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90后女生,想选专业。她问我,到底选什么好?
这是关乎梦想和现实的问题,不认真选择,会浪费青春和时间。但是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的人,给她提各种建议,她理解得了吗?
大千世界,这么多选择,这么多诱惑。如果不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自己爱好的,自己擅长的,又能坚持多久呢?我就给她讲了我身边的很多例子,希望她能从中获得一点启发。
一个是同事的儿子。初高中的时候就表现出非常强的数学天赋,得过市数学竞赛一等奖。他说儿子有一个习惯,看到数学题就想解,哪怕死抠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也能沉浸其中自得其乐。所以选专业的时候,他儿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数学系。如今孩子是国内数一数二著名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又被选拔进了人才战略班。他儿子说,他已经想好了发展路线。继续读研究生、读博士,然后留校任教教数学。如果能够获得推荐或家里拿得出钱,就出国镀镀金。最理想的就是在一流大学当教授,实在不行就到二流、三流大学教书。再不行,就到高中去做数学老师,将来开个补习班什么的,收入肯定还不错。反正他发展路线清清爽爽,不管怎样就当数学老师,结果肯定都不差。
另一个是我亲戚的儿子。因为亲戚在汽车公司上班。所以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的,就喜欢上了汽车。初高中喜欢上绘画,据说现在画的汽车设计图已经有模有样了。孩子说将来要设计很多新款的车。虽然孩子还在读高一,但未来的发展方向已经确定了,目标就是读研、读博,进一流的汽车公司做设计师。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宝马、奥迪这样的大公司,如果实在不行其他德国、日本品牌的也都可以。有机会就去德国、美国、日本学习先进的设计经验,为振兴咱国汽车工业尽微薄之力。反正,这是个高精尖的行业,未来发展势头、收入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多年前我还认识一个一流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女生。她经常用小白鼠做实验。后来她申请到国外一流大学的奖学金,在国外深造。现在偶尔还能看到她发的朋友圈,都是她做实验的各种信息。后来我发微信问她,工作方向定了吗?她说已经联系好了,她所在的大学生物实验室同意接收她做试验员。这也是在科研前端的行业,也许她就是下一个类似屠呦呦的生物学家。
还有一个人是培训老师的女儿。她女儿高中偏科,理科成绩很不好,基本上不可能考上一个比较理想的大学。他想,既然没有综合优势,那就要打造特长学科。原先非常流行的短板理论已经死掉了,现在流行的是长板理论。所谓长板理论就是说木桶里装水多少,取决于长板的长度。他发现女儿英语很好,于是就专注培养女儿的英语能力。现在她女儿已经是一家外国杂志的编辑。一个中国人能在外国杂志社工作,英语能力一定非常厉害了。
的确,如果一个人在某方面既爱好又擅长,就很容易找到专注的领域。
通常,我们都是选择自己擅长又爱好的领域,两者重叠,才是值得专注的方向。当然同时还要考虑经济价值。
我决定专注于写作,但明显起步完了。今天,看到一个简书作者,写作两年已经写了68万字,让人惊讶。相比我们兜兜转转后,又走向写作道路的人,肯定是捷足先登无数倍了。
但我们绝不会因为这条路上走的人多了,有成就的人多了,就不去走。我们依然可以,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关键是,我们是否听从内心的声音,认同这是自己最终要选择的路。不管是布满荆棘,还是一片坦途,都会义无反顾。
最重要的是,即使一直走在这条路上,即便不会成功,也依然无怨无悔。
人这一辈子,总要有一件事是为自己活的,权且就这么任性一把吧。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越早找到专注的领域,越容易成功,也越容易幸福。因为人的生命有限,精力有限,分散太多肯定牵扯精力,也无法做专、做精、做细。
90后女生听完,陷入深深的思考。她说还没发现自己擅长的和喜欢的。青春的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思考这个问题,“一招先,吃遍天”,专注经营自己的强项,才能谋生,才能谋爱,这一生才能无怨无悔。
我的爱好是什么?我擅长什么?他能给我带来多少经济价值?能让我找到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常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只有尽快找到,专注努力,人生才不会陷入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