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视频资讯发达的今天,什么样的纪录片能让大多数人为之着迷,一而再,再而三的去重复观看?《玄奘之路》上映于2011年,虽然距今已七年,但仍然不断的被重复播放。看看这些在网上随意找到的评论,或许你能体会到这部片子所散发出的恒久魅力。
评论一:已看三遍,还想看。法师的人格魅力无人能及。法师集佛学家,旅行家,探险家,文学家,书法家,艺术家于一身。对了,还有翻译家。
评论二:已经不知道第几次看了 每次看后心里都很宁静舒心。
评论三:看《西游记》的时候还不觉得玄奘有多么伟大,注意力都被沿途的妖魔鬼怪和师兄弟日常贫嘴带走了。看这部纪录片,没有什么吸引人的情节,反倒显得格外纯粹。玄奘坚韧虔诚的可怕。“生死大海谁做舟楫 无名长夜 谁为灯炬”。
如果我们分析纪录片持久热映背后的原因,也许最大的原因就是玄奘本身。他已是一个长久不衰的热点,关于他的一切都很容易变成热搜。
玄奘是一位高僧,有至高无上的信仰,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他完成了5万里的异国取经梦,又完成了19年的译经梦。
纪录片《玄奘之路》的导演金铁木独具匠心,他以巧妙的视角叙述玄奘的故事,没有过多赞颂玄奘的伟大功绩,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玄奘如何从一个贫困无依的幼童成为空前绝后的一代高僧。导演中肯而真诚的讲述着玄奘,没有将他描绘成为神话,而是真诚的再现了他超越常人的坚韧、虔诚和才能。这一视角恰恰使观众更多的体会到了玄奘的真实,他不再遥远和神奇,而是从历史走到了现在,每一位观众开始对玄奘触摸可及,为之着迷,被他吸引。
能够触摸的纪录片让观众观看后极有收获感。《玄奘之路》依据《大唐西域记》和《三藏法师传》拍摄,内容尊重史实,没有瞎编乱造。剧组沿着玄奘曾经真实行走的那条丝绸之路拍摄,过往的遗迹和历史中曾经存在过的国家和城市以及故事都争取一一再现。这让看多了《西游记》以及其它“西游”类似衍生作品的观众,翻新了认知,获取了很多从不知晓的知识和史实,既有趣又长见识。
悟空师兄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玄奘孤身上路;没有了一路的妖魔鬼怪,替代的是强盗和王权,还有严酷的自然环境;危急关头时观音菩萨不再救助,变成了玄奘在僧房中的踱步思虑,和在宫廷中与国王的侃侃而谈和不卑不抗,还有传播佛法时的儒雅和气度不凡;真实的玄奘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非凡的人格魅力和不可思议的语言天赋,他仿佛自带磁场,能让信仰拜火教的撒马尔罕国王一夜之间改变信仰,能让高昌国王从对西行的百般阻止变为举国支持,他更能让大唐皇帝尽管对佛法兴趣不浓,还是为他提供了足够的资源,动用国家力量译经传道。玄奘总是能吸引与他交往的王者和俗众,因为他,佛法变得光芒万丈,穿透人心。
这一切,都让今天的我们重新认知玄奘。懦弱烦琐的唐僧悄然消失,新的认知像一束亮光,指引观众深入其境,进入了玄奘的世界,渐渐入迷。当影片结束时,收获感油然而生,回味无穷!
要烹制一锅好菜,必须色香味俱全。要拍摄一部好的纪录片,必须各专业水准高,且配合得严丝合缝。《玄奘之路》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十分明显,影片仿佛浑然天成,去掉任何一个元素都不可以。当镜头从敦煌石窟幽暗的洞口开始慢慢推移,被岁月侵蚀过的斑驳壁画逐渐放大,缥缈而悠扬的音乐不失时机的响起,丰腴的唐人形象展现在眼前,活泼的悟空和八戒跟在师傅后面向西而行。伴随着缓慢而具有力量感的解说声音,佛的意境渐渐弥漫,观众不禁感叹,多么优美的画面,多么美好的时刻!
