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斯坦福大学做过一个著名实验。让自愿报名的学生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犯人一组演警察。穿上囚服和警服,进入监狱环境,开始不同的角色扮演。仅仅几天,学生就开始对自己的身份产生幻觉,犯人越来越像犯人,警察越来越像警察。由于情况越来越严重,实验不得不中途叫停。
这应该是最被大家熟知的“贴标签”的威力了吧!
说回到我们身边,两个妈妈聊天
“他最近很叛逆,还丢东西,说了不能做也根本不听”
“我跟你讲,是terrible 2到了”
说实在的,我不喜欢“terrible 2”,“horrible 3”,“逆反期”等等这类的说法,这是一种对儿童成长过程中正常行为的负面描述,很容易误导一些理念匮乏的家长。
本来一次次亲子沟通中的冲突都可以变成家长自省的契机,现在他们却轻松的推脱给这些标签,“孩子到了2岁就是这么难搞啦!” 呵呵,你觉得2岁terrible ,可是有的父母觉得2岁很精彩,3岁更精彩。这就是看不见的赤裸裸的差距。口连心,心连脑,说的多了,自己就信了。所以肾炎啊,错了错了,慎言啊!
(没准整理病真能做出这个嘴型)
“不乖”“不听话”“注意力不集中”“感统差”“没有礼貌”“他不喜欢红色”………………说好的理解呢?说好的尊重孩子的独特性呢?
我们来算算账,贴个标签最多就是大人过了嘴瘾,而孩子那边呢?遇上个心大的孩子还好,最怕的是孩子听多了,自我认知跑偏了,觉得自己真的就是那么糟糕。认知决定行为,行为会带来评价,评价会影响认知。这简直是个魔鬼的恶性循环。大人们,你还觉得自己聪明吗?
实验可以中途叫停,孩子的成长却一刻也停不下来。这就要求我们迅速丢掉陋习,毕竟“进步”从来都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
有首诗,每次读都能有不一样的收获。硬件渣,没找到网上截图,拍个照(忽略我的highlight),大家凑合凑合看,念一念,背一背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