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刘教授的两篇文章,深有感触!思考了几天,颇有收获!
但是个人认为,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可以细分进行分情况讨论
联合评估:
小美要去相亲,在考虑是不是要带闺蜜一起去。在这里,我觉得我们要考虑的是三点:
(1)小美今年多大?小美和男生在见面之前有没有聊过,彼此印象如何?
(2)小美闺蜜性格如何?是否已婚?有没有自己突出的地方?
(3)小美为何要带闺蜜去一起参加?是出于什么考虑?
价格锚点:
制定的价格锚点策略是否有效,首先要看产品是标品还是非标品,其次要看所面对的客户群,对产品是否足够了解,以及客户需求如何。
对于标品,价格锚点的意义不是很大,因为价格锚点对应的就是在产品功能无法准确衡量的基础上进行价格差异化,有没有足够的价值差异能够让用户来买单,标品是很容易进行对比分析来衡量的。
对于非标品,用户无法对产品的差异化价值做出准确判断,这时候价格确实能够成为一种促进购买的因素。
以标品手机为例,华为旗下子品牌荣耀,目前分为高端(荣耀9/荣耀V9)、中端(荣耀畅玩6X/7X)、低端(荣耀5A)三类。但是如果中端的荣耀畅玩6X卖不动,那推出高端的荣耀9就能够促进中端的销量了吗?这个问题得分情况讨论,首先要分析终端为何卖不动,可能是性价比不够,可能是产品有某个明显短板,可能是市场上同配置产品竞争对手的品控和价格更优。
对于护肤品、药品等等非标品来说,存在399/1299的产品1299的可能不是很好卖,但是如果再加个2399的,1299的就会很好卖了,这是因为这些专业性强的非标品的价值难以准确衡量,其次也是客户很慎重的产品。
产品差异化的价值应该是大于价格锚点的价值的,毕竟市场的发展趋势是供大于求甚至远大于求,消费者越来越专业,只有差异化才是产品价值的正确展示。
微软曾经做过的产品策略是,产品差异化,将产品分级:windows旗舰版、widows家庭版,把旗舰版的功能进行删减得到家庭版,价格进行分级,便能满足了不同的群体的需求。因为对于某些客户来说很有价值的功能以及性能,对于另一个用户来说,可能压根就没什么作用,这也是为何大家一直吐槽的OV手机性能低还能卖的很好的原因,因为人家颜值高、拍照好啊!
相信大家在消费购物过程中,很多时候是被产品的某一点或者某几点所打动,比如我喜欢华为手机的长续航、系统高稳定性和流畅的过渡动画;喜欢Coco奶茶的主题色和服务等等。也许这些产品相比于竞争对手有所溢价,但是个人也愿意选择!随着收入的递增,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自己的情怀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