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6791,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聪明的阅读者》
本书作者阳志平,学者、作家与企业家。长期致力于认知科学的产品研发、课程研发与科学传播,促进知识工作者及其家庭成员的人生发展。现任安人心智董事长,旗下包括儿童教育机构爱贝睿与成人教育机构开智学堂等。
著有《聪明的阅读者》《人生模式》等书;主编《追时间的人》《认知尺度》等书,翻译《工作评价》等书。自2015年起,在《财新周刊》上开设心智专栏,迄今连载文章百余篇。
这是一本讲透阅读方法论的书,全书重点解决“何为读”“如何读”和“读什么”三大难题。
何为读?——你需要知道那些阅读背后的科学原理。这就是全书第一篇介绍的“阅读的系统模型”。
如何读?——你可以师法前沿科学研究与智者实践,这就是全书第二篇介绍的“系统阅读法”,具体包括“文本细读”、“抽样阅读”、“结构阅读”、“主题阅读”,以及“卡片大法”等。
读什么?——你可以读力作、杰作、神作,以及在人类文明历史上的基本书,这就是全书第三篇介绍的“系统选书法”与“通识千书”。
书中的内容帮助我们破解阅读的5大迷思:阅读要从“易”到“难”;读书要从头到尾的读;只读一本书;啥新读啥;只读不选。同时解决阅读3大痛点,做到读得多、读得快、读得好。
由于篇幅问题,我主要为大家介绍两个部分内容:何为读和如何读。
01、何为读
理解阅读的科学原理,用对的阅读方法,这就是“聪明的阅读者”。掌握读书方法之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大脑的阅读机制,它背后的科学原理。作者在书中提到了阅读的3大机制,分别是:“生理机制、认知机制和学习机制”。
1、生理机制
我们的大脑在200万年前的更新世就已经定型,但幸运的是我们的大脑具备可塑性,通过环境进化而调节自己的行为。法国神经学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提出了“神经元再利用”的假说。他认为,虽然人类大脑在200万年前并没有为阅读做好准备,但是到五千年前,我们可以借用一部分其他大脑的神经回路,来组合完成阅读的行为。
那么为了能够更好地阅读,我们的大脑需要与哪些神经回路合作呢?书中提到了3个:视觉系统、语音系统和运动系统。
首先,视觉系统。视觉系统就是当我们开始阅读文字时,大脑首先会进行“字形分析”,将这些字拆解成更小的单位,称之为“语素”。比如,天上人间这个词,天字就是一个语素。它是一个单音节语素,并且必须有含义。而双音节语素,就是2个字,并且是有意义的词组成。多音节语素就是2个字以上的词。通过这些语素我们可以进行完整的阅读。
其次,语音系统。当我们对字进行分析以后,大脑会自动进行“形音匹配”与“快速命名”。什么是“形音匹配”呢?就是说我们在心里默念这个词,而默读的这个词的过程会把它转化为音素,就是根据语音的自然属性划分的最小语音单位。比如,“爱”(ai)就有两个音素。
而快速命名,就是将字形分析后的结果和大脑中存储的“心理词典”相匹配。比如我们读到爱字的时候,可能会脑补一些词语,爱情、爱恨、爱人等等,这个过程就是快速命名的过程。当我们读不懂这些子的时候,我们就会根据形旁与声旁来猜测这个字怎么读。
最后,运动系统。运动系统就是我们抓取、移动、进食、眼动等骨骼肌运动的器官组成的功能整体,比如坐、写字等。阅读不仅要用眼睛看,还必须要动手写。当我们的大脑能够越熟练的运用这三种功能,也就是这些神经回路,那么我们的阅读能力就越强。
2、认知机制
认知就是通过运用我们心理机制读取了文字之后,再将这些文字进行编码,存储到记忆中。也就是将这些字(文本)进行加工。认知机制分为三层:表层表征、基础表征和情境模型。
表层表征也被称为表层记忆,它是阅读者对阅读的文本最浅层的记忆痕迹。比如,你在阅读:”你可以读力作、杰作、神作,以及在人类文明历史上的基本书,这就是全书第三篇介绍的“系统选书法”与“通识千书”。“这句话。如果你不认识这些字,那么你就无法形成表层记忆。
基础表征被称为命题记忆,它是对你文本信息整理后,形成的命题网络式记忆。比如,”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
“三十年前的上海”整理成命题网络就是“上海:三十年前“。这一层次的表征需要我们去做出推理。比如,放我们读到”一条鱼从岩石下面游过,一只乌龟在岩石上“。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推理出”鱼在乌龟下面“。