当你观赏这部纪录片时,一定会不由得赞叹画面之美,每集都有多幅画面堪当桌面壁纸,实在是美得让人留恋忘返。很多画面的色调呈昏黄与暗红交替,营造出悠远的历史意境。很多镜头都是景物与人物的剪影,令人遐想。即使在拍摄荒凉、枯燥的田野和古迹时,仍运用缓缓移动的镜头,近距离穿行和运动,营造出历史的瞬间细微感。
除了画面给视觉带来美感,音乐和解说也着实让耳朵舒服了一把,犹如做了一场SPA。本片共有十多段音乐,音乐旋律很有佛教超然世外的圆满和纯净感,当你侧目倾听时,逐渐抽离,仿佛进入另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更重要的是,这些音乐总是能在恰当的时刻响起,很好的与画面事件配合,喜悦时音乐呈现淡淡的欢快,凝重时音乐变得隐忍有力,配乐毫不孤立。
本片能够好评不断,解说词以及解说员功不可没。配合着优美的画面,听解说实在也是一种享受。解说词凝练优美,在高度概括的同时总是又细致入微的具体描述,既给了观众高远的想象,同时,又仿佛将事件细致的推送到眼前,让你一睹真容。讲述内容不再干枯,变得有血有肉。而解说员徐涛浑厚的音色和语速、语调又让解说变得更富有张力。可以说,即使不看影片,只是单听解说就已经让人对《玄奘之路》发生浓厚兴趣,很想一探究竟。好的解说自带生命力,如同音乐一样,听着那些音调就已仿佛长江黄河自来。好解说不仅是锦上添花,更是将影片提升了很多层次。还有玄奘角色的配音,他的声音总是带着佛门空旷辽远的回响,如同佛陀现身!很多纪录片之所以让人提不起兴致,和枯燥无味的解说配音脱不了干系。
内容上,这部影片与观众极具连接感。片中的每一集,导演从未忘记与观众进行内在沟通,他时刻注意边描述历史,边照顾观众的现有认知。开篇之处,他慢慢地将观众从《西游记》的唐僧导向玄奘。在玄奘西行之路上,不失时机的介绍石盘陀这个徒弟形象也许与悟空有关,在玄奘到达印度区域后,他慢慢地向观众解释悟空的原型哈努曼。观众在随玄奘西行的过程中,也慢慢弄懂了以往熟悉的很多事物的源起,心中顿时豁然!在画面选择上,遗址现景与数码复原场景交替出现,不断的描绘历史与现在,不断的在古今穿梭,观众的情绪随之起伏波动,从而在欣赏时有了强烈的参与感!
虽然是纪录片,演员仍然很重要。短暂的一颦一笑,如浮光般闪现的某一神态和样貌,需要演员更强的表演功力。实际上,纪录片演员的表演难度更大,台词不多,镜头有限,但却需要在宏大的场面或背景下仅仅靠神情、姿态和背影呈现出人物情绪和影片所要传递的内容。本片主演王新源对角色拿捏极其到位。他眼神中的清明慈悲,神态的宁静坚定,散发出儒雅端庄的魅力,高僧气质乍现,活脱脱就是玄奘本人。据传,当摄制组去寺院拍摄时,有一位年轻僧人见到穿着僧服的主演王新源后,不禁泪目,握着他的手说:“我想像中的玄奘就是这幅样子。”这大概也是一位有梦想的僧人,才会在1300年后的今天还去想像玄奘的模样。拍摄前,王新源曾在寺庙连续数日体验僧人生活,以增加他对佛学和僧人的理解。看得出导演花了一番功夫选择演员,唐太宗、戒日王、高昌王、西突厥可汗、僧侣们、强盗们等等,都在不多的镜头中表演分寸极好,装束和形象也都十分符合人物身份和地位。
一部好的纪录片,应该是观众通过影片大量地获悉了原本不熟悉的知识和信息,并且能理解看懂。《玄奘之路》的导演在传递影片内容时,不仅讲述大量史实,还注意了观众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连接。导演很注意在传递陌生知识信息的时候,用最简单易懂的形式让观众没有理解上的障碍,观众的理解路径越短,越没有理解障碍,观众就越容易看懂。能看懂,感到了提升和学习,观众也就有了满满的收获感。
收获感让观众感到满意,对影片好评。但在观看后还能久久放不下,恐怕就是《玄奘之路》这部片子所呈现的美感吧,玄奘的历程美和精神美,还有影片的画面美,景色美,人物表演美,解说配音美,配乐美,观看过程实在是一次美的全程体验。在一片美的世界里,没有人能迅速离开。
一部令人着迷的纪录片!感谢摄制组为我们呈现出真实的玄奘,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个伟大人物!
如果能穿越,大概很多观影者都想穿越到那个繁华盛世,期望在菩提树下遇见玄奘,亲耳聆听他归来的讲经说法,与他探讨佛法的精深与奥妙吧。那时,你是否也会被玄奘儒雅高贵的气质所吸引……
注:以上图片全部来自纪录片《玄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