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今天你做了什么呢?今天的目标计划是否也按时按量地完成了呢?
最近是期末考试周,图书馆、食堂、教室到处都能见到疯狂复习的小伙伴。而你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无论是一般作业还是课程期末论文,即使老师给的时间很充分,你还是会拖延到最后再来完成。
当然,有时候你会心血来潮,提前一些时间去查找资料,但后面发现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那干脆就放到最后来写吧,毕竟还有时间来慢慢酝酿。
或者相信一晚创奇迹,截止时间是第一生产力。
基于上面的情况,我们把它称为逃避型拖延。总想着还有时间去完成或是不想面对那困难重重的任务。
在心理学上,不同的流派对拖延也持有不同的解释。
精神分析流派
我们之所以拖延,是因为要完成的任务给我们造成了焦虑或是恐惧,从而让我们逃避。
就比如期末作业,需要写一篇论文,但难于下笔,无从下手。如果时间还很充裕,倒不如先放一放,等后面有时间再想一想。殊不知,再次提及它时,就已经是截止时期了。
行为主义流派
行为主义中出名的是它的强化理论。
如果我们拖延造成的后果并没有给我们造成惩罚或不满,甚至是带来了收获,那么我们认识到短时间内也可以完成作业,就不需要长时间去准备,并且成效也可以,美其名曰“高效率”,那么它就会我们对拖延的认识,并且能获得拖延给我们带来的快感。
认知主义流派
在认知中,我们可以用情绪ABC理论解释。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你以为结果C是由直接事件A导致的,但其实B才占主导作用。
在我们拖延中,总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像“我做不到”、“这个有些难”等,会影响我们评估与动机唤醒水平,进而影响是否执行学习任务。而你是不是常常因为“感觉自己能力不足,就放弃了比赛”呢?
因此,想要拒绝拖延,我们不仅需要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还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
下面呢,我也分享两个我认为比较有用的方法。
第一是对任务的管理,这里我们把要完成的事情分为了四个象限。分别为: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不紧急。
每天根据需要完成事情的重要紧急性来分配自己的时间。一般来说,重要且紧急的事情,时间都是非常短的,这就需要我们集中精力去完成。
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预留的时间比较长,就比如现在打好基础为以后就业做准备,这期间时间是充分的,就业这件事是重要的。
因此,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主要集中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面。有一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想就是很好的诠释。
而你是不是每天都做着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呢?
第二每天思考自己做了什么?这里用“4F”来总结。
每天我做了什么?建议每天定一个计划,一天结束后可以根据此复盘。
我感觉是怎样的?是完成计划后的欣喜还是为拖延而没有完成目标的懊恼?
反思自己有什么改进的地方,根据上面的四象限对我们完成目标进行调整。
我打算做什么?这可以是明天需要完成的,也可以是周、月、年目标,或者是未来人生的走向。
因此,无论你要做什么,都可以根据我们的“4F”和四象限来衡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做事的顺序和方向。
你学“废”了吗?那就赶快用起来吧!滚蛋吧!拖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