,他们的赈灾房干净明亮,卫生间浴室齐备,各种家电都应有尽有,简直让很多人觉得比自己的蜗居都好。我还看过一个日本建筑师在TED演讲介绍用纸筒搭建临时帐篷,在体育馆等场所作出小隔间,轻便又低廉。除此之外,去百元店逛一逛也能发现各式各样的避难用品。
这些措施的确有效地帮助日本人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度生存了下来,却无法避免他们形成脆弱敏感的神经。在这种极度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下,日本人时刻紧绷着一根弦,这种紧张感甚至延伸到了其他领域,导致他们安全意识过高,产生过分保护的现象,凡事都追求万无一失的预防措施,常常做出令人哭笑不得的举动。例如我早晨到了公司会跟着喇叭播放的广播体操活动活动身体,有一次做转体运动时,我不小心一甩手打到了挂在墙上的出勤记录板,疼得龇牙咧嘴。日本同事立刻说,你得小心啊,万一受伤了,以后会取消广播体操的。这话可不是随口说的,以前就有过因为有人在公司组织的接力赛跑中摔倒受伤,而从此彻底取消这项体育活动的先例。
在最近一次公司的海外研修中,我更是体会到对安全的过度追求常常使得日本人几乎失去了挑战精神。本来海外研修的宗旨是要让新人通过在国外经历的磨练来提升能力,但实际上为了不出事故,所有环节都被做好了详细周密的安排。出了机场向左转走到哪里会遇见接机的司机,再走到何处去等10分钟后司机会把车开过来,车开到哪个转弯处时开始给宿舍管理员打电话请求到门口来迎接,全部都详细地写在研修手册上。周末私人出行也只能选择入住指定的日本人聚集区的某几家酒店,应避免公交车和出租车,只允许坐地铁,并且行动路线会被再三过问确保安全合理,甚至还要确认打算去的餐厅是哪里,会不会有食品卫生隐患,后来干脆还派了个对当地熟悉的日本职员来当了一天地陪。所以整个研修下来一点儿问题都没遇上,别说挑战了,连迷路都没有过,这哪里是海外研修,分明是领导下来视察的节奏。同去的日本人都觉得这样的安排很体贴很安心,非常满意。他们并不希望有遇上问题解决问题的体验,也不想去探索已经安排妥当的事物之外的东西,只想安安稳稳地完成研修。只有我们几个外国籍的员工觉得,除了换了个语言环境,别的什么也别变,这样真的能称为海外研修吗?
安全稳妥这四个字不管怎样强调都不为过,但是因此而畏畏缩缩不敢放开手脚去闯,只怕就这么禁锢在一小片天地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