情境模型被称为情境记忆,它是阅读者将当前阅读文本与过去的背景知识相关联之后形成的记忆。比如,“塞翁失马”的故事,当你不知道什么是塞?什么是翁?的时候,我们就会去查一下,这个时候发现”塞“指的是边塞,”翁“指的是老头儿,然后总结出这个故事到底在说什么。当你下次遇到倒霉的事情以后,你就会想到这个词,来提醒自己。
3、学习机制
我们通过情境记忆学会了”塞翁失马“这个成语,同又学会”祸不单行“同样有倒霉含义的词。有一天你发生了倒霉的事情,这个时候你会先提取哪个情境记忆呢?这就是一个阅读的学习机制。
作者书中提到了一个”必要难度理论“。说的是人类记忆存在广泛且普遍的元认知错觉,会误将”记住啦“当成”学会了“。人类有两大记忆机制:存储和提取。
我们在学习一项技能时,如果越容易记忆,当我们用它的时候,提取出来越困难;反之,如果你有些吃力的存入,知识提取时就会越容易。
作者在书中提到三个重要研究,我们来说说其中一个分散学习。”分散学习“是对必要难度理论的逆向运用。将原本集中在一起学习的内容,分散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学习内容等分别学习。
把既相关又不相同的题材混合到一起来学习。比如,体育教练会让运动员交替进行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来保证运动员的局部肌肉有足够的恢复时间。
与分散学习相对应的是“集中学习”。那么这两种学习有什么不同呢?
有这么一个实验:有两位学者收集了一组风景画,这些画分别由12个不知名的风景画家创作,看上去都差不多,但每位画家使用的笔法不太一样。他们又召集了72个大学生,来通过电脑屏幕来学习这些画作。
学生们被分成两组,一半学生使用集中学习法,就是一口气学习一个画家的作品,比如先学画家A的,一张接一张。另一半学生使用交替学习法,也就是先看几幅画家A的,再看几幅画家B的,两组学生学习每幅画的时间都是3秒钟。全部学习完之后,两位学者又拿出48幅在学习时没拿出来的画,同样是这12位画家创作的,来看看这两组同学能不能分辨出哪些画出自哪位画家。
结果是使用交替学习法的学生正确辨认画家的比例高达65%,而使用集中学习法的学生只有50%的正确率。后来,为了确认试验结果,这两位学者又招募了其他学生,反复做了几次实验,结果还是跟第一次一样,交替学习组的辨认正确率有65%,集中学习组只有50%。
总的来说,当我们阅读的时候,可以多进行一些测试,读完一本书后,不要立即做笔记,而是隔上几个小时再写笔记,以及每隔一段时间,再重读一遍,温故而知新;学习同一主题下的多个知识点,通读全书或者借助多本书相互参阅,而不是一个知识点上死磕。
02、如何读
前面我们了解了阅读的三大机制,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了解一下如何进行阅读。作者说,人们阅读就是在阅读文本。那什么是文本?就是一本书籍中的段落、篇章、以及整本书。而文本又可以分为信息型(侧重于内容和逻辑)、叙事型(侧重于事件序列结构)、美感型(侧重于形式与风格)。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认知模式,写作的风格也会不同。因此本书作者将他们的认知模式分为:分析式(基于规则理性)、叙事式(基于情绪)、整体式(基于感知情绪)。面对不同的文本,我们大脑会借助不同认知模式来处理。因此当我们阅读一本书的时候,要先判断书中的类型,再判断作者的认知方式。
书中为我们介绍了5大阅读技巧:文本细读法;抽样阅读;结构阅读;主题阅读;卡片大法。
1、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是阅读的基本功。指的是逐字逐句慢读与反复阅读。它侧重于与作者对话。文本细读需要我们亲自去读作者的文本,发掘作者的真正观点、言外之意与矛盾之处。
许多文人大家都在用这一技巧,比如,阅读文学作品就需要这种阅读方法,需要我们仔细与阅读,领略其中的含义和美好,感受作者的情感。从作者的原始文本出发,反复细致阅读,不断发现、品读文本蕴含的深意,从中读出滋味。
2、抽样阅读
什么是抽样阅读?也就是带着假设去读书。将长文本看作由不同文本单元组成的全集,针对全集提出假设,找到值得阅读的文本单元,仔细阅读;验证或推翻假设之后,进行第二轮抽样,循环往复。
如果一个人能活到 100 岁,假设从出生起,不吃不喝,所有时间全部用于读书,他一辈子究竟能读多少本书?
