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周末,怀着自己儿时的梦想带孩子去参加了一个乐高机器人的早教课,孩子玩的不亦乐乎,我也不禁感叹这次奇妙的“旅行”...
来到活动中心,我被毫无意外的塞了一份登记表,毫无意外的出现了:
- 姓名
- 联系方式
- 职业
- 你是怎么知道这次活动的
- 你选择这么课的目的是什么
- ...
出于对免费试听课的回礼,我礼节性的填完了所有内容,然后我就被带到了一个房间欣赏孩子们的作品:
接下来,故事开始了...
一个看上去经验很丰富的老师走了进来,开始有意无意的寒暄,一阵暖场后,就开始给我们洗脑了...
<pre><code>您知道孩子的敏感期吗?</code></pre>
<pre><code>...这个时候的孩子最容易养成的就是他的逻辑思维</code></pre>
<pre><code>这个课程在美国是MIT和教育机构一起研发的...</code></pre>
<pre><code>创造性思维是很重要的...</code></pre>
我一面听着老师听似很有道理的话,一面突然想到了什么,继续往下听果然验证了我的想法:
这是一次生动的备课和套路,所有的话术都是基于我填的问卷和过程中的潜在问题!
故事结束了,它很短,但说明了什么?
首先,这是一场生动的营销课!
其次,我不得不佩服这位老师强大的备课能力和临场分析能力,严丝合缝,逻辑清晰!
最后,我要说的是:
整个过程生动的演绎了标签的生成和应用!
标签来自于哪?
整个过程,我只填了一个调查问卷和过程中做了些简单的对话,所以数据只产生在刚才的两个过程中,那么:
<pre><code>标签也是来源于【问卷】和【对话】中的数据。</code></pre>
当我填写了性别【男】,那么我就被打上了【男】这个标签;当我滔滔不绝和老师聊起乐高的在售商品,那么我就被打上了诸如【话唠】,【入坑者】的标签...
标签如何验证?
在调查问卷中,我刻意的乱输了一些敏感信息,比如住址信息;当然,我也填了一些真实的信息,比如手机号,毕竟当面被揭穿面子还是会挂不住。
针对这两点,老师在过程中不断的通过一些问题侧面验证,比如:
- 您从那里过来,怎么来的?
- 您留的手机号是您的吗?我们的一些活动信息会通过它发送给你...
这些不经意的对话和观察其实就是对标签的验证过程,这也是:
<pre><code>【主观描述型标记】向【客观描述型标记】转变的过程。</code></pre>
怎么理解呢?
我填写的性别为【男】,那是我对自己的主观性描述,我可能是随便填写的;但从老师看到我那一刻起,这个就变成了一个对我的客观描述。如果你质疑这点,我只能...
所有的数据转变为标签,无疑都是归到这两类:
- 一类代表 客观性描述,它基于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体系和推导过程
- 一类代表 主观性描述,它基于人们在一定场景下对事物做出了自我描述
具体这两类标签怎么应用,后面文章会具体描述。
标签如何使用?
这个问题,我觉得在这里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因为故事的开头已经说过了。
- 老师利用掌握到的各种标签,成功的定义了我
- 并在过程中不断的丰富完善她对我的认知
- 同时利用标签对应的备课,如滔滔江水般向我推销
- ...
我几乎都被说服了,但一个问题让我放弃了...
<pre><code>对于一个早教课程,如果没有在家同步的练习过程,我很难想象它的效果!</code></pre>
很显然,这笔生意没有谈成的原因就是:他们并没有针对我的这种“特殊”需求设置相应的策略。这其实是:
<pre><code>事件型标签的响应过程。</code></pre>
先卖个关子...
上一篇 (一) 海洋奇缘 Mo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