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鄭風.風雨###
風雨淒淒,雞鳴喈喈。既見君子,云胡不夷﹖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云胡不瘳﹖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在我的印象里,每当“风”和“雨”出现在一起时,我将要读到的东西就是或凄凉或悲惨的,“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种见得很少。所以我读到这篇《风雨》时就毫不犹豫地把这种感情带了过来,读到“云胡不喜”时,自然立刻就想到此情此景都是让人难过的了。这是我最开始读时对这首诗的理解。
在此之后,再见到这首《风雨》是在金庸的《神雕侠侣》里。第十五回,程英救了受伤的杨过,让他住在自己住处,服侍起居之余,就在屋子里不停地写字,写的正是“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金庸原文里对这句话作了说明:
他要吃粽子,卻是另有用意,快吃完時乘那少女不覺,在手掌心裏暗藏一塊,待她收拾碗筷出去,忙取過一條她做衫時留下的布線,一端黏了塊粽子,擲出去黏住她撕破的碎紙,提回來一看,不由得一怔。原來紙上寫的是「既見君子,云胡不喜」八個字。那是「詩經」中的兩句,當年黃蓉曾教他讀過,解說這兩句的意思是:「既然見到了這男子,怎麼我還會不快活?」楊過又擲出布線黏回一張,見紙上寫的仍是這八個字,只是頭上那個「既」字卻已給撕去了一半。楊過心中怦怦亂跳,接連擲線收線,黏回來十多張碎紙片,但見紙上顛來倒去寫的就只這八個字。細想其中深意,不由得癡了。
我记得这是《风雨》,于是去搜索了一下,发现此诗情景大多被解为“夫妻重逢”或“喜见情人”,原来和我最开始的理解不大一样。至于“风雨凄凄,鸡鸣喈喈”,原来是以哀景写乐的手法。这样的解释,想来是很有道理的,只是我没法接受,至少,我更喜欢金庸用的那个场景。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早晨,一个思恋着“君子”的女子,一次突然的相逢,这首诗写的就是这些情节。按照“夫妻重逢”或“喜见情人”的解释,情节是这样串联的:姑娘看到了久违的爱人,喜不自禁,接连发出“云胡不夷”,“云胡不瘳”和“云胡不喜”的赞叹,于是自然就忘了之前风雨鸡鸣带来的愁苦。不过,假如这位姑娘仅仅只是能见一见这位“君子”,而做不了什么心中希望做的事情呢?从初次见面开始,程英就毫无疑问地爱上了杨过,虽然自知无望,却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可怜这份情债一生难偿。第十五回中,程姑娘救了受伤的杨过,正是“既见君子”,自然“云胡不喜”?不过初时的愉悦之后又会是怎样的凄凉和悲惨呢?“云胡不喜”,“云胡不喜”,写了这么多遍之后,程姑娘还高兴得起来吗?这就是我最开始读这首诗时下意识的感受,一波三折,一咏三叹,缠绵婉转如斯。
当然,诗无达诂,一首诗会藏起来一些东西,每个读者都能找到自己心中认定的隐而不宣的那部分,这也是诗的美妙所在。
PS:张定浩有部谈诗的小书《既见君子》,在陶渊明一节里提到了这首《风雨》:“于乱世里见到不改其度的君子,如同动荡不安的风雨中听闻依旧守时的鸡鸣声,同样地让人安心,进而生出喜悦。”这位君子,自然是指“从《诗经》中偊偊而出”,“走到六朝,就停了下来”的陶渊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