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心灵课》是英国著名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在BBC中做的一类广播类节目,目的是让广大的母亲了解孩子的情绪世界,更好建立母婴养育关系。在读书会开始的时候,我是有忐忑的,因为来的妈妈家中的孩子已经上小学或是上幼儿园了,她们愿意来听小婴儿的养育方法吗?
在整个读书会的过程中,我先分享了温尼科特的几个非常著名的理论:足够好的妈妈,过渡性客体。
足够好的妈妈就是两点,一是当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妈妈在场。二是,当孩子不需要我们的时候,妈妈要不在场。当我谈到第二点的时候,我说到这点其实是难做到的。妈妈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在分享中,有位妈妈说看到第二点就会自己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确有的地方是管的太多了。以前其实也没有考虑过,管还是不管有点纠结的,现在知道了,原来孩子不需要我的时候是可以不管的!的确是这样的。一个足够好的妈妈的核心就是能够掌握在场和不在场的分寸。这个比例到底是55开,还是46开,还是37开,没有一个规定的正确的比例。这个比例是母亲和孩子互动过程中妈妈自然而然想都没有想就去做的事情,这样的互动方式决定了每个家庭养育出来的孩子都不一样,形成了每个家庭不同的养育风格。当然足够好的妈妈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的要求,如果满足所有要求的妈妈是做到100%的满足,那么这里的足够好的妈妈就是满足孩子60%的要求。就是做60%的妈妈,做个及格的妈妈就可以了。因为在孩子的生长过程中在适当的时候是需要让孩子接受一定程度的挫折体验的,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发展自我功能。而这些可以忍受的挫折体验是无需妈妈们在生活中刻意创造,我们不可能成为一个完美的妈妈,就像我们不可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一样。养育过程一定会发生没有满足孩子需要的事情,孩子在忍受这些挫折的过程中就发展了自我功能,就是心理成长的过程。当然这个挫折要足够小,是可以忍受的。如果太大了,就形成创伤了,那就造成伤害了。这点是需要妈妈们特别注意的。
第二个概念是过渡性客体。
在分享这个概念时,我让妈妈们回忆一下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是不是特别喜欢带一个东西去幼儿园,比如毯子,毛绒小玩具?妈妈们说的确有。有位妈妈她儿子小时就会带一个小毯子到幼儿园去,现在读小学了,睡觉的时候还是要小毯子才能睡着,她有点困惑,是不是要把毯子拿掉。当得知小毛毯作为过渡性客体对孩子心理发展有这么大的作用的时候,她很开心,因为她一直容忍孩子的小毛毯使用到现在。而现在她也不用在容忍了。当孩子准备好了时候,自然会结束对过渡性客体的依赖。
读书会中我们一起回顾了书中一个10个月大的孩子探索勺子的这个过程。引起了妈妈们的强烈共鸣!瞬间把让妈妈们想起了很多很多和宝宝们在一起的美好的时光。一个妈妈分享了孩子撕纸的过程,翻抽屉的过程,丢东西的过程。这让她想到了孩子敏感期的满足,很多书上虽然写法不同,但很多都是相通的。
其实在整个读书会中妈妈们还分享了很多她们养育孩子过程中的精彩的片段,每个片段都很温馨。我观察到这次来读书会的妈妈都是自己带孩子,有个妈妈已经有两个孩子了,都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其中的辛苦和甜美只有她自己知道。还有一个妈妈为了自己带孩子,辞职,做全职妈妈,很关注孩子的养育,提到自己的孩子可爱的地方也是一脸的幸福。而且这些妈妈都是母乳喂养。还有一位妈妈是调休来参加活动的。在那个场中,我们可爱的妈妈们没有抱怨养育的辛苦,内心只有对孩子的爱。大伙儿好像是很久没见面的朋友坐在一起聊着过去养育孩子的经验和生活,非常轻松又非常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