求解的关键在于两个数据:熟练的阅读者一分钟读多少字?一本书的常见文字是多少?前者的答案是 250 字,一位熟练的阅读者每分钟平均可读 250 字左右;后者我们可以采取一个出版界的默认约定:除非诗集、绘本等特殊品种,多数图书需要 10 万字起步。
据此估算出来的结果是,一个人 100 年最多可读 65.7 亿字,由此推出一个人的阅读极限是 65 700 本书。这仅仅是一个估算。没有人能一天 12 小时都在阅读,也没有人有 100 年的时间用来读书。
比如,意大利学者翁贝托·艾柯(又译安伯托·艾柯),他集藏书家、思想家、作家于一身,精通多个学科,被誉为“21 世纪的达尔文”。艾柯去世时,藏书高达 10 多万册。
这些藏书已经超过了一个人的阅读极限。这跟我们上面计算的结果矛盾吗?其实不矛盾。关键在于,阅读一本书,你不需要将所有文字都读完。在不少人看来,读书就是要从头读到尾。艾柯在《带着鲑鱼去旅行》一书中讽刺道:
一般拥有相当可观藏书量的人,当他们家来客人的时候,那些人一走进门就例行公事地说:“哟!好多书啊!请问你都读过了吗?”最初我还以为,典型不读书的文盲才会问这种问题,此种人家里照例只有两排书,包括五本平装本简易世界名著和分期付款购买的儿童大百科全书。但经验告诉我,很多我们以为还有点文化水准的人也会说这种话!他们仍旧认为,书架不过是个装“已读”文本的储物架,图书馆在他们心目中可谓是个仓库。
一个人更合理的阅读极限究竟是多少呢?我们可以从成年人注意力时间的极限入手。认知心理学家将成年人的注意力分成专注、走神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三类状态。18 岁以上的成年人保持专注的时间在 25~45 分钟,绝大多数阅读需要的专注程度是中等以上。
依然使用每分钟阅读 250 字这个数值。难读的书,如果每小时能保持注意力 25 分钟,每小时可读 6 250 字;容易读的书,若每小时能保持注意力 60 分钟,每小时可读 15 000 字。
假设一位热爱阅读的成年人一天能挤出的读书时间是 4 个小时——这已经不少了。这意味着一个成年人一天合理的阅读能力是 2.5 万~6 万字。照此强度,每天 4 个小时用于阅读,一年坚持 365 天,大约可以阅读 912.5 万 ~2 190 万字。
继续假设一本书是 10 万字,意味着这位热爱阅读的朋友,如果选择全文读完,一年的阅读极限是 92~219 本书。事实上,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国民一年平均阅读量只有 9 本书左右。 假设阅读的黄金时间是 50 年,一辈子能读的书是 4 600~10 950 本。
那些值得我们全文读完的,需要较高专注力的好书,只有 5 000 本左右。作者说,在阅读杰作、神作时,要采取“文本细读”;在那些不够重要的著作上,采取另一种读法,“抽样阅读”。
抽样是一个统计学术语,指从研究的全体中抽取部分样品单位,抽取的样品单位要能充分代表全体的特性。我们既要以偏又要概全,我们既要快与省还要多与好。正是因为有了 “抽样”,我们才可以做到“既要”与“又要”。
从脑与认知科学研究来说,相对“文本细读”,“抽样阅读”更符合人类大脑工作的原理。
首先,大脑爱脑补。“汉字序顺并不一定影阅响读”,大脑会自动脑补成正确语义。当你阅读某篇文章时,依据幂律效应,从一个网络中大约 20% 的信息节点中,即可获取 80% 左右的高质量信息。
其次,大脑有“未完成情结”。假如你只读其中的一章,大脑反而对还没有读完的文字念念不忘,你会在头脑中想象作者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会讲什么。
最后,大脑也是贝叶斯机器人。你在某一领域拥有越多的先验知识,那么最终的预测准确率就越高。那么具体怎么抽样阅读呢?作者将其拆解为四个关键操作:确定样本章节、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修正假设。
第一,确定样本章节。先来看一本书的结构。大多数图书由三部分构成:
边角料:包括封面、封底、版权页、推荐序以及媒体和名人撰写的推荐语。
作者对图书的介绍:包括图书目录、作者的自序与后记、致谢、注释、参考文献等。
图书的正文:篇、章、节、目。它们代表一本书的整体结构。
