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少即是多》有感
近期节目《我是演说家3》的参赛者周西讲得很对:生命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那些为了实现梦想拼命打拼的人,是值得我们佩服的。但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实现梦想的前提就是有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只有健康的活着,才能更好的实现这一切,才能使生活更幸福。有的“拼命三郎”为了加速实现梦想,不断的给生活做加法,这样紧张的生活,不断增加的压力会将人压垮。因此还是建议多给生活做减法,轻装前行,这样反而能更快的实现梦想。让我们通过读这本《少即是多》来认识怎么给生活做减法,从而享受“新幸福”。
书中给出“新幸福”的十个条件:
一、享受工作。改变不了工作就改变工作时的心情,积极乐观的投入到工作中,会收到不一样的感觉。
二、有关系亲密的朋友和家人分享的感觉很甜蜜,尤其是和亲密的人分享。
三、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有基本生活的底线收入,少了许多的压力,幸福感会相应增加。
四、身心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健康的身心就如同一辆安全上路的车子一样。
五、拥有富于刺激性的兴趣和生活方式生活也需要调味剂,兴趣和别样的生活方式就是调味剂。
六、拥有一定的时间自由能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这本身就是一件成功的标志。七、选择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舒适不意味着豪华,适合才是最好的。每日能在自己喜欢的房间里醒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八、具备有效的思维习惯具有阳光心态是幸福生活的重要前提。
九、能够放眼未来站得高,看得远。放眼世界幸福自会到来。
十、感觉自己正在向目标迈进充实而快乐的度过每一天,这本身就是幸福的标志。
书中的重要观点是:从物质中获取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可有人会说我还没获得那么多的物质呢,更别说从物质中获得的幸福了。首先这个观点就该纠正一下,改变观点不是因为物质太多了,而是认识到了物质不能给人们带来长久的幸福感。可少数人是阻止不了社会向前发展的,就如同奴隶社会过度到资本主义社会一样,是历史的大趋势,大变革。
近三十年来,好多人将金钱视为如血液一样不可缺少,这也源于金钱本身长了好多的“本事”,有形的,无形的,都可待价而沽,使一部分人认为拥有金钱就能拥有一切。还有一部分人浑浑噩噩的也裹进了这个队伍,拼命追赶物质的队伍里。如若能从盲目跟从的队伍中撤到路边,静下心来想想,一生真的想这样过吗?真得想为了一套比一套大的房,为了一辆比一辆好的车,为了名、为了利不停的追逐,永不停歇,而甘心放弃真心的享受生活吗?
日本被公认为是物质富足的国家。可日本人民在“幸福指数排行榜”中显示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幸福。在这个榜中,前几名是北欧各国,采访这几国的公民,他们认为,“家人的健康”,“朋友和认识的人都能成功”,这样的想法才是使他们感到幸福的想法。为什么这些人对幸福的感知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归根结底跟他们各自的生活态度有关。日本人的物质欲太强,北欧各国的居民却崇尚物质简朴,精神丰盈的生活方式。有时候物质带来的是进步,而太多的物质带来的就是灾难了,是思想上的灾难。
尼泊尔,静谧美好,虽然他们在物质上是匮乏的,但它是个充盈着幸福的国度。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杜巴广场,一个被列为世界遗产的中世纪广场,没有被高墙围住,没有被城管看护,而是属于小摊贩的,属于手拉手的男女青年,属于热爱它的自由的人们。可以看出与它相伴的人们是幸福的。
我们选择不了生存的国度,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少些物质上的牵盼,多些精神上的梦想和追求,因为精神上的富足才是长久的。如同一本书中描述的一样“在豪宅中流浪一辈子。”幸福不是外在物质的给予,“幸福源自内心的安宁。”
幸福感也可以从修炼中获得。简单的做法是在物质方面做减法,只选择自己切实需要的东西;精神方面做加法,提升自身的爱好和修养。做减法能使我们轻装前行,欣赏途中的美景,享受行走的过程;做加法能使我们用理智的思考来确认自己所追寻的目标,专注当下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气质,一种智慧,能从精神层面的修炼中一点点加深。当我们摆脱物质的牵绊时,幸福就会飘然而至。相信我,没错的。
(本文用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