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地生活领域,不乏有平台为了增加用户粘性而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增加社区或者社交功能。最典型的代表是工具类应用,他们从最初的纯工具发展到现在的”工具+社交+电商“的商业模式。其中的商业逻辑很好理解:工具能够满足用户的痛点需求,用来做流量的入口,但它无法有效沉淀粉丝用户。社群是关系属性,用来沉淀流量;商业是交易属性,用来变现流量价值。
大家翻看着自己的手机可以发现,这种”工具+社交+电商“的商业模式屡见不鲜。你可能说这种模式好LOW啊,但是确实是经过长期实践验证的成熟的商业模式。
比如说工具类应用中的菜谱APP。想学习做菜的用户,想查找菜谱的时候,打开菜谱APP,搜索想要做的菜,获得完整的烹饪流程。用户的需求确实满足了,但是单纯的菜谱用户使用APP的频率低,很难建立用户粘性,所以用户在低转移成本的情况下很容易使用其他APP。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菜谱APP建立了围绕着菜谱的厨艺交流社区。培养特别喜欢分享做菜的明星用户,以及培养用户在自己做完菜之后上传自己的作品分享到社区。
再比如,美发APP。对于美发行业,美发师作为各大平台竞相争抢的服务资源,如何将优质的美发师资源留存下来是所有平台所苦恼的。最下策便是选择通过补贴吸引美发师,资金链断裂是可以预想的结果。但是也有一部分平台另辟蹊径,为理发师建立社区,不仅提供最前沿的美发潮流资讯,同时为美发师提供交流经验的平台。
我们可以看到社区功能在本地生活领域的丰富运用。
社区VS社交
我们首先明确两个概念,社区和社交。
社区沉淀的是“内容”,是少部分意见领袖(KOL)的领地,像更是一个虚拟阶层社会的产物;社交沉淀的是“关系”,它更多是发生在同一个阶层之间。
两者的区别便是微博和微信的区别。为什么微信的崛起并没有让微博走向落寞?因为两个产品满足着不同的需求。微博是一个弱社交工具,微博大V和普通用户之间存在阶层性,它的社区属性和媒体属性远大于它的社交性;而微信就是一个纯版的社交工具,更多是朋友、熟人等同一阶级的交流。微博的用户诉求是资讯(内容),然后再是关系。而微信的用户诉求是关系,然后再是资讯。
我们回到社区的讨论,社区具有阶层性,所以阶层之间信息传播具有单向性,所以产生了上游用户生产内容,下游用户消费内容的现象,这种不对等的关系正是构成社区的重要条件。
比如说我们想要做一个互联网移民平台,解决传统移民中介办事拖沓、收费不透明的问题,帮助用户办理移民手续。接下来,我们又发现平台用户对移民政策、移民流程等知识储备不同,也就是说用户之间存在阶层性,于是选择在帮助办理移民手续服务的基础上增加社区功能。这还不够,我们必须突出社区的阶层性:于是设立达人专栏,将达人产生的精华内容精编成小红书为普通用户提供指导。
你可能会问,能加社交吗?当然可以,平台可以为每个国家的移民用户建一个群,这部分用户处于同一阶层,社交关系可以进行沉淀。
社区内容运营
社区沉淀的是内容,社区用户消费的是内容,因此,内容要有产出才有消费。对于一个社区来说,内容运营就包括:内容的产出、内容的二次包装与显现、内容变现等。
内容的产出:内容的产出,一般分为两种:PGC和UGC,不同的平台,在产品不同的阶段,PGC和UGC扮演的角色不一样。
内容的二次包装与显现:平台方将作为一个中间人,将用户产生的优质内容进行整合,分类,显现,便于用户获取。
内容变现:内容变现,是为优质的内容产生者提供经济上的回报,也是留存的一种重要手段,当然这要求内容的稀缺性与独特性。