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学家卡伦·霍妮认为,“人间地狱”分为“现实的地狱”和“心灵的地狱”两种。她曾说:“当你过于重视别人的评价而轻视自我的感受时,你就陷入了‘心灵的地狱’。
面对负面评价,孩子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漩涡里,这是必然的。阿联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有两株长得差不多的植物盆栽,每天给他们浇一样的水、施一样的肥,光照的时间、角度也是一样的。
只不过它们的命运是不一样的,一盆被赞美,一盆被辱骂,录好的语音一直循环在它们的旁边播放。所有暴力的言语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
“你一点都不招人喜欢,要你有什么用!”
“你就是个废物,你一无是处。”
……
而赞美的话语都是极其简单的言语:
“一见你我就特开心。”
“你真的很美。”
……
30天后,那颗被辱骂的绿植枯萎了,而那颗被赞美的绿植越发生机勃勃。实验结果很残忍,那颗被骂死的花很可怜。植物况且如此,更何况是人。
那些从小生活在负面评价中的孩子,从至亲口中听到伤人的话,直到长大后心理仍有阴影,没有安全感,感觉自己不值得被爱,自卑且喜欢取悦别人。
对于负面评价,孩子没有抵抗力,别人说什么都往心里去,察觉不到自己的优点,人生也就会陷入困境,陷入情绪的内耗中,成了情绪敏感的人。
除了在负面评价中长大的孩子容易成为情绪敏感的人,焦虑也能让人变得情绪敏感。
一旦产生焦虑,为了让自己安下心来,我们便会采取行动,会迎合、会攻击或退缩。朋友小旦一连几个月没能完成公司的任务,逢人就说连续几个月业绩排在第一的女同事的坏话,说她是跟某位领导暧昧,享受到特殊照顾才有这样的业绩的。
对于一些得不到的东西,我们还是要调整心态,不要产生怨恨的心理,做出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来。
敏感还是一种惯性思维。从小被欺负的人一直会习惯被欺负,而不还手。
敏感群体往往有些极端或者偏执,体现在工作中是拼命三郎,他们努力工作,只是为了摆脱孤独感与无力感所带来的恐惧。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敏感群体容易成为“炸毛”的家长。这种情绪不稳定的家长,会让孩子不寒而栗。小时的恐惧不会轻易消失。这些可怕的经历也会成为孩子的记忆情感,影响着他日后处理事情的方式。
为了对眼前的事情钝感一点,不要什么都往心里去。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发明了“钝感力”一词,解释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的挫折伤痛。
二、钝感力能减少伤害
各行各业中取得成功的人们中,很多人都能自如收放他们的钝感力,从斥责和质疑的声音中跳脱出来,毫发无伤。
钝感力能让你保持良好的心态,让你更加自由地生活。
职场上的钝感力是你的防护膜,让你摆脱没有必要的情绪内耗,抵抗压力,从而帮你提高工作效率。
在婚姻中也需要有钝感力,能拥有长久维系亲密关系的能力。
拥有钝感力的人,还善于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成功与喜悦,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
看来拥有钝感是一种才能,一种让人们的幸福生活开花结果的力量。如何才能拥有钝感力?
告诉自己“我一点也不差”。当我们感到恐慌的时候,先沉下心来思考一下我们究竟在恐惧什么?当看到一条没有什么伤害性的蛇之后,你是转身离开,从此不再到这个地方,还是继续漫步?
你究竟怕是是这条蛇,还是从小被灌输蛇是一种很危险的动物?我们有必要告诉自己,“我一点也不差”,有意识地抵抗外界一切破坏性信息。多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事情就会朝好的方面发展。
恰到好处的界限感和分寸感。摆正自己的位置,能够考虑他人的想法,掌握一定的待人处事的方法,能够允许自己不被需要,保护自己不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