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几个月前刚做了一个职业的转换,很自然的就接二连三的碰到跟我咨询和讨论相关择业问题的朋友。或许因为我待过体制内,也参与过新公司的从0到1,而最后又选择了脱离平台在江湖漂泊,也得以让我的观察多少显得有些价值。
开始分享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我身边几个朋友的职业状态:
A君依旧在体制之内,勤劳一整年业绩遥遥领先,虽最终未获得晋升,却也收获不菲年终奖。
B君已经“不上班”有三年,期间参与过一个朋友的创业项目草草收场,幸好二级市场投资策略稳健,每年都还有百万+的盈利。
C君早我几个月辞职,因为要操持自己新买的大房子的装修,干脆阶段性选择了“装修+旅游+读书”的生活,期间房子账面升值了几百万也让后面的选择更加从容。
D君三年前毅然选择了创投这个行当,搭团队、募资、找项目、做投资决策一路走来甚是艰难,却也能乐在其中,时至今日基金管理规模已达数亿,积累已然有了一定的重量。
从当年现金流的角度来看:B君>A君>D君>C君
从当年财富增值的角度来看:C君>D君>B君>A君
从职业满足度来看:D君>A君>C君>B君
其中反差最大的可能就是B君,明明有最好的现金流却具有最大的恐慌和不安,让我不禁思考:
究竟是什么左右了我们的职业满足感?打工上班与创业自己干一定有明显的界限吗?如何才能找到“名利双收”的职业道路?
“稳定压倒一切”的幻觉
A君之所以有优于B君的满足感主要源于职业的稳定状态和自己较好的适应度,这种适应度本质上仍然也算稳定的内涵。这种状态不可谓不好,因为它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你的担忧,因为明年怎么干甚至于十年后怎么样,他是大致可以做个比较准确的推演的,这可能也是大部分人不愿意从体制或机构出来的主要原因,根植于我们本性之中的避险思维。
而在我看来,B君所从事的二级市场投资更大的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与兴趣,还真正做到了可以随时开始一段想走就走的旅程的状态(PS:B君的投资策略无需经常盯盘),其实性价比非常高,只是跟以前相比没有了朝九晚五的固定节奏,在朋友间显得有些“异类”,恐慌也大抵来源于此。
其实,换个视角来看,便可突破这种认知的局限。
用生意的思维来看择业
这也是我对第二个问题的看法,我觉得完全没必要把给老板打工跟自己干这两个状态放在相反的对立面,其实本质来看就是关于时间的投入产出的生意而已。
如果卖时间划算,我们就选择出售时间换取报酬,这其中大部分人把时间卖给了机构和老板,少部分人卖给了自己(B君)或者卖给了更多的人(比如出书);如果买时间划算,那就去买别人的时间付以报酬(比如老板们还有我们这些付费购买知识的人)。正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碰到物品买卖一样,同样的在时间这个维度我们既可以是卖方也可以是买方,无外乎根据产出的不一样调整其中的比例和不同阶段的重点,所谓的职业转换要么是之前的时间交易逻辑出了问题(亏损),要么是有了更好的生意模型,至于进去或出来机构只是表象而已。
一切回归到自己的成长
然而还有一种现象我们也不容忽视,有些人明明时间生意做得很好,即投入产出很高,挣很多钱,然而却表现出比常人更大的焦虑,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是我们选择衡量时间产出的货币错了,金钱毕竟有它的局限,至少边际效用递减太明显,心理学家也已证明超出自己需要的金钱能给我们带来的满足感有限。然而自己的成长却不然,它既有着跟金钱一样得到即满足的属性,还具有得到就不会失去的属性,拿它来做货币不是更具有指导意义,这也是我比较肯定C君的状态以及羡慕D君的状态的原因。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一旦持续成长,财富的到来则是必然的事情,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