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味
我是一个北方人,家处高考最残酷的省份山东省,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济宁人,我住的小县城有着铁道游击队的英勇事迹,广为传唱。今年是我离开家乡去到另一个地方的第一年,临近寒假回家,熙熙攘攘的火车站里满眼都是人脑袋。人们大包小布袋的提回家,那是辛劳一年买回来的年货。总感觉长大后的年越来越有它自己的味道了,却有的时候觉得它又少了些什么。
我家这过年的时候没什么特别的风俗,也没什么特别的讲究。早说最讲究的也就是过年的前几天要扫地,扫走前一年的霉运,干干净净的迎接新的一年。过年的后几天也不能扫地,不然会把财气给扫走的。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过年的时候大街上的每一个人都乐呵呵的,大街小巷的红彤彤的春联,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街上的年味很浓。
等到了除夕夜晚,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一家人围坐在桌旁,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的饺子,一家人有说有笑的看着春晚,父母和孩子们唠两句家常,谈谈新一年的计划……家里的年味也很浓。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着,时代在进步着,每一天都是日新月异。渐渐的,人们把上街买春联当成了一种不得不去干的责任,把除夕看春晚当做了过年不得不做的一种模式,还有的是手机里各个APP里的抢红包活动。父母不和孩子唠家常了,客厅里静悄悄的,只有电视机里春晚播出的声音。桌上的手工水饺也变成了超市里的速冻水饺,用红包包成的压岁钱也被转账代替,大人觉得年味越过越淡,小孩子也不爱过年。
家乡几十年前,几百年前的除夕夜是家家户户门口挂着大红灯笼,门两侧贴着喜庆的对联,屋里是一家人热闹的唠家常吃水饺,屋外是唰唰的大雪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