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些日子没写育儿了,小茗同学这些天,表现不是很好,这当然是我的责任,养不教,母之过;教不严,仍是母之惰。
我自己这些日子,也是有些浮躁的,自从清明假开始,生物钟就有些乱了套,放假期间白天补了觉,晚上睡的晚,早上却没有强迫自己早起,导致恶性循环。
再加上天气和暖,南风熏人,正是跑步的好时节,可是晚上一跑步,陪他的时间便少得可怜了,有效陪伴少了,对他的思维监控不及时,当他频频发作小脾气时,不能够精准的找到原因,有时候会有些手足无措。
02
昨天晚上已经十点了,我正要睡着,小茗忽然很激动的说要找他的一本小书。我一听他固执的语气,心里就咯噔一下,心想报应来了,我完全不知道他哪根筋搭错了,会要那么久远的东西。
那本书我有印象,但是不确定还在不在。因为书架放不下,好多他小时候的书,我觉得不会再看的,都收拾在一个纸箱里,有些已经丢掉或者送人了。
我只有先安抚他:先睡觉,明天我来找。他不依,表示要马上起来和我一起找,那本书上面有很重要的东西。
我觉得那本书找不到的可能性很大,也不想骗他,便告诉他,那本书很有可能不在了,我们明天只能尽力找。
他哭了,很激动:那本书就是很重要很重要,如果找不到怎么办?
一般他莫名其妙哭泣的时候,我都是先抱抱他,身体的接触会给他安全感,有助于稳定他的情绪。
于是我抱他到我的房间问他:很难过是吗?他边哭边点头。
我说,那本书还是很久以前的,你已经不再看了的,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忽然会想要那本书呢?
他止住了泪:那本书上面有蜗牛,我想知道蜗牛有没有骨髓。
哦,原来是这样。
我洗衣服的时候,他一个人在客厅翻看一本关于人体的书,那本书我曾给他讲过,其中讲到人体的骨骼中间有骨髓。
他昨天可能翻到那一页了,睡觉前不停的问我各种动物有没有骨髓,问到后来我困了,便装睡着不再回答他的问题。
他一直琢磨蜗牛到底有没有骨髓,疑惑聚积在心里,自己想的解决办法又可能夭折,最后终于情绪失控。
当我知道他的最终目的并非是找那本小书,而只是想知道蜗牛有没有骨髓之后,觉得问题不那么棘手了。
我和他商量,我们一起上网查一查。
我引导他思考:要想知道蜗牛到底有没有骨髓,首先要先弄清楚的问题是什么呢?
他想了想:不知道。
我继续引导:骨髓是长在什么里面?
骨头。
对啊,如果蜗牛根本就没有骨头,那么肯定就没有骨髓对不对?
他点点头。
那么我们应该先查什么?
蜗牛有没有骨头。
问题迎刃而解。
虽然这段时间我对小茗同学的关注不够多,但这件事情我自认为处理的还算完美。
每次在育儿这条路上想偷懒懈怠的时候,总是会发生一件类似的事情把我拉回来,提醒我对孩子多用点心。
03
最近经常看到关于情绪的文章。
能够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常常会觉得,一件事情结果的好坏,往往源于你处理这件事情时自己的情绪。
《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中也提到过: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的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
那么要怎样引导孩子正确的控制、管理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呢?
当你的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做家长的应该怎样帮助他回归理性呢?
首先,面对孩子大大小小的脾气,家长应该表现出一种共情的态度而不是指责:我可以理解你难过的心情,你很委屈,你很伤心,你实在太难过的话可以哭出来,但是答应我哭完后告诉为什么会这样......必要的时候给予一些肢体上的安抚。
然后,引导他把导致情绪失控的原因说出来:你能不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说出来问题才有可能解决掉对吗?一般他肯说的时候,情绪就已经稍微稳定了,因为他一旦试着组织语言表达,大脑中理性的思维已经在工作了。
第三步,帮他确认他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引导他思考该怎么解决掉麻烦。
第四步,如果这个麻烦是无法解决掉的,或是既成遗憾,那么正确的疏导,帮助他宣泄掉。
04
今天上午同事遇到了蛮不讲理的人,气得一个人生闷气,然后又大声问我们:哪里有让人发泄的地方?
呵,看来情绪这头魔兽,很多时候我们成人都不容易控制住。不过,我倒是觉得自己这半年来,没有以前那么冲动了,对情绪的把控度也稍稍提高了。
今天看心理学的文章,学到了一个专业词语:情绪粒度。是指一个人区分并识别自己具体感受的能力。
情绪粒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们管理和应对情绪的能力。
同样一件事情,高/低情绪粒度的人对于自己所经历的情绪,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那么,当我们自己的情绪临近激动的边缘时,我们要怎样拉回情绪这头失控的蛮牛呢?
主要分三步:试着描述这种情绪、定位产生情绪的原因、寻找一个目标。
这是我在《罗辑思维》4月3日早上那60秒的语音中,得到的启发。
其实,我前面帮助小茗同学解决情绪问题,用的差不多就是这个套路,现学现卖,效果极佳。
05
另外,多看一些关于逻辑思维和心理方面的书和文章,学习更多的情绪概念,也能够改善情绪管理能力。
这个倒是我的亲身体验了。学习更多的情绪概念,有利于帮助我们识别自己的情绪,而给情绪打上准确的标记是情绪管理的开始。
阅读关于心理和逻辑方面文章的过程,是一个提醒和强调情绪管理重要性的过程。
就好比有些想减肥的人在墙上贴上维密天使的照片刺激自己;高三学生的教室里面贴上“距离高考还有XX天”的警示是一个道理。
当理性的概念根植于心的时候,再遇到一些理性和感性的冲突时,理性情绪即使不会占上风,也会时不时的冒出来提醒你,让你不那么冲动。
就如同游戏中的打怪升级一样,你战胜了TA,TA便臣服于你。当你能够抑制自己感性的一面,做一次情绪的主人,你就升了一级,下次再遇到同样的局面,你便可以驾轻就熟。
佛教里有个术语叫“正念”,即有意识的察觉。
念起即觉,觉而不随。
不如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