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掠过,天空却没有留下痕迹。
流星则不然,燃烧自己,划破寂寞,照亮黑暗,灵动了地上无数双凝望的眼睛。
三毛就是这样一束生命禁区里的流星,斯人已逝,而她的书、书中的温度长长久久地留存了下来,在时间深处熠熠生辉,不会磨灭,就像流星划过天际绚烂至极的光彩。
书中描述了那一段起初让人有点哭笑不得的沙漠里的日子,后来三毛夫妇俩如何白手起家、在有限的物质生活条件下搭起幸福的栖居,把贫瘠粗砺的生活整理得五光十色、繁花似锦,其中传达出的豁达踏实的生命态度和丰富的人生经历让物欲横流中忙碌焦虑的现代都市人无不心向往之。
其实不论城市还是沙漠,生活不在别处,如果你不能拥有像她那样随遇而安、调整心态、努力经营生活的能力,那你就算逃到世外桃源也没用——适应网络和现代生活方式的你能保证不厌倦吗?而书里三毛与荷西的小屋,纵使在无边沙漠里,简朴但浪漫满屋、生机盎然。
作者与生命禁区为邻,在沙漠腹地边走边唱,“一个人在远离文明的地方唱着一支年深月久的曲子。撒哈拉,那里只有寂寂的干风常年累月的吹,那里是一个远古被遗忘的国度,那里有一座静寂无风的石城,那里远离文明,有苦难的战争,也有着最善良的人们。”
她将自己“流放”到沙漠,经营着人与人之间纯粹美好、没有杂质、善良又爱憎分明的感情。尽管不断有有真相洁癖的人站出来爆料她的家庭生活并非如书中那样温馨甜美,也会有硝烟,但我仍然固执地选择相信她不是“玩弄文字”的骗子。她与荷西的那份感情就像橄榄,经得起她在荷西离世后的残生里反复咀嚼那些清甜而又微苦、没有被大漠风沙风干的余味。物质生活的缺憾填补了精神世界的留白,粗陋的沙漠小屋在她的妙手装点下成为“艺术的宫殿”,不能割舍的拾“破烂”(民俗艺术品)的爱好在沙漠里找到了植根的土壤。深绿色的大水瓶插上一丛怒放的野地荆棘呈现一种“强烈痛苦的诗意”,汽水瓶用小罐油漆涂上“印第安人似的图案和色彩”,用铁皮和玻璃制作的风灯,羊皮鼓,红艳名贵的天堂鸟花在墙角燃烧。家的记忆太温暖,以至于后来只是以极清浅的笔触划过悲伤又像被蛰了一样弹跳开去。
我被书里轻快活泼的文风牵引着,看她和荷西一起捉鱼卖鱼、只向同事开张的中国饭店、在沙漠里步行去结婚、尝试“悬壶济世”、亲历回教符咒,翻越总督的矮墙去偷花,一个个细小的生命片段串联成连续的章节。不得不说的,是那一群让她的沙漠生活“五光十色”的“芳邻”,那一群或许自私冷漠残酷排外讨厌但绝对淳朴自然简单快乐的人们。在她参加路考时天台上围观的犯人起劲加油并将好消息传递给荷西,邻人每天早晨九点固定开始并且不还的“借”东西,坚决不看医生并向她这个“巫医”讨要药品甚至将红药水涂满面颊载歌载舞的非洲部落里的妇女,穷得连身体都不属于自己的奴隶用生菜报恩。每每阅读这些文字,眼眶总会有湿润涌动,不明悲喜,这本书不再是一本浅薄的旅途杂记,而是一场刻印了血汗和人性的温度的生命历程。
对于当地被默许的残酷剥削“会说话的牲口”蓄奴制度等落后野蛮的封建旧习俗,对于那些被迫害的可怜的人,作者慷慨地流出同情的泪水,和丈夫一起尽可能地给予尊重和保护、人性的温暖,比如在邻人的敌意中为贫穷卑贱的哑奴提供休憩的阴凉走廊,将他领入家中盛情款待,坚持以“沙黑毕”(朋友)相称。或许微薄的力量不足以将黑暗切换成白昼,依然要让文明平等自由的火光传递给那些在黑暗中挣扎呻吟和呼吸的人们,她是沙漠里黄皮肤黑眼睛的史怀哲,掏出燃烧的心,拆下肋骨作火把照亮前行的路。
她就像划破沙漠天空的流星,照亮了那片土地的一切,黑暗的,美好的,在文明的边缘地带藉着短暂几分钟的温暖、星星点点游移的光亮、若有若无的几缕夏日烟愁,远远地我们抬头张望,朝着她前行的方向。
三毛远去,但书还在,改变了很多人。追随那一点流光、一片初心,我踏上了一条和从前截然不同的路。
如果没有读过那本书,我不会知道短暂的生命可以绽放如此饱满的浓度,并终将因其宽度、厚度而光彩夺目。
你怎样,世界就怎样。敏感冷漠就像荆棘刺,扎伤自己,疏远了别人。心有真善美,就会觉得常被社会的善良簇拥着,毕竟还是好人多,心里甜甜的,暖暖的。
《撒哈拉的故事》教会我,从今天起,生活无小事,释放善意,让爱传递、轮回。
我曾经很内向、自私,像一尾游弋在深海里的鱼,躲着阳光,拒绝与外界深入接触,很慢才能融入集体。对公益事业也很漠然,有触动却少行动。
如今,三毛教会我面对生活,要化被动为主动。积极乐观,提取美的细节,把握好每一段日子。每一段时光都是生命的布匹上裁剪下来的衣料,是华锦霓裳还是短褐粗麻,全在自己手中。
我决定,多参加志愿活动,日行一善,用微笑和详尽的指点拭去需要帮助的人行途的疲惫。
我愿意,戴着小红帽、红臂章,挥着小红旗,做社区工作者,关注着脚步匆匆的行人,搀扶老人。像一棵开了花的树,扎根泥土,迎着朝霞和曙光,笑意盈盈地站在清晨的街角,从此风中多了一抹鲜亮的色彩……
一本书、一场阅读引航了一次改变、一个生命的质变。
“流星消逝的时候,光明已在望。”
感谢《撒哈拉的故事》,让一个曾经苦闷自私的年轻人,捕捉到了路过天空的一线光,仰望满眼灿烂的星子,以旷达宽忍为润滑剂,用善良与真诚做通行证,捧着一腔赤子心,重新找到被世界接纳的入口。
作者:曾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