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旧文,今年年初看完流浪地球之后就写了,写完也忘记了。前几天看到腾讯视频上架了《流浪地球》,忍不住又重新审视了一下,发出来。
在《流浪地球》之前,中国并不是从来没有科幻片,只是近年来并无出彩之作,导演们也不热衷于拍科幻片,观众也习惯了去看外国大片。科幻片在中国的土地上总是有种水土不服的嫁接感。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确实有过短暂的科幻片繁荣时期。我个人印象深刻的电影有《男人的世界》和《霹雳贝贝》两部,即使前者是打着科幻片的幌子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后者是披着科幻片外皮的儿童影片,但确确实实都是不折不扣的科幻片,同时期还有不少,不一一列举。可惜的是,中国科幻片并没有继续高歌猛进,反而逐渐式微。
当下的科幻片,数量不多,质量不精。在腾讯视频里筛选内地科幻后展示页面(部分)如下:
这些电影我看过的不超过两部,图中的评分并不是豆瓣评分,只是腾讯视频里的评分,参考意义不大。其中有些还不能算是科幻片,只能说是奇幻片、魔幻片或是动画片。总的来说,就是佳作匮乏,挂羊头卖狗肉,流于俗套,粗制滥造。口碑票房尚且谈不上,就更不用提能引起多少话题与思考了。
在这一大背景之下,《流浪地球》可以说是一针强心剂。对于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历程来说,小破球既是偶然,又是必然。偶然是说,拍摄过程一波三折、资金短缺、无人可导,在个人意志支撑之下偶然成就了这部大热的作品。必然是说,中国科技高速发展,经济水平大幅提高,中国一定会在某个时间节点,重启科幻片的大门。对于这部片子,过于苛刻没必要,一味高捧也不理智,还是理性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来得更实在。
《流浪地球》被打上了导演郭帆的烙印,它的优缺点与郭帆自身的优劣势一样,十分明显,且两者互为呼应,也是情理之中。
先说好的方面。影片出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流浪地球》,妥妥的大IP,拖着地球跑路的创意,让见惯了大场面的好莱坞也目瞪口呆,硬核到崩牙。这样前所未有的科幻故事,前所未有的交给了从未拍过科幻片的郭帆。会画漫画,懂平面设计的郭帆,将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他使《流浪地球》呈现出绝望又磅礴的美感,冷冽的色调高度契合主题。单从画面效果来看,确实可以与好莱坞大片相媲美。
在此之前,郭帆已经在《李献计历险记》和《同桌的你》这两部影片中做了过大胆的尝试——将故事与科幻结合起来。
《李献计历险记》改编自同名漫画:患有“差时症”的李献计为挽救女友,不断打穿游戏穿越时空。同样担任导演的李阳是其原作者,原动画作品仅20分钟,将原作拉长为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剧本有着很大的硬伤:时间线凌乱,感情描写多到流俗。最后只看成片效果的话,也还算天马行空,动画场景的运用很自然,既达到效果,又节省费用,郭帆无疑是聪明的。
《同桌的你》把假想与现实糅合得很好,不同于大多数青春片那样纯叙事,他很大胆的用动画特效来表现人物心理,画面新颖亮眼。虽然影片时间跨度大,男女主感情铺陈不够细腻,特效与假想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是对于郭帆本人来说,又是一次很不错的尝试。
可是郭帆这一次给自己的压力太大,《流浪地球》也负重不堪。郭帆作为即将奔四的中年人,已经当了父亲,比90后、00后受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情感价值观的影响,同时又接触过好莱坞式的工业电影模式,他希望能够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这显然有些贪心,所以在《流浪地球》中呈现出一种尴尬而幼稚的情感表达——充满了中二气息的天真。事实上原著中并没有这样的情感羁绊,大刘冷静而残忍的在小说中表明,在地球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伦理,原著的思想高度并未在电影中得以展现。额外强行植入的中国式伦理,虽然也是剧本的硬伤,但也不可否认导演对后期剪辑的把控失调。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情感插入或者是一种弥补或偏离。中国科幻电影的工业化程度之低,已经严重影响了导演对于科技的冷静反思与大胆前瞻,即便他是一位青年导演。技术可以通过学习飞速进步,但思想却不一定跟得上。
