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的家乡——山东省这个小县城——莒县,大家可能都觉得这个字不好读。正确读音是——莒(jǔ)县。
莒县是千年古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日照市西部。周朝时这里是莒国,建国于公元前1046年,亡于公元前431年,建国君主是己兹舆期。
莒国是山东东夷中最强的国家,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叙述:“莒虽小国,东夷之雄者也。”《芈月传》里蒋欣饰演的莒姬,就是莒国的公主。
莒县县城曾是春秋时期莒国都城所在地,目前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古城,“毋忘在莒”的典故就出在这里。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公子小白,曾客居莒国,后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
齐桓公执政期间,大臣管仲常提醒齐桓公,毋忘在莒。比喻不忘本,不忘初衷,不忘家乡,不忘峥嵘岁月。
殷墟发现甲骨文,但甲骨文还不是最早的文字。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原始陶文,比甲骨文早了1500多年,是中国文字的始祖,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
说到底,“莒”不仅是一个地名而已,这个字有着精神上的高贵。作为莒县人,听到这里都是挺提气,但因为莒国面积实在是太小,太不起眼了。所以,外人提起山东,只会说齐鲁大地,没有人会把莒当作山东的代名词。
文字是文明史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1960年,莒县出土的陶器上,类似于“日月山”文字的画,这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可它读什么呢?这几个字不像甲骨文,因为至今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它们的来历,有人简单比喻为象形文字。
古文字学家于省吾认为,这个字由日、云、山组成,早晨云气承托着太阳,出在山上,形容早晨宛然如绘的旦明景象,释为“旦”。
历史学家田昌五先生解释,这可能是一个氏族部落的标志,山上有明月,月上有太阳。
如果抛开历史上久远的光环,单从山东区位优势上看,现在的莒县就很尴尬了,火车都是绿皮车,高速路只是在南边算是经过了一下,而且是东西走向,沿路串起来的大都是欠发达地区的穷亲戚。
山东的南北高速是从青岛到日照再到临沂,巧妙地避开莒县。因为莒县非6不幸地与日照,处在一个同纬度上。
当时的莒县和日照,同为临沂的县城,而且莒县比日照更有历史,之所以千年古县的位置被取代,是因为海洋时代的来临。日照站到了历史的前排,莒国从此消沉下来。
2016年,莒县在春秋时期莒国故城遗址范围内,启动实施“莒国古城”建设,规划总面积约1200亩。建成后的“莒国古城”将生动展现从春秋到明清,不同历史时期莒地独特的历史文化,成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的“名片”。
近年,备受瞩目的莒国古城建设大幕正式拉开,一座延续了3000年的历史古城呼之欲出。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故宫博物院等数十位古建筑专家参与,先后20易其稿,创造了莒县历史上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群众反响最好的拆迁记录。
莒国古城是新型城镇化、文化旅游、新旧动能转换的龙头项目,也是重大的民生工程,现在莒国王宫、城阳王府等主要文化景点建筑单体设计完成,一座独具特色的水系之城、传承历史的文化之城、意境优美的精美之城、业态丰富的活力之城,很快就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现在各类古城遍地开花,仿古建设大多雷同。那莒县古城如何突出自己的特色?毕竟,这齐鲁莒大文化中的“莒”,只有莒县人说得头头是道。
这两年,莒县店子集镇、陵阳镇、浮来山镇成功“撤镇设街道”。夏庄镇被确定为全省重点示范镇,刘官庄“云塑小镇”被确定为省级特色小镇,招贤镇创建为省级美丽宜居小镇,东莞镇、寨里河镇及大沈刘庄村分别创建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现在莒县持续打响“毋忘在莒”品牌,以宣传莒国古城为重点,深挖历史文化资源,让更多的人认识“莒”、读懂“莒”、向往“莒”,塑造魅力城市形象和理想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