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问对方哪一个问题,能最快判断对方有无优秀产品经理潜力?
jiawei:
说出几个人,你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有过很大的帮助。并说明你帮了他们什么怎么做的。
这个问题可以做到两点:
1.区分给予者和索取者。具有优秀产品经理潜质的人,往往多是给予者,即乐于助人的人。
2.方便快捷的判断对方是否有强大的好奇心、同理心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没有同理心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是无法真正意义上帮到对方并且达到能影响对方职业生涯的效果的。
cicada:
这位提问者是俞军。对,就是你第一时间想到的那位俞军老师。
我来回答吧——我只相信案例分析。
如果对方没有相关经验,我会问“你特别喜欢但并不算特别流行的应用有哪几款?“然后追问他的使用场景和习惯,打动他的理由,以及他对产品的理解和分析。
如果对方有经验但并非资深,我会问“2016年到现在,你对哪几款新产品有深刻的印象?“然后追问他对产品的理解和分析。
如果对方资深,但我无从判断是否优秀产品经理,就不用泛泛而问了,而是挑一款在他的专长领域内,我熟悉的产品(但并非他做的产品),往深里聊,从定位到架构,从产品亮点到用户行为,从运营到推广。
9238:
这个问题的起源,是因为以下这件事,但这件事里的问题是需要场景的。所以我就想,有没有更通用的两三个问题,能让我5分钟做判断,也能让所有对PM感兴趣的人快速验证一下,不适合从事PM职业的人就不用浪费时间入错行了:
有一天,我跟同事做滴滴司机拉客体验产品,他问每一个乘客相同问题,大约是问乘客怎么看待小巴打车过时不候。其中有一个乘客回答后,我立刻冒出一个念头,她做产品经理一定是优秀产品经理。
回来后,我反思,我为什么听人家一个回答就那么判断?仔细分析,发现是因为从回答中可以看出:
1)她有思考过我同事为什么问这个问题?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答案?
2)她不是直接回答个人观点,而是已经代入其它用户思考过,综合后给出的答案。
tony:
代入感。
能不能理解目标用户在使用某款产品时的爽点和迷惑点。爽点会形成脑回路的正反馈和分享的动机,迷惑点会导致用户离开。
换成问题就是,提出一款目前比较火的,面试者用过,但不常用的产品。让他说一下为什么大家喜欢xx产品。
比如“玩过天天狼人杀么?大家为什么喜欢玩这个产品?”
stove3:
我认为代入感在某种程度上无法作为判断依据,因为这对新人来说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天赋——习得这项技能势必要接触过大量的目标用户,但对2-3年经验的PM来说,却应该是基础技能。
就拿自己来说,画原型的时候我能想象一个HR会对什么样的交互懵逼,什么样的交互是他们能够理解的,功能的防呆需要细致到什么程度80%的HR才不会出现严重误操。
这些和用户接触多了,都能代入——与其说是代入,不如说是用户画像主动附体了——在一个行业里待了1、2年还无法习得这个能力的PM,只能说是没前途了。
cicada:
@stove3 是的,代入感往往是训练出来的,很难讲是一种天赋。当你多次发现自己的设计用户不会用,或者被同事和上司挑战“这个怎样理解?“之后,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就会习得代入感。我回忆自己做产品之前,代入感也很差,主观性特别强。踩雷被炸残了之后,身残志坚,代入感渐渐就上来了。
stove3:
实际上在我们团队,代入感最强的分别是004号员工和测试。前者待的时间最长,踩得雷最多,接触客户最久;后者每天都在帮用户看BUG,其中大部分是误操作造成的假BUG,用户有多「蠢」,他们自然最清楚。
他们被用户附体的能力要远远强于我,无他,唯手熟尔。
所以代入感很难说是PM专属的能力,不过却应该是一个团队很重要的基础素质。PM之所以需要有代入感,纯粹是因为PM都不懂用户的话,还设计个毛产品。
wz:
在无意识的自然状态下,询问对方带有强烈价值观和感情色彩的争议性问题。比如,如何看待中医、如何看待转基因,如何看待罗永浩……
在讨论中,大家强调了“代入感”。那么,人在什么时候,最固执、最难以跳出习惯的思维模式?答案是谈论争议性问题的时候。多数人都需要通过谈论争议性问题,抒发自己的情绪,营造自己的人设。
如果一个人,在谈论强争议性问题的时候,可以抛开情绪的束缚,抛开固有的价值观,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反对中医的同时,可以讲述老人们为什么对中医深信不疑”“支持转基因的人同时,能够说说非转基因产品满足了什么用户需求”……那他就是一个会主动管理自己思维的人,也是一个容易获得“带入感”的人。
当然,这种问题需要在被问者无意识的自然状态下才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