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希林这个名字我并不熟悉,但和我说电影《恶人》中的奶奶、《奇迹》中的外婆、《小偷家族》中的奶奶,我这才把人和名字划上等号。
就像看日剧、港剧看得多了,虽然每部剧的主角会换成不同的明星大咖,但总有一群面孔熟悉但不一定叫得出名字的老面孔出现在不同的剧集和影片当中。
也很奇怪,虽然来来去去就这些演员,但我好像不太会跳戏。对此,我归结的原因是,演员们的演技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演员这个职业广受瞩目,大概是因为明星效应、流量经济,以及明星生活越来越多地暴露在公众面前。让美丽的少男少女们对于成名,对于进入流光溢彩的明星世界趋之若鹜。
可是演员这个职业,并不仅仅是打扮地美美的往那里一站就好了的。一个演员的真正价值应当是用自己的身体、思想,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物的理解来展示另一个普通人,并要不着痕迹地让屏幕外面的我们和人物一起笑一起哭。
日本演员树木希林就是这样的存在。大概是因为长相的关系,从30多岁起,她就开始演老年妇女。有时候扮演她儿子儿媳的演员本身都比她这个饰演“母亲”的要年轻十几、二十岁。
一个年轻人要扮老,不仅仅是戴上假发、划上皱纹、弯腰走路、步履蹒跚就行了的。要让观众们在看完影片之后评价说:“您演得真像我的母亲”,这是要有多么深入地对人生的理解,对普通人的观察,以及对表演的尊重。
在《一切随缘》这本集合了树木希林长期以来接受各种访问时的谈话内容的小书,展现的正是树木希林女士在影视圈中摸爬滚打近60年的人生心得,记录了她在千帆过尽、佳作成林的状态下对于生活、家人、健康、工作、男女和作品的思考与感悟。
这样一本薄薄的语录集成为了2019年日本书店销量的第一,被很多日本人奉为“自己的《圣经》”,不得不赞叹树木希林女士的人生智慧。
既没有金钱,也没有地位和名声,也许在旁人看来这太平庸了,但只要本人有真正喜欢的事情,觉得“好幸福啊”,那他的人生就可以说是闪耀夺目了。
书的封面上,树木希林女士优雅、灿烂的笑容,那种淡定与满足,那种优雅与随和,觉得一个女性在年老之时能有这样的笑容是极大的福气。
在生活上,她没有过多的欲望,能毫不羞涩地告诉我们,她的家中有很多别人不要的家具;友人整理出去世的丈夫还未穿过的衬裤,她也照单全收,并不会觉得穿上前有开口的男士衬裤有什么难为情的;她家的电视机还是显像管的;她对自己就是个“小气”人也好不遮掩……
年轻的时候,她也像很多人一样,因为贪图便宜而买了很多东西。但是她发现,一旦拥有之后,便会成为东西的奴隶。所以,以后的她渐渐摆脱了对物品的执念,自在地保持着与物品的平衡,让生活变得简单、利落。
是啊,想树木希林这样段位的演员,确实不需要通过物品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存在。她有等身的佳作在手,不需要物质来修饰自己。我想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当我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手上的工作时,专注在提升自己的能量和能力时,吸引资源靠向我们的不是打扮得多么吸引人眼球、说多么出位的话、做多么出格的事,因为她的演技为她赢得了地位和尊重,她手上的功夫是她的自信,这份自信也滋养了她的淡定。
不管干什么工作,只要学会了全局审视,那就可以存活下去。
对于工作,她有一套自己的哲学和处事方式。她会带着全局的观点来对人对事,如果和自己对戏的搭档不在状态,也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来。
她精益求精,且颇有大将风度。觉得参与制作的杂志访问标题不对,立马要求重新印,哪怕冲印的费用由她支付。对比她生活上的朴素,在工作上的全情投入、毫不吝啬实在让人钦佩。
反观自己在职场上见过的一些人,在工作上秉持“差不多”思想,对于所谓的个人利益过于计较,对自己手上的作品、工作、项目做不到精益求精不说,先考虑的是不是自己的蝇头小利会不会受损。对于很多举手之劳也都斤斤计较。
这个浮躁的时代把每个人都变得急功近利,都想走到台前,不愿成为幕后;都想一夜成名,不想沉淀积累;都想一夜暴富,不想稳扎稳打。
