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读书笔记
1.决定论是更深层次的宿命论,意识到真实下面的虚伪不太难,探究虚伪再下面的真实比较难,哲学是根本性的求索,希腊人追求的不是活着而是活力,此刻即永恒,比道不道德更重要的是让生命有意思。——陈嘉映
从前,世上的事情有近有远,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这个差别。我们即时知道美国、非洲发生的事情,很多遥远的事情带有很强的冲击力,反过来,我们身周的事情倒显得平淡无奇。
但我觉得,远近层次对维护个人生存的活力很重要,我们的生活,我们做的事情,本来只对自己有意义,对自己身边的人有意义,对广大无垠的世界没有任何影响。
因此,我们要培养一种新的“心智技能”,学会在现今条件下自己来建设空间层次,把从远处涌来的信息放回到远处背景上去,把注意力收拢在身边:你手头做的事情,你亲近的人们,你的切身环境。
我相信,建设起这种空间层次感以后,“过快节奏,喧嚣气氛,物质等各方面的诱惑和压力”都会减轻,我甚至相信,人之间的亲爱之情会多一些,仇恨之心会减弱一些。
两点:
第一、我有读者是陈教授的博士,他跟我讲,陈教授是国内哲学领域的翘首,最难得的一点,能把复杂的哲学简单化,能给卖菜的阿姨谈哲学。
第二、周国平的媳妇太崇拜陈教授,于是,改嫁了。
2.当前鼓吹新能源车的人,和前几年鼓吹5G的差不多,都是用想象和政策规划代替真实需求。现实是什么呢?现实就是新能源车终究是二等车,是一个高度依赖相关政策的产业。如果网约车出租车和私家车牌照不限制汽油车,如果对新能源车财政补贴和新能源电站的财政补贴都取消,新能源车有多少真实市场需求呢?
我问问大家,如果没有政策限制和财政补贴,你自己花钱买车是买新能源车(无独立汽油发动机)还是汽油车(含有独立汽油动力系统的混合能源车)?
此外,我对无人驾驶也是坚持泼冷水的。作为辅助驾驶技术,无人驾驶的确很有用。但是无人驾驶技术在相当长时期内只能作为有人驾驶的辅助技术,主要是用于缓解疲劳增加驾驶安全。至于无需人工介入的那种无人驾驶,可能几代人都无法落地实用,无法形成产业。我在县城生活,无牌照限制,无补贴。
我说说县城。
县城电动车多吗?
多。
但是,多是10万元以下的,例如老年代步车,这两年很流行的五菱。
用车成本的确低。
特斯拉多不多?
我们小区算是本地比较富有的小区,整个小区只有一辆特斯拉。
比亚迪呢?
有几辆。
整体而言,超过20万的预算,大家还是会选择传统的“大”品牌,例如宝马、奔驰、大众。
关于自动驾驶,我跟该作者的观点差不多。
自动驾驶只有0或1。
中间都只能叫辅助驾驶。
目前整个市场对电车不是很看好,这一点从二手市场就能看出来,电车保值率非常低……
那,我们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比亚迪有没有可能成为豪车品牌?
完全有可能。
我们这一代人,够呛,因为从我们接触车起,比亚迪就是低端品牌的代名词,先入为主了,但是我们的孩子从接触比亚迪开始,就是国货之光。
例如,我以前也不穿李宁,从“中国李宁”打入法国时装周以后,我也开始穿李宁了,还买过不少限量版,我现在的球衣、球鞋都选李宁了。
我们的孩子,完全接纳华为、比亚迪、李宁。
比亚迪,大概率会成为未来的豪华品牌!
第二、电车有没有可能完全取代油车?
代步车领域,这个完全有可能,看两轮车就行了,现在燃油摩托车几乎全面被电动车取代了,但是,一些细分领域的车型,例如越野车、跑车,还会是燃油车的天下,这就如同我骑本田电摩融不进机车圈子是一回事。
从驾驶乐趣,欣赏“机械”之美的角度,我还是觉得要选燃油车,而且要选大排量,那种轰鸣声是直通肾上腺的。
电车领域,理想是个奇葩,理想的老板是李想,我们是同龄人。
但是,他的定位非常好。
既可以加油,又可以充电,而且他是做汽车之家出身的,他太懂家庭用车需要了,中国人最需要的家用车就是汉兰达,他做的其实就是电动版的汉兰达。
那,若是问我:懂懂,你会不会买电车?
我不会。
为什么?
因为,我喜新厌旧速度太快,电车贬值太快。
3.跟我妈打电话,她说,我有件事,过去很久了还没告诉你。上次我去长沙办事,给自己订了张音乐会的票,一个人坐地铁过去,听了两个小时的音乐,我在底下坐着,听得很认真,一刻也不走神,听了两个小时,感觉好像青春又回到了我身上,从音乐厅走出来,世界好像被洗过了一遍,我觉得世界上有音乐会真的太好了。
妈妈有自己的生活,觉得自己也自由了很多……这段对话,让人同时能感知音乐的美好,这个混沌世间的美好,这个妈妈的美好,还有对一切美好事物能感动能触动能分享的美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