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觉有一段时间网上很多都在说什么什么文章有干货,很多的文章只要在后面加个有干货,点击量立马翻一番,而其实里面的水货是比较多的,今天正好在老雾公众号看了一下,有趣的是,很多人都在抱怨老雾的文章质量远不如以前,我还以为这只是我的感觉,这倒是给我刚开始写的菜鸟敲了一棒,昨晚上我还在想定位是啥,素材这类该什么找,什么夺人眼球,我承认是我犯二了,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什么是干货,而我们为何对干货那么感兴趣。
吴老师告诉过我们,哲学上有一派理论叫价值哲学。听起来没有很明显的界限,可以用《伊索寓言》里的一句话啦概括:地上有珍珠和麦粒,公鸡一定会选择后者。
一个东西的价值不能从它本身的价值来界定,而在于它所处的一种价值关系当中。
这就不能理解了,其实我们对一种事物的价值评估,很大程度上不是在对它进行定义,而是在对我们自身进行定义。当你在评价一种事物的时候,也在告诉别人你是什么。
价值评估借用马克思的一句话说得更清楚:我们面对一种事物,往往不能说出某种真实的东西,但能真实地说出某种东西。真实的说出我们是谁,但你说的很大程度上不是说“他是谁”,在很大程度上是说“你是谁”。所以你不一定说出了某种真实的东西,但真实地说出了某种东西,这个某种东西是关于你的。
干货
有一句话说得很有意思,大意是:我们沉迷娱乐、追求简单答案和快速速成的效果的大时代里,那种比较沉静和没有戏剧效果的修行功夫很可能引不出注意。其实哪里是可能,已经是引不起注意了。
不可否认,很多时候我们要的是简单答案,速成,还要有娱乐性,一切的产业都成了娱乐业,许许多多的干货,它都要夹杂着娱乐的成分,一般都是“最后一句亮了”
这也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我们会对那些不那么诈唬,没有戏剧效果的理论、方案、思想,慢慢冷淡。但是有没有人想过这样的问题,干货,会不会有毒?
以前我很喜欢成功学,也买不少成功学的书籍,想着读完之后我就是成功学大师,结果现在我依然还是屌丝,成功学书籍打了我几次的鸡血,被我烧了,就算是什么文章秘诀,指南这类书籍,我通通归为垃圾。
其实仔细想想,那些写作文指南,文章秘诀,这些作者,他们写的文章在哪里?如果能够写很好的文章,他为什么不去写文章?
炒股这类的书籍也是,说什么会这几招就真的会炒股,真的拥有炒股绝招,自己炒股不就行了?一年定了小目标,先赚它一个亿,那么辛苦写写书干嘛?
看成功学不可能成功,看作文秘诀写不成好文章,看炒股妙招也不能赚大钱。
这些只是看起来有用,让你们有一种获得感,但是你很可能是一无所获,更糟糕的是它有可能带你入坑。
什么成功学,经营秘诀,快速入门这类信誓旦旦的秘诀,这些干货是非常可疑的。
那干货为什么可能我们带进坑里呢?
我们都知道推磨的驴子,为了让驴子不停地往前走,农民就把它的眼睛蒙了起来,蒙起来以后驴子的三维世界立即变成了一维世界。驴子是一直感觉自己在往前走,不断精进,但是实际是什么,我们都知道的。
回到我们本身,当我们特备渴望干货时,不停地去抓取各种,不信你们可以看一下你们订阅的公众号,数一数,没到百八十个,也有五十左右,而里面的这类干货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对我们进行了降维工程?通过干货这种方式把你的世界变成一个地维、单维的世界,就想农民对驴子一样,那就是个降维工程。
我们在面对别人说:不要和傻子争,他会把你拉到他的水平,用他丰富的经验,然后把你打趴,谁曾想,其实很多方面我们都被蒙着眼睛走。所以不要认为自己在精进,实际上是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
我们在电影里,时不时会看到这样的一个情节,,一个女主人怀疑自己的屋子里头进来个小偷或者隔壁那个谁,就到处找,还真别说,女孩子的直觉总是比较的灵的。首先找衣柜,床底下,储物间,到处找,都没找着,很疑惑又很庆幸的坐在沙发上,以为这事就这样结束了,然后关上门离开。一个镜头小偷在屋顶上,梁上君子就是那么来的。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觉对了,可是找不到正确的答案就是我们不会升维,所以不要在二次元的世界呆太久,能够转换维度,把头抬起来这个答案就找到了。
不要只愿意相信愿意相信的东西,也不要只愿意关注愿意关注的东西,要是你对某些东西无感,那么你就失去这类东西入门的钥匙。缺乏主见常常使我们人云亦云,这就很容易被降维。看见别人养生,你也跟,看见别人小孩练钢琴,你也要跟,看见别人写日记,你也要跟,然后自己就成功的把自己带入了坑里,还不自知。
我特别喜欢老师在学校说的三层境界:
立志阶段,满腔热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求真知过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人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句话还是蛮流行的:永远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的懒惰。如果还想不明白,可以想想那头驴,对,就是那头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