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郎画竹
我们经常遇到客户小伙伴有这样的疑问,看了看重大疾病保险条款的疾病种类后,感觉都是快要挂了才理赔,那么,买重大疾病保险还有什么用?买重大疾病保险是想着如果发生疾病风险的时候,能有一笔钱去看病的,都生不如死了,拿钱还有什么用?
其实我认为,这类的小伙伴对重大疾病的定义以及保险的意义存在着一些理解上的偏差,所以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重大疾病:其实满足重大疾病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会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工作和生活,另一个是治疗花费巨大。
其实两个条件是相互的,如果很长时间内影响患者及整个家庭的生活和工作,那毫无疑问治疗是困难的,自然花费也不会低;如果治疗要花很多钱,那一定会影响到家庭的生活。
所以重大疾病会有这样的流传:“辛辛苦苦30年,一病回到解放前”。现实生活中一病返贫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了,朋友圈中刷几下便有一条筹款治病的例子,基本上大家都见过吧,“轻松筹”上更是这些事件的集中地。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得了重大疾病并不是说发生了就一定会挂,或者一定生不如死,这样的结论只是个人悲观的结果。
实际生活中重疾治疗完成后,健健康康生活的人大有人在,比如我们就有同事5年前得了心梗需要心脏支架,花了20万,因为他购买了重大疾病保险,所以理赔“给付”了70万,后来努力锻炼身体到现在一点事都没有,健健康康,活蹦乱跳的。
所以我们就要了解了解,为什么会有重大疾病保险的出现呢?
重大疾病保险是南非著名心脏外科医生巴纳德博士发明的,很有意思吧,医生发明的保险。
巴纳德医生发现虽然疾病可以治好,但是高昂的医疗费,往往让人选择放弃治疗;就算是没有放弃,治好了,那接下来的经济窘迫也会使得病的人被迫放弃静养而选择出去继续工作,那么终究会演变为旧患复发致生命终结。
医术可以拯救一个人的“生理生命”,但却救不了一个家庭的“经济生命”,而很多时候没钱也就意味着没命。
所以巴纳德医生千方百计经过摸索,才发明了重大疾病保险,用以拯救人们的“经济生命”。而保险本质的意义就是互帮互助。大家每人出点钱,谁发生不幸了,把钱给他,所以大家就很好理解消费型保险了,自己没事,那钱哪里去了呢?赔给不幸的人了嘛,因为在庞大的社会群体和确定的概率下,一定有人发生不幸嘛。那么发生不幸的人获得的理赔款,哪里来的那么多钱呢?大家好心通过保险公司交的保费捐的嘛。保险就是这么回事。
有小伙伴又会说,大家再帮助,再有钱,病治不好还不是一样挂掉,那时候要钱还有什么用?
我想说,就算是非常非常不幸,得了铁定治不好的绝症,意味着挂掉,那也不能抱着“那拿了钱还有什么用”的想法,这样想是非常自私的。
重大疾病第一个条件就很明白的说了,会严重影响家庭的生活和工作。实际情况就是这样,一个人如果得了重大疾病,绝对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一定是他一整个家庭的事,很多时候自己内心都放弃了,但家人为了亲人的性命,是花多少钱都不会放弃的。
如果发生重大疾病了,且有一笔保险的赔款,至少大家的心态就会很不一样,起码得病时,能有一笔钱给付,也不会带来经济上的二次伤害。
乐观的情况,大家都坦然接受,有一笔额外的钱,把剩下的日子过得精彩,去和家人旅游,去一起做还没来得及做的事,去一起看没有看过的风景,也许这样之后就有绝处的逢生。
我有一位老师,之前得了癌症,医院都判死刑了,就离职不干了,出去环游世界了8年,回来以后,癌症没有了,便觉得自己还有余力,就继续执教了15年,直到后来寿终正寝。
所以借用巴纳德医生的话来警醒大家:大家都需要保险,不光因为人人都会死,还因为我们都要好好的活着。
私人理财顾问式的保险代理人:文郎画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