对于有流量、有看点、有显而易见利益、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的、能立刻马上看见结果的都一窝蜂、一拥而上、趋之若鹜。而那些需要沉淀、管根本、看长远的都无人问津。
所以,一个宫斗剧火了,满眼都在宫斗;一个谍战剧火了,全世界都在潜伏;一个话题火爆了,满屏都在追热点;一个产品成了“网红”,齐齐都模仿跟进。
也正是这样,我们在科技上,还有那么多“卡脖子”技术;我们在各行各业都极其缺乏秉持着匠人精神的从业者;我们在一些基础学科上存在着巨大的短板。
马斯克说:最聪明的人没有去搞科学研究,都跑去学金融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如此,我们何尝不是呢?施一公忧心,他的优秀子弟正在考虑转行金融领域。我也怀疑,当我的孩子将来报考专业、选择职业的时候,我能不能从他们的热爱,而不是他人的期待考虑,能不能支持他们去学习和从事真正热爱的、有热情的、愿意为此发光发热的,而不是当时看就业前景最火的。
当树木希林女士投入到一流演员不屑一顾的广告拍摄时,并不是抱着“曲线救国”的策略,而是切切实实认为:如果大家都不做,那就我来做吧。在演完之后,她发现拍广告是符合她的个性的,而她的头衔也多了一条——广告女王。
与其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不如好好挖掘自己的天赋热情,好好聚焦自己的天命,并在自己热爱领域扎根,以全局的视野赋予自己的工作神圣感,为自己闪闪发光。
小事的不断积累,将为电影中的“日常”增加真实性。但是,这必须从平时就开始观察,在拍摄现场是无法当场想出来的。
关于当好一个演员,树木希林也有她自己独到的见解。注意,是当好一个演员,不是一个明星。
在全书之中,树木希林女士从来没有流露出自己是资深演员、大咖大腕的骄傲,反而谦虚、自嘲无处不在。
她对作为一个演员,演好一个角色充满了敬畏之心。她认为演员要塑造好角色,就必须深入生活,过普通人的生活,与普通人相处,普普通通地活着。她的吃穿用度与常人无异,她搭乘电车,她深入生活,不,她本来就用无尽的生命力活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之中。
怪不得,与她合作了六部影片的大导演是枝裕和评价她说:将母亲的刻薄以不讨人嫌的方式表现出来,恐怕就只有树木希林才能做到。
2004年,61岁的她因视网膜脱落导致左眼失明。第二年,在她62岁时因罹患乳腺癌接受了右乳全切手术。然而,在这之后直到她去世的13年间,仍然活跃在大银幕上。其中不乏经典佳作,包括让她本人获得大奖的《步履不停》、《东京塔》、《恶人》等等。原来,我之前看过的《恶人》、《奇迹》等影片,都是在她左眼失明、患癌后参演的作品。不禁对她的无穷的生命力和精湛的演技肃然起敬。
在她70岁时,她凭借《我的母亲手记》获得36届日本学院奖最佳女演员奖,在获奖演说中,她告诉大家,癌细胞已扩散至全身。
但就是这样,她的演员之路依旧没有停步,步履不停,依旧发光发热。
在纪录片《活出“树木希林”》中,她说:与其说为了角色而努力,不如说为了活着而努力。演员就是要时常挑战自己,需要质问自己,这样够了吗?
树木希林不仅在影视剧中演绎了各种坚韧的女性形象,更是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神奇女侠”。正如她在麻风病院体验生活时感受到的:每个人都克服了过往的艰辛,积极明快地生活着。
她本人也正是积极明快的存在啊!
所以,是枝裕和导演在树木希林去世时,难过到无法亲自参加葬礼,在由他人代读的悼词中,他写道:虽然在很久以前,我的母亲就已经去世了,此次就像第二次失去母亲,现在我陷入悲痛的泥沼无法自拔。
在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上领奖时,谈到树木希林时,是枝裕和导演抹着眼泪、哽咽地说:她是我制作电影的伙伴。
此情此景,令人动容。不是互相利用取得名利的工具,而是互相互相扶持、互相给予能量,且拥有高级价值观的两位大师的惺惺相惜。
“不骄傲,不攀比,有趣地淡然生活就行。”这是她对女儿的教导,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生态度。
无戒学堂日更第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