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周日早晨,我是被闺蜜的吐槽电话唤醒的。闺蜜学生时代是班级的语文科代表,语文老师经常读她的作文给我们当范文。最近,闺蜜又拾起了写作这个爱好,在简书上书写、在微信上开自己的公众号。写了大约3个多月,就忍不住对我吐槽:“在简书看到很多人,总结自己在短期内就收获了上千赞、上了N多次首页;微信上别人每日一更的写作频率、公众号粉丝数目成倍增长;别人文章的强大逻辑、文笔的流畅……”最后幽怨的跟我说:“这些我都做不到,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落败。尽管这次的失败可以找到很多冠冕堂皇的借口,诸如大众阅读口味功利化、速读时代难出精品、写作是个低成功率的行当等等,但是,我终究是个失败者。”在我不知道怎么安慰她的时候,想起了最近正在读的《成功心理学:发现工作与生活的意义》中写到:“你有可能失败,但你决不是一个失败者。”
在我的眼里,闺蜜确实不是一个失败者:受过良好的教育,工作安逸稳定,家庭幸福;只不过,闺蜜并不满足这些。人有追求是件好事,但受到挫折就落荒而逃,甚至认为自己是失败者,这种心态很难走向成功。那么,这种心态来源于何处呢?《成功心理学:发现工作与生活的意义》中提到三点:完美主义、害怕失败和低自尊。
“完美主义意味着相信你只有在完美地完成每件事时才有作为人的价值。完美主义者宁愿放弃一个目标也不愿意承担尝试它以后失败的风险。尽管有崇高的标准,在生活中,完美主义者却比非完美主义者较少获得成功。”我原本以为完美主义是优点,前面提到的闺蜜常被我和其他人称为“完美主义者”,却没想到完美主义会降低成功的几率。
丘吉尔说:“完美主义等于瘫痪。”精准地指出了完美主义的害处。正因为追求完美,完美主义者不愿意做尝试,或者当努力之后不能立刻成功,就失去信心而选择放弃。但是,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当我们翻开成功者的自传,最常见到的经历就是敢于尝试并经受挫折。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经历过三次创业,第一次创办海博翻译社,前三年都没有盈利,靠马云推销小商品来维持生存;第二次创办中国黄页,经营初期,由于开支大,业务少,最凄惨的时候,公司银行帐户上只有200元现金;第三次创办阿里巴巴,也曾因为资金的问题,到了几乎维持不下去的地步。
完美主义,令我们裹步不前,从而丧失了成功的机会。
“害怕失败会使你把注意力集中在采取某个行动或作出某种改变的消极可能性上,从而减弱你的动力。”
今年高考,一位内蒙古的女生在考完第一科之后就跳楼自杀,这是我知道的害怕失败的最极端例子。这名女生在考试之后,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语文没考好的消极可能性上,甚至不惜放弃生命来逃避面对失败。
没有人喜欢失败,但失败是生活的一部分,尤其当我们尝试新事物时,就会面临失败的风险。我们唯有克服对失败的恐惧,才能不断前行。《成功心理学:发现工作与生活的意义》中给我们提供了两种克服对失败的恐惧的方法:
“由于你不想太紧张以至于放弃目标,所以最好的行动方案是一点点地移出你的舒适区域——采取这样缓慢的小步骤:它们具有挑战性,但还不致让你觉得不舒服。”
“重新思考失败意味着什么。失败只是一种不受欢迎的结果。失败是一个事件,而不是终点。”
失败并不总是有害的,失败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需要在何处进行改进,而当我们经历过失败再取得成功,会极大增加我们的自信和面对困难的勇气。可见,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克服对失败的恐惧。
“低自尊的人害怕承担风险,对成功没有信心,并且容易把问题和挫折看成是失败。这会引向一个减少努力、看到失败、降低自尊的怪圈。”闺蜜如今就陷入在这个怪圈之中,写作水平不如别人就去学习,而不是轻易将自己划入失败者的行列。
很多人都遭受着低自尊的危害。低自尊的人经常表现为:“不信任他人、害怕错误,难以作出决定、无情地批评自己,但难以处理来自他人的批评、感觉自己对生活缺乏控制……”
书中提供了练习帮助我们测试自己的自尊水平,我建议闺蜜做这个练习,希望她能有关注自己的自尊并提高自尊水平的意识。
高自尊的人对生活充满自信,愿意尝试新事物,激励自己努力争取成功。当我们拥有高自尊时,我们能正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相信自己值得成功并获得幸福。
我们渴望成功,却不得不面对失败。我们总以为失败是成功的绊脚石,却没意识到失败者的心态才是妨碍我们成功的根本。你有可能失败,但不要选择做一个失败者,否则永远也无法成功。
附:《成功心理学:发现工作与生活的意义》:【美】丹尼斯·韦特利著,顾肃刘森林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