我想引用《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中的一段话:
我对科幻电影通常抱着两个期望:一时希望影片的故事情节能够构成“思想平台”,由此引发不同寻常的新思考;而是希望影片可以拓展观众的想象力——哪怕仅在视觉上形成冲击也好(比如像《星球大战》那样)。
《流浪星球》叫好叫座很大程度上源于满足了第二条,拓展了观众的想象力。第一条,还差得相当远,毕竟拼尽全力也只能先把视觉效果做出来。
目前主流的看法就是,《流浪地球》瑕不掩瑜。毕竟是科幻片,情感部分尴尬就尴尬吧,毕竟科幻大头做好了,就可喜可贺了,目前《流浪地球》的豆瓣评分稳定在了7.9。可是如果希望中国科幻电影有长足的发展,就不能盲目欣喜于评分和票房。
好莱坞大片技术成熟,当他们的编剧和导演专注于打磨影片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的时候,同时期的中国科幻片导演们,却受制于低工业化水平,不得不更改剧本情节,削足适履,血淋淋的狼藉又怎么会有观众买单。
中国并不缺乏文字科幻作品,但是改编成科幻片并非朝夕可成。喜好科幻片的群体在国内不算小众,根据小说改编的《流浪地球》爆红,并不是中国电影工业化结出的果实。原著中的世界观和故事情节被大幅改编,又融入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加上画面够大气,想象力够狂放,又是在春节档上映,才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效果。
有了《流浪地球》做例,就有观点认为中国不应该盲目效仿好莱坞模式,这是瞎扯。好莱坞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标准化生产模式,是一种团队管理,并非仅仅是艺术创作。通过对团队的统筹管理和对技术的大规模成熟运用,使得电影以工厂形式被生产出来,所以美国大片就更加倚重创意,倚重剧本,只要创意和剧本过硬,那么产出的一定是好片子。《流浪地球》整个团队有七千人,这样庞大的团队要靠导演疲于协调,直线式管理模式枉费人力,效率低下,这样下去就做不到高质高产。
引用郭帆自己在知乎上面的回答:在中国做科幻电影并不容易,这种不容易不单单是技术层面上的。我们电影行业的工业化还远远不够,拍摄完成一部大制作的影片非常艰辛,从每个部门的组建开始都会遇到重重困难。工业化就是把杂乱的东西标准化,从而对内容进行量化和拆分,之后才有分工。我们的创作方式非常不工业化,现阶段,不管是导演还是其他工作人员,都在拼尽力全力支撑这件事,这个支撑的过程,也是试错的过程。我觉得,不管是我们这代人还是更新的一批导演,我们应该先把工业化的意识植入进来。或者说,现在我们还没有资格讨论,我们该如何拍出“漫威”那样的电影,先把最基本的完成,才有可能把我们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对电影来说,工业化是一个载体,如果我们连这个载体还没有应用好,其他都是白费力。
电影工业化进程一定需要资本的大量投入和技术的精细化分工,技术上问题根本上还是钱的问题,资本却要看市场的反应,市场好坏又依赖于电影作品的质量,但电影质量的提高又需要电影工业化的成熟。这是一个圈,必须有其中一环先做出改变,才可能使整个圈形成良性循环。《流浪地球》之所以瞩目,也是因为它率先做出改变,开始推动这个良性循环。
从今年开始,一定会有不少资本涌向科幻电影领域,这可以促使中国电影工业化缓慢的开始推进。这是好事,尽管一定有一部分资本会亏损,有一些资本会消磨在制作周期中。有小破球名利双收做例子,中国电影工业化就一定会有人开始做,做到什么样的程度,目前未可知,不盲目乐观,也不妄自菲薄。
科幻电影有很强的商业属性,前期投入巨大,制作周期较长,是否能赚钱则要独具慧眼,影视投资者不敢轻易触碰,《流浪地球》也曾面临过撤资危机。上映之后票房飘红,各路媒体称2019年为“中国科幻片元年”,如今2019年眼看要过半,中国科幻电影方面却没有什么令人振奋的消息 。
郭帆导演还不算是成熟的导演,借着《流浪地球》的口碑,也火了一把,经验弥足珍贵!也幸好是他这么年轻的导演,还可以有很长的探索之路可走,还有可试错的空间,或许他会亲身经历,甚至引领中国的电影工业化进程往前走,之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他执导的影片或许会成为资本热门选项,希望他更进一步,也希望他这样大胆的导演能多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