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临近农历八月十五的日子,我所置身的北方城市里,骄阳的目光依然犀利,但是柔和了不少,不再像六七月份那么凌厉逼人了。
我提着刚到手的中秋月饼,从明净的窗口望出去,天空一片湛蓝,望之高远,天底下悬浮着一团团白云,有的像堆满积雪的山头,有的像盛开的牡丹,有的像海浪翻起的泡沫,有的又像老人家守着纺线机扯出的缕缕棉线……大自然的手笔总是那么无可挑剔,它创造的蓝天和白云永远都是绝佳的拍档,在这秋风飘摇的季节里,这组合更是令人惬意。
街道上的汽车来来往往,在它们喧嚣声里,突然跳出一声卖枣的吆喝声"又脆又红的甜枣呀",洪亮的女声从扩音器里传出来,丝亮不损它中气十足的特色。接着,这吆喝声便密集起来了,像踱着步子一样慢慢远去了。一声声与年少时的某些记忆相关联的吆喝,很轻易地就唤起我那些旧有的印象。
那个年代的小孩子总是馋嘴的。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红枣也许是最易得也最省钱的零食。也许是为了满足孩子们的馋欲,也许是枣树像其他树一样易种易活,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红枣树,有的种在院内,有的栽在院墙外头。
从小枣的雏形开始露出枝叶间,我们就热切地关注它的成熟了。短短几个月时间,我们不知道要问大人多少遍,大人总会慢悠悠地念咒语般,重复那句俗语"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枣落杆″。年年如此,我们很容易就将这十几字烂熟于胸了,也成了此后测算枣子是否成熟日子的依据。即使到了这个年龄,我判断大街上小贩叫卖的红枣,是正经成熟还是人工催熟,用的依旧是七月十五和八月十五这个时间的准绳。大致是,七月十五后的枣子可以尝一尝,八月十五前后的红枣可以放心吃(不包含外地枣,因为我不知道在其他地域成长的红枣,究竟什么时候是成熟季)。
此刻,那句烂熟的农谚,迅速在卖枣人被N倍放大的吆喝声中被唤醒,初醒起身般由从模糊到清晰,那一粒粒饱满光亮的枣子也随之映像。
蓝天下,微风中,翠绿的枝叶间累累的枣子,犹如一串串宝石,有朱砂红的,有水晶黄的,还有半红半黄的,最可爱的就是朱砂痣般淡黄中点缀的一两块朱红。灰褐色的大小枝干将它们串在一起,镶嵌在油亮碧绿的枣叶中,秋风拂过,它们摇摇晃晃,闪闪发亮,在澄静的蓝天映衬下,形成一副丰盛美好的动图。
少时的我,也常常在这样的天气里,看大人举着长长的杆子朝着有枣的地方,嘴里念叨着"有枣没枣打三杆”,挥动长杆一下一下往树上抡。落叶纷纷中,红枣像冰雹一样从树上落下在,砸在我们的头上,背上,有的在地上像小球一样咕噜噜翻滚动,跑出很远去。我们一边欢呼,一边飞快地追赶着,将它们捉到容器里来。 那个时候卫生意识不强,落在干净地面上的枣,我们就会一把抓起来,随便用手一擦,迅速塞进嘴巴里,响脆有声地将它们嚼碎,然后再将枣核"呸"的一声吐出来。这个时候的红枣,口感已经酥甜,与七月的雨打落又被我们偷偷吃掉的枣子,从硬度到甜度完全不同,这大概就是青涩与圆熟的区别。
原本,枣树与我们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只是枣子在枣树的呵护中成熟,而我们需要在脱离依赖的独立中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