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第一阶段(1-10天) 结合一本整理类的书籍,整理自已卧室,每日整理出一些物品,赠送或着丢弃,希望达到的标准:只留下日常用的物品并将物品进行有效定位,清理自已的欲望,提高卧室的空间及自已生活的高效习惯。
说整理卧室,感觉很是容易,早上起来但是望着乱七八糟的房间却是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也对于自已制造的混乱感到无比的佩服,因为留心去看的话有点战后战场的感觉。不知这也算是我的一个特长吗?
本周选择的整理类的书是2013年购买的山下李子写的《断舍离》,虽然看完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但是我的生活还是依然如旧没有任何改变。今年虽然进行几次断断续续的整理但是还是成效不太,保持完二天就继续乱成一堆麻线。希望利用这次#30天专注橙长计划#的机会,将《断舍离》中的认同的道理用于行动。
今天进行阅读的是《断舍离》中的推荐序及前言
推荐序:想幸福,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 具体有三步:1、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2、舍:顺从自已的心,割舍既有;3、离:松开“多就是好”
前言:什么是断舍离 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已,整理自已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儿,也整理内心中的破烂儿,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
需要采取的行动也是三步:1、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已家的不需要的东西;2、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3、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断舍离与扫除的区别:扫除——“很可惜啊”、“这能用吗?”、“不能用了吗?”为考虑的重点; 断舍离——要自问“这个东西适合自已吗?”
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已。这是一种以“物品和自已的关系”为核心,取舍物品的技术。你要做到的思考方式并不是“这东西还能使,所以要留下来”,而是“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主语永远是自已,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现在自已不需要的东西就必须放手,只选择必要的物品。通过这个过程,你可以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世界,最终实现对自已的深刻、彻底的了解,并接纳最真实的自已。如此一来,不仅是居住环境,就连整个人的心灵都能轻松舒畅了。
只要坦然而对物品,也是就是坦然面对自已。整理房间也就是整理自已,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只有有所行动,心灵就会跟上脚步。
针对第二阶段目标今天也做了一个简单的尝试,用利用【循环习惯记录】的软件进行初步的尝试,希望能找到同步完成二个阶段的目标。
第二阶段(11-20 天)思考自已的生活习惯,并列出清单,对于低效的习惯进行调整,完成标准:找到适合的自已的习惯并坚持,形成新的习惯。
目前列出来的清单
1、养成早起习惯(不晚于6:30分)
2、起床后喝一杯水
3、每天行走一万步
4、每天坚持做面膜
5、每天做运动拉伸
6、每天记录好收支
7、能熟练使用粤语
8、不少于30分阅读
9、亲子英语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