明白一本书的结构之后,再来看看如何规划阅读目标。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回答两个问题:读多少字才有代表性?读多少章才有代表性?读多少字才有代表性?经验法则是至少读整体字数的 20%。如何确定一本书的整体字数?每本图书都会在版权页列出这本书的总字数。
比如,《人生模式》这本书的版面字数为250 千字,也就是 25 万字(实际字数会少于该字数)。读 20%,意味着至少读 5 万字。
第二,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可以从数量、质量、结构三个维度出发。比如,质量。对图书哪些章节的原创贡献大提出假设。
第三,验证假设。看看你提出的假设对不对,有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第四,修正假设。如果假设得到看支持,那么就进行第二轮抽样遇读;如果假设没有得到支持,完全被否定,继续继续第二轮抽样阅读。当部分支持,部分否定时,就要先修正,再开始第二轮抽样阅读了。
3、结构阅读
结构阅读是掌握作者的认知方式。就是带着框架去读书,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认知方式,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偏好不同。
其中,有一个方法叫做“向作者提问”,作者提供了一个提问模版:
第一,描述。本书在讨论什么事物?该事物该如何定义?它有哪些相关概念?它是否包括一些子概念?
第二,论证。本书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支持的证据是什么?反对的证据是什么?作者的论证结构是什么样的?
第三,解释。本书重点提出什么问题?该问题能变换一种形式表达吗?作者的论证过程最终是否成功解释了该问题?是否有其他作者更好地解释了该问题?
第四,应用。本书的结论能应用在什么领域?该领域是否有例外?
这4个问题,适用于任何的认知方式,因此介绍给大家。
4、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围绕同一个问题,阅读一批书。借助大脑强大模式处理能力,快速找到书中的异同,相互参照,识别出关键知识,提高阅读效率。
主题阅读要比只读一本书高效,因为大脑爱不同,爱模式。相比对于一个问题深入思考,人的大脑更善于在不同事物之间找不同。比如,爸爸和妈妈有什么不同?那么如何进行主题阅读呢?
首先,确定主题阅读的层次。是学科、领域还是问题?比如,学科会体现为期刊、专著、教材;还会是心理学。领域可以是区块链领域,工程心理学。问题就会涉及到具体的内容,比如,工程心理学中的“认知负荷”。
其次,确定主题的范围。学科、领域和问题各挑多少本书呢?
然后确定主题阅读次序。先读哪一本、后读哪一本?作者说,先从最薄的一本读起,因为流传更广的必然是最薄的书,这也符合大脑喜欢偷懒的原理。接着将知识点整理为树形结构。
5、卡片大法
卡片大法是通过卡片来撰写阅读笔记。运用卡片笔记法,可以进行自下而上的思考。卡片笔记法可以比作是集装箱。集装箱的装载和运输非常方便,人们设计专门运输集装箱的船只,码头和运输系统,最后整个体系变得非常高效。
作者将卡片大法拆分为四个关键操作:规划卡片、撰写卡片、整理卡片、拼接卡片。
第一,规划卡片。卡片的数量远远大于卡片的质量。每天读读写写,一个卡片一件事情,而且要尊重原始数据,也就是写清楚这是作者的原意,哪些是撰写者的分析。写卡片时80%的内容要是作者的原创,20%是自己的见解。
第二,撰写卡片。比如,通用型卡片可以是:写清楚标题、内容、参考、唯一编码;行动卡可以是:标题+原理+行动+参考+唯一编码;新知类卡片:标题+已知+新知+例子+参考+唯一编码等等。
第三,整理卡片。可以按照时间分类,比如,202306表示2013年6月的卡片。
第四,拼接卡片。就是将这些卡片通过索引进行整理,同时卡片与卡片之间也要有关联和跳转。
比如,《稀缺》这本书提到,稀缺心态改变人们的行为。稀缺这种心理状态改变了他们的行为方式。这个时候就可以写一张卡片,先给它一个编号,比如23号,主要内容是,稀缺让我们做事情更理性,更有选择性,规划性。来源是《稀缺》这本书的第50页。
没有写出来的想法其实是被浪费的才华。学会笔记写作法,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终身成长的认知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